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

2021-03-07 11:42何海根
党课参考 2021年5期
关键词:代表大会列宁俄国

何海根

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新纪元的俄国十月革命,又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是布尔什维克党,这是由列宁创建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与之对应的是被称为“孟什维克”的政治派别。

多数派

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分别是“多数派”和“少数派”的俄语音译,两个派别都来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的前身)。1903年7月30日至8月23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后在布鲁塞尔和伦敦召开。各地的26个组织选出代表共43名,经过激烈争论,通过了党纲、党章,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确定《火星报》为党的中央机关报。

由于代表成分比较复杂,会议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争议。在讨论党章的第一条即党员资格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看法。列宁提出来的草案是:“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可以作为党员。”马尔托夫反对列宁提出的条文草案,他提出的是:“凡承认党纲并在党的机关监督和领导下为实现党的任务而积极工作的人,可以作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虽然这两个条文在字面上的差别只是“参加和不参加党的组织”,但却有着原则性的分歧。列宁把党看作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只有每个党员都参加党的一个组织,才能保证全体党员都能够受到党的教育,形成高度的纪律性,才能保证党对每个党员的活动都能够进行切实的领导,使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马尔托夫的主张是一切愿意加入党的人都可以入党,不需要他们参加党的组织,不需要用党的纪律约束他们。列宁指出,马尔托夫是要“把各色各样的人都变成党员”,“为一切涣散的、动摇的和机会主义的分子敞开大门”。大会对这个问题有分歧,马尔托夫的主张占了优势,最终以28票对22票(1票弃权)通过了马尔托夫的条文,应该说这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一个重大缺陷。

1919年5月25日,苏联共产党创始人、布尔什维克革命的领导者列宁在莫斯科红场向接受军训的部队讲话。图:新华社

不过,在选举党的领导机关时,由于几名反“火星派”的代表退出了大会,因此列宁和他的支持者占了多数。领导机关包括《火星报》编委会、中央委员会和总委员会。《火星报》编委会的3人是普列汉诺夫、列宁和马尔托夫,中央委员会的3人都属于“火星派”,总委员会的5人由中央委员会和《火星报》编委会各推选2人,另在大会选举第5名委员,结果由普列汉诺夫当选第5名委员和总委会主席。这样,在党中央的3个机构6位领导人中,“火星派”有5位,占绝大多数,只有马尔托夫1人处于少数派。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重建伊始就形成了两个派别,产生了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个专有名词。

布尔什维主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围绕党章第一条所进行的斗争,本质上关系到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列宁主张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组织纪律严密、有坚强战斗力、革命的无产阶级政党,但如果按照马尔托夫的意见,无产阶级政党就会变成一个成分复杂、不定型、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的政治团体。两种主张的冲突,以及二大之后孟什维克的派别活动,给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孟什维克继续坚持每个愿意加入党的人都可以自行宣布成为党员,而不用参加党的一个组织。他们把集中制说成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认为它把党变成了由中央委员会当厂长的“大工厂”,把党员变成了“小轮子”和“小螺丝钉”,把集中制说成是在党内实行“农奴制”。为了进一步驳斥孟什维克的谬论,列宁在1904年2月至5月写了《进一步,退两步》一书,阐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他指出,党由工人阶级中最优秀、最忠于革命事业的人组成,他们是先进的有觉悟的;党只有成为由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团结起来的部队,才能起作用;党必须根据集中制组织起来,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中的最高形式,它与工会、合作社等有着严格的区别,党能够领导这些“其他一切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去团结和组织群众。他还强调,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

列宁不希望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发生分裂,但孟什维克并没有认可他的耐心阐释以及讲和方案,还操纵中央委员会通过决议,把一些布尔什维克开除出中央,扩大孟什维克的人数,并规定未经“批准”,列宁无权刊印任何东西,布尔什维克的刊物不能运回俄国。鉴于孟什维克的分裂活动日益加剧,为了摆脱党内的危机,列宁认为有必要召开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经过列宁的有力推动,三大于1905年4月在伦敦召开,孟什维克拒绝参加,而是在日内瓦单独召开了自己的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召开的代表大会修订了党章,采用了列宁关于党员资格的表述,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作为党的唯一领导中心等。孟什维克召开的代表大会提出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反对武装主义,主张用和平方式改良沙皇制度,要让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至无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等。很明显,孟什维克的路线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在俄国的翻版。

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政党

三大后,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两派并存,在形式上同属一个党的局面一直持续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除了两名孟什维克“取消派”代表,与会代表绝大多数是布尔什维克。六大重新确定了新的革命形势下的政治路线和策略方针,孟什维克被驱逐出党,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了独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918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七大上,由列宁提议,把党的名称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2年,苏联成立,在1925年十四大上,党的名称改为了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1952年改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在和孟什维克的斗争过程中,列宁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布尔什维克党在理论和组织上都更加成熟了。列宁后来指出:“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在俄国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猜你喜欢
代表大会列宁俄国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在杭州胜利召开
七颗钻石
江苏省图书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宜兴召开
拉美有多少“列宁”?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纪念列宁
用邓小平党建理论指导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最后的岁月
更正
列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