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交通流线理论的互通平面设计及互通选形

2021-03-05 01:28曾志芳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合流交通量匝道

曾志芳,孙 凯,郁 伟

(杭州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浙江 杭州 310000)

1 前 言

随着高速公路以及城市快速路的大量建成,枢纽互通区的交通的组织越来越复杂多样,交通事故率也在不断攀升,根据国内外大量交通事故统计,在互通区主要发生的事故为碰撞固定物(约50%)和追尾(约20%),针对驾驶人特征和交通事故分布规律,互通区运行安全设计提出以下基本要求:应简化驾驶任务,尽量减少转向、变速、超车、分合流及变道的频率。

故此,基于交通流线的构形理论逐渐形成,将每一条车道视为一条交通流线,优先保证主交通流方向交通流线连续一致,反映在实际应用中即是减少主交通流方向的转向、变速、超车、分合流及变道的频率。

2 匝道交通流线选择

(1)Ⅱ型匝道横断面交通流线选择

Ⅱ型匝道横断面通常考虑超车所需时选用。根据中国靠右行驶,左侧超车的驾驶习惯,为保障行车安全,左侧行车道一般定位为超车道,右侧行车道为基本车道。在匝道设计中,应优先保证基本车道(右侧行车道)连续,确保大部分车辆只需在与主线分、合流处转向、变速及变换车道即可完成主线与被交道交通转换,少部分车辆在前方有慢行车辆、交通事故、障碍物等特殊情况下使用超车道(左侧车道)。

(2)匝道分、合流交通流线选择

匝道分、合流设计时候,应首先保证主交通流方向基本车道连续,以避免大部分车辆多次变换车道,以降低追尾等交通事故概率,更大程度保障行车安全,以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如下图所示,当左转方向为主交通流方向时,左转匝道两条基本车道连续,左转车辆无需变换车道即可实现交通方向转换。右转方向为次交通流方向,右转匝道仅一条基本车道连续,另一条车道需要通过变换车道以实现交通方向转换,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皆比左转方向低,交通事故概率亦比左转方向大。实际应用时,根据主、次交通量大小及比例,次交通流方向通常很难保证基本车道连续,需要增加变速车道,通过变换车道实现分合流。

图2 匝道分、合流交通流线选择

3 设计案例

(1)项目概况

南阳枢纽互通地处杭州市钱塘新区南阳街道东南侧,位于杭州中环与杭绍甬高速公路交叉处,主要功能为杭绍甬高速与杭州中环的交通转换,以及杭绍甬高速公路与红十五线的交通转换。

杭州中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主线采用高架+地面道路形式断面,高架桥承担快速干线功能,设计速度80 km/h,双向六车道高架桥总宽28 m;地面道路承担集散辅助功能,设计速度60 km/h,双向六车道,路基宽48 m。

杭绍甬高速公路位于杭州湾南岸,起于杭州,终于宁波,是杭州湾南岸产业带的主要通道,设计速度为120 km/h,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4.5 m。

红十五线现状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 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30.5 m。两侧设置辅道供非机动车通行,采用护栏隔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

(2)路网规划及功能定位

根据路网规划,杭州中环东线主要分担杭州绕城东线压力,是杭州东部南北向交通大动脉。杭绍甬高速经杭州中环,利用艮山通道、江东大桥和杭州中环自身过江通道进出杭州主城,疏散主城区交通流量,是东西向干线高速公路。红十五线是连接萧山城区与钱塘新区的主要干线道路,承担两组团的快速联络功能。

图3 路网规划及功能定位

(3)交通量预测

根据交通流预测结果,南-北向直行交通流最大,东-北象限转向交通流第二,东-西方向为直行交通流第三,其余方向转向交通量相对较小,交通量预测结果如下。

根据交通流线的构形理论,优先保证主交通流方向基本车道数连续,结合路网规划、功能定位及交通量预测结果,依次优先保证南-北向直行交通、东-北象限转向交通及东-西向直行交通。

图4 交通量预测

(4)交通流线组织

南-北向直行交通:按主线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杭绍甬高速以南按主线双向六车道设计,杭绍甬高速以北按主线双向八车道设计,无需转向、变速、超车、分合流及变道等操作,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系数最高。

东-北象限转向交通:按主线分岔(合流)设计,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A、B匝道皆采用主线分离式路基横断面形式,按Ⅲ型横断面设计。A匝道2条基本车道直接从杭绍甬高速公路外侧两条基本车道分出,随后直接汇入杭州中环(G104)外侧两条基本车道。B匝道采用同样设计方法,A、B匝道皆无需变换车道即可完成交通方向转换,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系数高。

图5 交通流线组织

东-西向直行交通:杭绍甬高速端按主线分岔(合流)设计,无需变换车道;红十五线端通过辅助车道及变速车道与主线连接,需要变换车道及变速。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C、D匝道皆采用Ⅱ型断面设计。C、D匝道可以快速与杭绍甬高速分合流,但与红十五线分合流需变换车道及变速,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系数相对降低。

其他象限交通:按匝道分合流设计,需通过变速车道与主线连接。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及匝道长度,E、I匝道因超车所需,采用Ⅱ型断面设计;F、G、H、J匝道采用Ⅰ型断面设计。以上六条匝道皆需通过变速车道与主线连接,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系数相对降低。

4 结 语

匝道交通流线的组织,实质就是匝道平面线形相互关系的选择;各交通流线的组织过程,实质就是互通选形的过程。在匝道平面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设计线与主交通流线一致,在匝道分、合流设计时,应优先保证主交通流方向设计线连续及主匝道平、纵、横指标,应尽量保证主交通流方向驾驶任务简单明了,尽量减少转向、变速、超车、分合流及变道的频率,以最大程度保证行车安全。

猜你喜欢
合流交通量匝道
山东首套ETC匝道准自由流预交易系统正式运行
基于ETC门架数据的高速公路交通量转换探究
国道京抚线铁岭市凡河至平顶堡段改建工程交通量预测分析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增设转向匝道思路分析及方法研究
昭君戏中王昭君与刘文龙故事合流现象研究
匝道ETC自由流解决方案及应用效果分析
欧美经济“合流”的动力与阻力
历史叙事与个人叙事合流下的再突入
迷宫立交桥
基于四阶段法的公路交通量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