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化为动力 开创行业新境界

2021-02-26 06:09刘冲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视光眼镜制造业

自2019年3月“智能+”概念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以来,以智能化赋能传统产业,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作为智能化重要成果和载体的智能制造,早已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一些地区和部分行业,高度发达的智能化设备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无人工厂”智慧模式的运用,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也使得传统制造业获得了新的发展起点。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制造业加快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与日俱增的大趋势下,以智能化为动力,推动传统中国制造产品价值链向高端延伸,对于国内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纵观中国眼镜制造数十年的风雨历程,既有持续多年高歌猛进式发展所创造的骄人业绩,也有时至今日仍挥之不去的总体水平落后、产能过剩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乏力的尴尬。与此同时,传统的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也无法满足快速的市场变化与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智能制造作为继互联网之后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为传统眼镜制造业的新一轮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最新的契机。为了适应上述趋势,从几年前开始,浙江温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江西鹰潭等眼镜生产集中地,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部分眼镜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了机器人生产,对于有效化解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全行业全面推行智能化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下,正值国家积极实施新型基本建设(新基建),并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特别是国内消费升级的重要历史机遇,牢牢抓住智能化这一潮流趋势和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智能制造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并将其贯穿于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全过程,才是明智的选择。具体而言,上游的生产环节,在广泛运用机器人和智能化设备的同时,还应紧密结合数字化的新技术,实现整个生产环节(包括研发技术和工艺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积极利用“黑科技”,努力研发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特色视光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深层次和多方面的需求,这既是对传统视光产品功能的延伸,更是整个视光产业的升华,对于有效扩大行业市场容量,从而做强做大视光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下游的零售终端环节,也应主动适应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努力提高专业验配水平和消费体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智能化管理和运营,并使之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为行业整体智能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视光眼镜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眼镜布不是用来擦眼镜的
眼镜知识知多少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眼镜为什么打了折还那么贵
都是眼镜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