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义渡的坚守感动了所有人……

2021-03-04 07:31
雷锋 2021年2期
关键词:叔父过河对岸

万其珍,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村民。 2018年11月,被中宣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授予“诚信之星”。2019年6月,成为“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同年9月,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位于湖北省建始县的大沙河,河边有个村落叫大沙河村。由于一些村落不方便架桥,人们过河依然靠摆渡。日子一长,大家便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渡船的往返。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有一户默默无闻的人家,一门四代,接续百余年为村里人免費摆渡。

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万其珍的祖父万作柱逃荒来到这里,被当地人接纳后得以开荒拓土,休养生息。万作柱看到,许多村民的家在河这边,田却在另一边,经常撑着木筏过河,常有人落水。于是,万作柱卖掉家里的猪,造了一条木船。万作柱告诉大家,坐船摆渡分文不收,因为乡亲们对他家有恩,他要知恩图报。1949年,年迈的万作柱病逝之前,还不忘叮嘱子孙:“死后承诺不变,船一天不停,钱一文不收。”

万作柱去世后,万其珍的父亲顶了上来,父亲去世时候万其珍还小,这时叔父顶了上来,叔父去世了,万其珍于1995年拿起了撑船的竹篙。就这样,第一代传给第二代,第二代又传给了第三代。

摆渡不收钱,怎么能坚持久?这的确是许多人的疑问。据了解,万家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几亩山地。过去当地以免交提留款和农业税作为给摆渡的补偿。税费免征之后,县里发给万其珍几十元的补助,这些年逐步涨到数百元。万其珍的大儿子万芳权也曾在浙江一家工厂打工。

近些年,当地搞移民搬迁,对岸的村民陆续搬了过来,现在住在对岸的就只有崔祝清、何友香老两口了。过河的人少了,但他们依然守在这里。万其珍的孙子偶尔回家,也要接受一些撑船的培训,其实儿子离交班还早,但万其珍都觉得,这是万家人必须掌握的技能。

万家前后义渡四代百年,一诺千金,现在77岁的他仍坚守在渡口。

(责任编辑:夏一萌)

猜你喜欢
叔父过河对岸
拆桥过河
谁认识的人多
渡 口
血浓于水的亲情(中篇小说连载十)
对岸(一)
虎跳石
过河
过河
小蚂蚁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