人工叩背排痰法联合口腔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2021-02-25 06:19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重症人工口腔

叶 雨

(南阳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区,河南南阳 473000)

重症肺炎患儿年龄较小,往往无法自主排痰,而痰液阻塞会导致患儿呼吸不畅,增加窒息风险[1]。重症肺炎需要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治疗,导致患儿鹅口疮的发生率明显升高[2]。鹅口疮因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可导致患儿口腔黏膜充血、胃口不佳、干呕,病情严重者会出现念珠菌性食管炎,甚至呼吸困难,威胁患儿健康[3]。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重症肺炎患儿鹅口疮的发生率十分必要。目前,有关人工叩背排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者的报道较多,但联合口腔护理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工叩背排痰法联合口腔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48例给予人工叩背排痰法的患儿纳入对照组,将52例实行人工叩背排痰法联合口腔护理的患儿纳入研究组。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3.50±0.24)岁;入院体温38.3℃~39.3℃,平均体温(38.65±0.21)℃。研究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3.34±0.20)岁;入院体温38.5℃~39.4℃,平均体温(38.60±0.2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⑴纳入标准:①经胸片、X线片、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后确诊为重症肺炎;②发病时间≤3d;③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④存在发热、咳嗽等症状。⑵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肺疾病者;②免疫功能缺陷者;③活动性肺结核未经治疗者;④中毒性脑病者;⑤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均进行持续低流量面罩吸氧、机械通气治疗,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使用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45,规格15mg)静脉滴注。

1.3.1 对照组 实施人工叩背排痰法。患儿取半坐卧位或侧卧位,护理人员立于患儿身后,一手扶其肩部,另一手五指并拢,手掌呈中空状,腕关节用力匀速叩击患儿背部,按照从肺底至肺尖、从外侧至内侧的顺序叩击,每分钟叩击40次,每次叩击10min,以患儿可承受的力度为宜。每3天人工叩背排痰1次,持续10d。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腔护理。具体如下:在10ml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4056,规格10ml:0.5g)中加入6ml生理盐水,制成3%的碳酸氢钠溶液。用消毒棉签蘸取3%的碳酸氢钠溶液后认真擦拭患儿的口唇,切牙、尖牙、磨牙,并清洁患儿左、右两侧颊黏膜、硬腭、舌,最后再擦拭口唇。3次/d,持续10d。

1.4 评价指标

⑴比较两组患儿肺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⑵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10d后的每日排痰量。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期间鹅口疮的发生率。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儿肺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d)

组别 肺 音消失 咳嗽消失 住院时间对照组 6.80±2.11 4.29±1.10 8.50±1.47研究组 6.50±1.24 4.55±1.18 8.30±1.28 t 0.875 1.137 0.727 P 0.384 0.258 0.469

2.2 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d后,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比较(,ml)

表2 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比较(,ml)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15.68±2.65 9.65±1.30 14.154 0.000研究组 15.63±2.50 9.58±1.50 14.964 0.000 t 0.097 0.248 P 0.923 0.804

2.3 两组患儿鹅口疮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护理期间发生鹅口疮5例,发生率为9.62%;对照组患儿护理期间发生鹅口疮12例,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

3 讨论

重症肺炎为发病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患儿可出现呼吸衰竭、肺啰音增多、血压下降等情况,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征[4]。重症肺炎患儿可因气道分泌物增加影响呼吸道的通畅,甚至发生气道梗阻等现象,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因此,有效排痰对重症肺炎患儿十分必要[5-6]。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多采取人工叩背排痰护理,人工叩背排痰时,利用空心掌有节律、快速地拍击患儿背部,进而产生振动传导至肺部使痰液松动,刺激痰液咳出[7]。但重症肺炎患儿多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状况,加之患儿唾液分泌减少,容易发生口腔感染;此外,重症肺炎患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辅助治疗,会使患儿口腔菌群失调,导致继发鹅口疮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

为此,本研究探讨了人工叩背排痰法联合口腔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肺啰音、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干预10d后,两组患儿每日排痰量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同时,研究组患儿鹅口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人工叩背排痰法联合口腔护理在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儿排痰情况的基础上,能明显降低鹅口疮的发生率。人工叩背排痰法护理可促使患儿痰液排出,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但在临床操作时,需注意控制人工叩背排痰的叩击力度,如力度过重会导致重症肺炎患儿皮下出血或产生不适感;如力度过轻,会降低排痰效果[8]。另外,人工叩背排痰法的效果容易受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影响,因此,应对护理人员强化相关训练[9]。口腔护理过程中,使用浓度为3%的碳酸氢钠溶液擦拭重症肺炎患儿口腔,不仅可以清洁口腔,使患儿感到舒适,还可以改善口腔环境的pH值,抑制真菌繁殖,减少白色念珠菌感染,降低鹅口疮的发生率[2]。在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时,应注意擦拭牙齿缝隙及口腔角落,避免因擦拭不到位影响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在人工叩背排痰法的基础上联合口腔护理,在有效减少排痰量的同时能降低鹅口疮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重症人工口腔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人工“美颜”
“三减三健”之健康口腔篇
北京欢乐口腔门诊部
人工制冷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