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IT环境下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

2021-03-07 20:50陈泓伶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审计

陈泓伶

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计算机技术日益完善,公司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中有关财务数据的审核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在当前科学信息技术水平日益增强的大环境下,维护公司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对有关财务数据实施高效审计工作十分必要,通过信息系统审核将有助于公司维护有关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财务报告审核的工作原理也有所改进,二者相辅相成,都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公司财务数据信息。同时会计信息系统审核和财务报告审计都服务于公司管理,通过对公司管理层的重要财务数据信息和有关经营利益实施审计,可以有效维护公司经营的稳健运作。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IT环境;财务报表;审计

一、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分析

(一)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会计信息系统作为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管理意义,其重点是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把各个类别的经营信息以及有关业务转换为会计信息,为公司会计信息使用人提供了相应的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运用,大幅度降低了公司内部对会计信息的管理过程,从而可以更好地辅助公司有关部门管理层进行相关的投资决策。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内容有着很多种定义,大致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公司会计信息的全面搜集,同时通过对公司会计信息提供的相关依据加以考察与审计,评估该体系是否可以维持公司财务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对资产加以合理维护以及为用户创造合理的信息资源。其次是独立于审核单位的审计形象机构,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而对信息系统实施审计。最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主要是以有关信息技术研究为主要途径,通过确定有关审计项目,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的过程。

(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模式。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模式大致分为间接审计、直接审计、联合审计和在线审计等四类。间接审计主要是对通过网络系统中的有关数据进行审核,而不涉及对有关会计信息过程的审核;直接审计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有关会计信息的计算过程进行审核,主要对会计电算化程序、有关软件、统计资料等实施审核,并且还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实质性检测;而联合审计则主要是将计算机技术和审计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协助审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在线审计主要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而生,它能够逐渐取代传统审计中的事后审核,利用网络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实施筛查,并远程收集会计信息和有关统计资料,从而有效地强化会计职责。

二、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告审计的问题区别

(一)审计主要对象和主要目标。但由于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方法与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表的主要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相互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为了完成审计工作总体目标以及保证未来会计项目的持续进展,则必须确定上述二类审核方法相互之间存在的差别。财务管理审核针对的主要对象为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其有关经营管理过程,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重点则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建设为主,审计工作范围从信息系统的开发到实际运营管理,其主要目的就是对会计核算信息系统进行有效性、可信度的计量。

(二)系统审核内容和依据。审计信息系统的审核内容主要以对系统内部资料和系统工作环境等方面,系统的硬和软设施进行审核,以保障系统的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周期完整性,同时对系统的维护、运行情况和系统安全特性等进行审核。而财务报告系统审查内容则以被审核单位的财务报表内容为主,同时还涉及有关注册会计师的审核建议以及有关统计资料和财务数据。而二者的审核依据也因为其具体内容的差异而存在着很大差别,会计信息系统审核依据主要是根据信息系统管理有关制度、规定,结合信息系统的实际运作状况进行审核;财务报告的审核,则是由有关审核人在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与考察后提交的有关审核意见作出决定,主要依据会计法、企业财务体系等规定。

(三)审计原则和时间。审计原则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大区别,财务报告审计中一般以独立性审计原则为主,而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中,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信息系统规范进行审计工作。财务报告审计一般是指事后审计,要求相关的会计人员对公司年度财务报告实施审计,而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流程中,一般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主要通过对审计信息系统的具体审计流程加以划分。比如,在系统开发流程中的审计一般称为事中审计,系统运营前审计则属于事前审计,对系统运营后的实际状况进行审查则是事后审计。

(四)审计人员。财务报告审计的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门的财务以及审计有关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熟悉在审计中所必须考虑的其他法律法规。而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有关人员,则必须具有有关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和电脑审计辅助的能力,还必须熟悉有关审计网络系统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有关专业知识,对审计理论和实践都有着较丰富的储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会计信息系统审核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财务报告的审核之间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但由于信息科技的日益发达,财务报告的审核工作将逐步趋向电算化,并可以利用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环境进行有关的审计工作,从而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对审计信息系统的审计工作来说,它与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有关业务性质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二者虽具有一定区别,但又互补关系,在会计活动中的相互配合可以帮助审计工作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米剑虎,何立伟. IT环境下的事件驱动会计信息系统[J]. 经济论坛,2003(10):78.

[2] 刘鹏秀. 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及其规范探讨[D].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3.

[3] 石岁平,孙立辉.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IT环境下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J]. 中國会计电算化,2004(12):45-47.

[4] 李云.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5] 吕凡. 计算机辅助审计研究[D]. 湖北:武汉大学,2005.

2613501186204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审计
财务报表分析法在中小企业管理诊断方面的应用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ERP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AIS课程探讨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讨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独立学院《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