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聚度理论的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探究

2021-03-01 08:45阎瑞霞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公平性比值

邱 菊,阎瑞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0 引 言

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基本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性造成卫生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让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相适应的医疗资源,依然是焦点问题[1]。本研究基于集聚度理论,综合考虑地理面积和人口规模因素,对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评价,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的解决措施。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上海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上海统计年鉴》。选取的研究指标包括:医疗机构数、医疗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等。

1.2 研究方法

1.2.1 区域划分

根据相关资料,把上海16 个行政区域划分为3大区域:中心区、效区、浦东新区。浦东新区又分为半中心区和半郊区。中心区包括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7 个区域;郊区包括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8 个区域。

1.2.2 集聚度

本研究基于集聚度的理念,选取卫生资源集聚度和人口集聚度两个指标用于评价上海市卫生资源的公平性。

卫生资源集聚度(Health Resources Agglomeration Degree,HRAD)指某地区占上一区域1%的土地面积上卫生资源数量的比例,用以评价卫生资源的公平性[2],计算公式(1)如下:

其中,HRADi为地区i的卫生资源集聚度;HRi表示地区i的卫生资源数量;HRn表示上一级地区的卫生资源数量。

人口集聚度(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Degree,PAD)指某地区占上一区域1%的土地面积上集聚的人口占比,用以评价人口的集中度[3],计算公式(2)如下:

其中,PADi为地区i的人口集聚度;Pi表示i地区的人口数量;Pn表示上一级地区的人口数量;Ai表示地区i的土地面积;An表示上一级地区的土地面积。

1.3 公平性评判标准

(1)当HRADi >1 时,表明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公平性较高;HRADi=1 时,表明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处于最优公平[4];

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2.1 总体情况

截至2019 年底,上海市医疗机构共计5 610个,拥有医疗床位数154 637 张,卫生技术人员213 322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7 729 人,注册护士97 027 人,详见表1。

表1 2019 年上海16 个区卫生机构基本情况Tab.1 Basic statistics of health institutions in 16 districts of Shanghai in 2019

2.2 2019 年上海市各区卫生资源配置集聚度分析

2.2.1 按地理面积配置

将表1 数据带入公式(1)与公式(2)可得表2。由表2 数据可知,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这7 大区域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集聚度远大于1,表明这7 个区医疗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可及性强,其中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最为典型,各类卫生资源配置远高于其它13 个区;闵行区、宝山区各类卫生资源集聚度接近于1,表明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接近于最优公平;浦东新区、嘉定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这7 个区域各类卫生资源的集聚度均小于1,表明这7 个区的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不能满足就医需求,但浦东新区的医疗机构集聚度为0.93,趋近于1,接近于最优公平。

2.2.2 按人口规模配置

从表2 各类卫生资源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可知,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4 个区的各类比值都大于1,表明按人口配置各类卫生资源都充足;浦东新区、普陀区、闵行区、宝山区、松江区5 个区的各类比值都小于1,表明按人口配置各类卫生资源尚不充足;虹口区、黄浦区的医疗机构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小于1,表明这两个区的医疗机构数量不能满足人口需要;嘉定区、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5 个区医疗机构集聚度的比值大于1,其余各类医疗资源均小于1,表明在这5 个区内,除医疗机构以外,其它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均不能满足人口需要。

表2 2019 年上海16 个区卫生资源集聚度分析Tab.2 Analysis on aggregation degree of health resources in 16 districts of Shanghai in 2019

2.3 2010~2019 年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2.3.1 上海医疗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情况

《上海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经计算可得表3。由表3 数据可知,2010~2019 年上海市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远大于1,表明上海市卫生资源配置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度高。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集聚度大小情况为:注册护士>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医疗床位>医疗机构。其中除医疗机构以外的各类卫生资源集聚度都在25.76~41.45 之间,呈缓慢的下降趋势,医疗机构集聚度虽呈缓慢的上升趋势,由2010 年的5.30 上升至2019 年的8.46,但与其它的各类卫生资源集聚度仍有一定的差距。

表3 2010~2019 年上海市人口与卫生资源集聚度Tab.3 Aggregation degree of population and health resources in Shanghai from 2010 to 2019

2.3.2 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按人口规模配置情况

《上海统计年鉴》中的数据经计算可得表4。由表4 数据可知,注册护士、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均大于1,表明注册护士、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的医疗资源能够满足人口医疗需要,并出现卫生资源配置过剩现象;2010~2013 年医疗床位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大于1,医疗床位资源过剩,至2013~2019 年医疗床位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接近于1,表明医疗床位资源按照人口配置由过剩转为最优水平。而医疗机构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远低于1,表明医疗机构资源按人口配置不能够满足就医需求。

表4 2010~2019 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Tab.4 Ratio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aggregation degree to population agglomeration degree in Shanghai from 2010 to 2019

3 讨论与建议

3.1 经济发展水平对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影响

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上海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重要原因。中心城区不管是按地理面积还是按人口规模,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都好于郊区和浦东新区。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时适当政策倾斜,对上海市郊区及其浦东新区加大财政投入;中心城区与郊区、浦东新区可利用“互联网+”共享医疗资源,实现医疗卫生资源的互联互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6];同时,应推动医联体的建立,整合区域内的医疗资源,在满足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的同时提高公平性。

3.2 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中心城区卫生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高于按人口规模,这是因为市区人口集中度高,且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导致患者“趋高就医”,过多需求造成卫生资源短缺。因此,各级卫生机构应该重点关注人口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紧密监测人口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变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3.3 郊区以及浦东新区卫生资源的配置

郊区以及浦东新区各卫生资源不论是按照地理配置还是按照人口配置公平性都远远低于中心城区。郊区以及浦东新区人口集聚度低且地理面积宽阔,中心城区的“吸虹效应”也导致郊区人才的流失。这就要求各级行政机构对郊区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时应注重地理面积和人口规模,采取更多的激励机制以吸引人才,促进资源横向流动;中心城区也应以供给和需求相结合来配置卫生资源,将过多的优质资源向郊区以及浦东新区输入,达到卫生资源的均衡配置。

3.4 医疗机构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

从2010~2019 年上海市各类医疗卫生资源来看,注册护士、卫生技术人员、执业(注册)医师按人口配置都比较公平,这是由于相关部门更注重对人力卫生资源的投入[7];医疗床位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接近于1,趋向于最优水平;而医疗机构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按人口配置的比值在0.2~0.3 之间,远低于卫生资源集聚度比值为1 的标准,不能满足人口就医需求。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按人口规模配置公平性低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科学测算人口规模及其变化,更加注重医疗机构的规划和配置。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公平性比值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核心素养视阈下中小学课堂评价的公平性研究
也谈极值点偏移问题破解策略
云环境下能耗感知的公平性提升资源调度策略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浦东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建议
提高职工医保统筹层次的必要性及其难点分析
行业协会在科技创新中的政策选择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对上海浦东新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定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