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胸部弥漫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2021-02-28 21:46杨智美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8期
关键词:诊断

杨智美

摘要:目的:探讨CT在临床胸部弥漫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75例疑似胸部弥漫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开展胸部X线片及CT检查,随后再借助MRI检查明确诊断,确诊64例阳性、11例阴性;并以MRI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诊断准确率及图像质量优良率。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性为72.73%、诊断准确率为93.33%,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85.94%、27.27%、77.33%;多層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X线片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胸部弥漫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CT;胸部弥漫性疾病;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胸部弥漫性疾病主要指由终末期支气管炎症反应、肺泡渗出引起的肺间质、肺实质病变[1]。本病相关症状主要包括咳嗽、胸闷、无力、气短、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发热等,但大部分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故临床诊断难度较大[2]。近年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技术在胸部弥漫性疾病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CT检查具有空间分辨力高的优势,该技术通过对多平面实施重新架构,能够使影像学医师直观且清晰地观察局部病灶与胸部正常组织及其周围组织架构的相关性[3]。本研究对我院胸部弥漫性疾病患者采用CT实施诊断,分析其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0月我院75例疑似胸部弥漫性疾病患者为观察对象,此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43:32,年龄范围在35~90岁,平均年龄为(62.48±5.17)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具有通气功能障碍相关临床表现;均知情同意加入。

排除标准[4]: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存在胸部X线片、CT检查禁忌者;存在恶性肿瘤或检查配合度较差者;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精神异常或认知不清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X线片与多层螺旋CT检查,先借助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型号:Definium 6000,美国GE)对患者胸部实施正位与侧位摄片。

CT检查:仪器选用120层螺旋CT机(型号:U710,联影);相关参数:电压设为120kV、电流设为100mA,层厚设为5mm、层距设为7.5mm、螺距设为1.5、FOV设为20~24cm,矩阵512×512;扫描范围:自肺尖至肺底。操作人员指导患者摆放仰卧位,告知其深呼吸后屏气;扫描期间观察到患者病变部位后,再对局部开展0.625薄层扫描(相关参数:电压设为120kV、电流设为100mA,层厚设为1.5mm、层距设为5.0mm、准直0.625mm×2),选择高分辨率算法对获得的图像信息进行重建。部分患者需要开展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前以2mL/s的速度沿患者静脉注入非离子造影剂100mL,静止25s后进行平扫;获得图像均传送至Light speed VCT GE AW5.0工作站进行处理,处理内容包括3D-容积再现、MRP多维度观察、MinIP重组等。

1.3观察指标

(1)将两种扫描方式所得结果与金标准(MRI检查结果)进行比对。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百分比=灵敏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百分比=特异性;(真阳性+真阴性)*百分比=诊断准确率[5]。(2)自同一受试者的胸部同一受检层面分别取X线片与CT图像进行质量评估,具体项目包括伪影、摄影体位、图像层次、图像标识、图像对比度、摄影部位错误及图像放大比例等,总分100分,存在问题则相应扣分;总分在90分及以上为优,总分80~89分为良,总分在79分及以下为差[6];(优+良)/总数*百分比=优良率。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两种扫描方式与金标准比对

将X线片扫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两种扫描方式与MRI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如表1、2所示:

2.2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

多层螺旋CT扫描的灵敏度为96.88%、特异性为72.73%、诊断准确率为93.33%,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的85.94%、27.27%、77.33%(P<0.05),如表3所示:

2.3图像质量优良率

多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X线片扫描(P<0.05),如表4所示:

3.讨论

胸部X线片是临床检查胸部病变常用检查方式,其具有无创、操作简便、辐射小、耗时短、可重复操作、整体感良好等优势。但影像学医师采用X线实施检查的过程中,其仅能对患者二维平面情况予以充分显示,而胸部组织内重叠情况导致X线片通常难以观察到患者存在的细微病灶或微小病变,导致病变识别难度增加,临床医师容易出现漏诊情况,且图像显示较为模糊,医师可能因辨别不清而出现误诊现象,对患者后续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故临床开始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以辅助临床诊断。

刘琳香、赵菊环、张国富[7]等学者报道中认为,胸部CT检查的清晰度相较于X线检查更高,从而为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相关影像特征提供便利,有助于其明确疾病具体类型,促使临床对胸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率提高,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依据。胸部CT扫描时能够有效规避患者胸部组织重叠影像造成的影响,对于各种微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同时,借助增强CT扫描技术可进一步获得弥漫性病灶周围血供相关信息,有助于医师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隐匿性病灶,从而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准确率均优于X线片检查,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CT检查方式中VR技术可通过预设CT值上下限,确保病灶的显示具有较强的整体感及立体感,但注意合理调节伪色彩的强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诊断);全面掌握重建技巧后,再利用人工方式选定旋转方向及切割部分,有助于诊断医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对患者胸部弥漫性病灶图像进行观察。本研究中,多层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X线片扫描,P<0.05,充分说明CT检查采用高分辨率算法进行图像重建,可于短时间内获得清晰的空间分辨率影像,图片质量佳,且更精准的病灶信息可为临床医师快速定位病灶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与胸部X线片相比,CT检查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及特异性,且图像质量更佳,有助于诊断准确率提高,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宋留存,李富建,秦雪青. CT诊断胸部弥漫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6):63-65.

[2]喻崇容,邓小琴,刘平. 胸部CT扫描技术的改进在尘肺检查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20,13(1):85-86.

[3]帕丽旦·尼亚孜,伊斯拉木江·吐尔逊. CT与X线对胸部弥漫性疾病的诊断对照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1,5(14):49-50.

[4]刘波,钟增友,李增友. CT在胸部弥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84-86.

[5]叶丽娟,张曦,文智. CT在胸部弥漫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3):20-22.

[6]李定鑫. CT诊断胸部弥漫性疾病的应用意义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6):3-4.

[7]刘琳香,赵菊环,张国富. 胸部CT和X线检查在胸部弥漫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5):1526-1528.

猜你喜欢
诊断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