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兄弟”

2021-03-04 07:31
雷锋 2021年2期
关键词:长信信义泰安

在山东泰安宁阳县鹤山镇,有一对兄弟被人们称为“信义兄弟”。老大王长义、老三王长信做粮食生意,30年来从不缺斤少两,农民自愿把粮食卖给他们,合作伙伴也愿和他们长期相处,因为他们一诺千金、重情重义。兄弟二人30多年的坚守,铸成了“信义”的金字招牌。2018年11月,王长义、王长信兄弟俩被中宣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评为全国“诚信之星”。

“1983年,我退伍返乡,和大哥凑了300块钱,每天起早摸黑、走村串户收购粮食,再送往县城、泰安等地的面粉厂。”王长信说。“九尺之台,起于垒土。”兄弟二人现在经营的年销售额1.6亿元的面粉厂,也是从一趟趟收粮卖粮的推车上积累起来的。

在兄弟俩刚开始做粮食生意的时候,“粮贩子”坑农现象时有发生,农民对上门收购的“粮贩子”极不信任。这时候兄弟俩良好的信誉发挥了作用,农民争着把粮卖给他们。“老王宁可自己亏点儿,也不给俺少一两,价格上还比别人贵一分,秤杆子实诚。”山后村村民张秀良说。

因为诚信的招牌,乡亲们信得过兄弟俩。有时面粉厂暂时缺钱,给送粮人打白条也乐意。为此,兄弟俩还琢磨出了“粮食代存”的新道道,老百姓把麦子免费存到面粉厂,可凭单据随时提取、折现,王长义向储粮户承诺:“把粮存到这里,不用考虑粮食损耗,而且保证价格‘随行就市!”

“我们兄弟四人出生后,由爷爷取名‘义、庚、智、信,就是希望我们传承信义美德。”王长义说,这是他爺爷一直念叨的一句话。良好家风的传递,不但影响后辈人,对身边的人更是一种激励。

(责任编辑:夏一萌)

猜你喜欢
长信信义泰安
长信宫灯
信义兄弟
Reflections about the Summer Camp of Shandong University
Transform Yourself into a Butterfly
尴尬官司:40万元买不断一桩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