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公立医院因公出国(境)管理策略探讨

2021-03-03 03:13倪文轩于学靖刘蕊殷钧包桂丽周丹青刘文豪王聪健张煜婷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因公外事国际交流

倪文轩,于学靖,刘蕊,殷钧,包桂丽,周丹青,刘文豪,王聪健,张煜婷

1.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上海 200072;2.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上海 200072

近年,我国不断推进对外交流,包括政治、经济及医疗技术等,而在此背景下,卫生医疗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日益频繁,有力推动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 因公出国(境)是三甲公立医院为实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时间长短不一、形式多样化、地域广及内容多样化等特点, 由此对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公立三甲医院开展因公出国(境)工作,不仅可帮助医院医学人才拓展国际视野、学习先进医学技术,也有利于医院加强学科建设、借鉴先进管理模式[2]。该文以某三甲公立医院为例,以医院因公出国(境)现状为依据,分析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所存在劣势、机遇、挑战及优势等,并提出促进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策略,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1 医院因公出国(境)基本情况

2016—2018 年某三甲公立医院因公出国(境)共327人次,分别为100 人次、112 人次、115 人次,呈上升趋势。因公出国(境)任务类型包括学术会议、学习进修及学术交流,其中学术会议占比最高,分别为69.00%、70.53%、66.09%,其次为学习进修,分别为31.00%、26.79%、16.52%,学术交流由2016 年0 人次, 增长为2017 年3 人次(2.68%)、2018 年20 人次(17.39%),见表1。

表1 2016—2018 年某三甲公立医院因公出国(境)情况分析[n(%)]

某三甲公立医院参加因公出国(境)人员主要为研究生及高级职称工作人员,其中临床医生219 名,行政人员35 名,医技人员24 名,护理人员49 名;因公出国(境)国家以发达国家为主,包括法国、美国及日本等。因公出国(境)经费来源主要为医院财政支出,占比为54%。分析因公出国(境)工作人员所研究科研项目成果,所获省部级科研项目为主,占比为75%,其次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占比为25%。

2 医院因公出国(境)工作SWOT 分析

2.1 优势

2.1.1 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优势 某三甲公立医院所处地理位置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更为迅速,而该省市也正在推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市政府极为重视对于卫生医疗领域建设工作,不仅包括卫生医疗基础建设,还包括高层次人才培养,在以上方面均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设立了多个引智项目,以促使医疗卫生行业吸引大批海外高层次医疗人才。 某三甲公立医院所处市区,市政府与多国多地区均为友好城市,国际交往实力强,有利于公立医院因公出国(境)工作开展,以促进国际医疗人才交流与合作[3]。

2.1.2 医院自身条件优势 某三甲公立医院是我国“双一流”高校附属的一家综合型三甲公立医院,医院不仅承担着高校的医疗、教育及研究等协同发展任务,同时还需确保高校与国际交流合作,以实现优势资源联合,促使高校凭借高层次医院参与多个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不仅可让医院及时了解国际先进科研项目趋势及动向,还可让医院参与到国际科研项目中[4-5]。

2.2 劣势

2.2.1 未充分认识到外事工作重要性 分析某三甲公立医院因公出国(境)工作现状及管理情况,一般来说,医院因公出国(境)工作的申请流程包括院内会上讨论,向相关部门提交材料,由相关部门审核,为外事人员办理护照、签证,最后于医院内公示该次外事工作情况,且对于以上任一环节,均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6-8]。 但是某三甲公立医院在实际工作及管理过程中,申请人员由于自身因素,如临床任务繁重,加上并非专业人士,缺乏对申请流程的正确认知,使得医院存在部分外事团组未能获批或如期出访,在每年外事工作申请总量中,占比为3%,严重影响医院可持续发展。

2.2.2 因公出国(境)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某三甲公立医院因公出国(境)工作人员分配现状可知,主要集中于博士研究生、高级职称等人员,年龄段集中于40~55 岁,并未给予年轻人更多机会。 分析原因,该医院所制订的因公出国(境)管理制度,以及医院对于人才培养计划等,均使得高学历、高职称工作人员更易获得对外交流与合作机会,而医院中任职的年轻人,严重缺乏机会及资源。分析出访人员所在科室情况可知,临床人员占比高达89%,行政人员占比不到11%,说明该医院存在轻行政而重临床情况。医院因公出国(境)工作中学科分配也存在不均衡情况,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医院给予优势学科更多机会,该学科带头人可拥有更多机会与资源,而医院所具有的弱势学科则明显缺少机会。

2.3 机遇

某三甲公立医院为打造出全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区域性急诊、急救、危重症救治基地,充分发挥着医院在疑难病例救治、危急重症救治等方面优势。 医院的一急诊急救中心,定位为与世界接轨、全国一流的医疗中心,并将急救、应急救援及危急重症救治等均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同时凭借着友好城市这一平台,医院时常派出护理、医生等团队赴国外学习、交流,为该发展方向储备及培养更多的急救人才。

2.4 威胁

因公出国(境)是我国公立医院为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医院工作人员学习国外先进医疗理念、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式,此外还可帮助医院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在促进医院科研、医疗进步均发挥着重要作用[9]。与未出访者比较,某三甲公立医院所出访人员获得的各级如省部级或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更多,但两者间并未有明显差异,提示该院对于外事工作人员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产出,并未起到良好督促作用,且并未形成对外交流后产出科研项目的发展机制,部分出访人员回国后并未能就对外交流与合作方向取得实际性效益[10]。 其次,医院针对出访人员所学习成果,并未有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且并未督促出访人员将所学技术、 理论及所积累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出访资源的浪费。 此外,由于全球卫生医疗事业不断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国外大量医疗先进技术被引入到国内,不断冲击着国内医院发展,而医疗同质化也加剧了医院与医院间的竞争,使得医院在申请对外交流项目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压力。

3 医院因公出国(境)管理策略

3.1 严格审批程序

医院必须从自身实际业务需求出发,结合医院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现状,合理制订出访任务计划,并科学控制出国(境)指标,每年于年初由单位向上级申报拟行的出访计划,经由上级部门严格审核后,再将出国(境)计划指标下达给医院, 以减少或避免出访任务的盲目性、随意性。医院在审批出访计划时,必须严格遵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并结合医院现有的管理条例等,对出访计划进行严格筛查及审计,执行逐级上报制度,不可通过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出访任务。针对邀请医院相关团组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相关部门必须对邀请方背景进行深入了解,并掌握邀请方此次活动邀请的意图与目的,详细了解此次出访任务的经费来源、时间安排及活动项目等,一旦发现不符合规定的出访计划,及时制止并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11]。

3.2 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医院必须完善对于出访任务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转化为科研成果,一方面可激发医疗人才的创造力,以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①对于参与出访任务的工作人员,医院必须要求其回国后于规定时间内撰写出访交流心得,并组织医院工作人员与出访人员一同开展学习经验介绍及成果展示会议,以促使医院医护人员、行政人员等均了解此次国际交流活动内容、成果及经验等。 ②需督促外事人员将此次出访任务中所学习到的技术和经验等,均转化为科学研究成果。于医院范围内,成立科研奖励基金,由医院财政投入资金,给予发表SCI、获得各级科研项目成果的人员一定政策支持,并为其提供出国资金[12]。 ③医院需定期组织人员开展外事交流会,以实现对国际交流成果的共享,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3.3 提高因公出国(境)质量

对于因公出国(境)这一工作管理,医院在其规模、层次上均不可一味追求大规模和宽渠道,而是要在计划管理原则下,提高对于因公出访质量的重视度,不断发挥自身优势。 首先,医院可与友好医院建立起长期交流协议,以形成境外培训机制[13]。 同时,医院需了解近年国际卫生医疗事业研究重点方向及内容,通过专家牵线以建立起深层次合作关系[14-15]。其次,必须提高外事专办人员的专业素质, 确保其了解并掌握出访政策及要求,以提高出访任务效率。

3.4 统一规划出访任务

医院需依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结合重点发展方向及科室实际工作情况,针对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做好整体规划,有计划地选派外事人员,以实现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资金浪费[16]。 同时,医院需主动与国外先进医疗机构建立交流与联系,为医院外事人员争取更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 此外,出访人员于出访任务开展前,必须做好个人规划,以提高出访效率[17]。

3.5 职能部门为因公出国(境)管理提供保障

为促进因公出国(境)工作效率提高,以体现出医院对外事工作管理的及时性、规范性,医院外事部门需以国际形势为依据,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尽快制订或更新医院《因公出国(境)人员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同时明确规定因公出国(境)工作申请流程,对出访人员的外事需求进行主动调研,给予出访人员鼓励及支持,促使其在适宜时机及时向管理部门提供出访申请,进而达到提高因公出国(境)任务质量的目的[18]。 针对医院外事管理工作,外事管理人员起到了关键作用,不仅可提高外事管理水平,还可促进外事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医院必须加强对外事管理人员培训,组织其定期参与学习,给予管理人员更多实践机会,以提高其工作协调能力。 医院外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需与上级相关外事部门建立起有效沟通,及时了解该市对医院因公出国(境)申请的最新政策,并做好对于出访人员补贴发放工作,为出访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以促使出访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出访任务中,进而提高出访任务效率及质量,以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三甲公立医院为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给予医务人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必须不断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以打造出人才梯队,并提高医疗质量。由此,某三甲公立医院必须做到统一规划,由职能部门为出访任务做好保障,并建立起长效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从而全面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因公外事国际交流
《因公檄按游黄山》
外事之窗
国际交流与合作
戒急用忍 行稳致远——外事监管六大问题答疑
一组成功的“外事报道”出炉始末
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成立
口译不宜“任性”:基于语料库的外事翻译等效探索
省级综合性医院人员因公出国特点与管理对策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广州五十周岁以上禁因公出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