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块链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7 03:52林嘉叶于林周萌萌杨顺馨张士光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息管理共识分布式

◆林嘉 叶于林 周萌萌 杨顺馨 张士光

浅析区块链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林嘉1叶于林2周萌萌2杨顺馨2张士光2

(1.山东省军区 山东 250000;2.32620部队 青海 810000)

区块链作为当前一项极具潜力的颠覆性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领域,发挥出巨大潜力,改变了行业以往管理模式,促进了行业管理整体进步。本文主要基于区块链及其技术,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探析,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模型,旨在解决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模式改进及数据安全储存,提升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信息数据的一致性、真实性。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人力资源信息管理

传统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都是采用中心化的集中存储与单方维护管理模式,如果中心节点被攻击或者发生意外,以及管理人员误操作或非法篡改,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区块链技术[1]通过去中心化方式,允许个体不经过权威第三方认证而建立起信任关系,利用凭证固化的时间戳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方式来保证传输和访问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是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一种新型计算范式和协作模式。具有节点去中心、自信任、自治性,信息防篡改、可溯源、安全可靠、公开透明等特性,能够安全地存储数据,有效解决中心化存储的潜在安全问题。依据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及特性,使得破解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

1 传统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集中存储,安全难以保障

目前国内各单位在用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2]都是采用磁介质进行集中存储,这种方式存在管理难、存储难、转移难、安全保障难等安全隐患,若容灾备份机制不完备、安防措施不严密以及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旦遇到存储介质物理损坏、自然灾害、黑客恶意攻击或者病毒木马破坏等,数据非常容易丢失或泄露,难以确保数据安全。

1.2 集中维护,难以有效监管

信息系统采用集中维护管理,除管理人员以外,其他人无法对信息系统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不可避免出现篡改和删除等非法操作,信息真实性难以有效保证及其监管。

1.3 信息封闭,使用获取困难

信息只有拥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才能阅览,个人无法随意翻阅自己的档案,平时在填报个人相关信息时,只能凭记忆填报,很难确保信息的准确性,甚至管理人员也有时无法确定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2 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2.1 信息共维护

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单方维护外挂合约向多方维护内置合约转变,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进行多方共同维护,各节点数据写入和同步不局限于一个主体范围之内,而需要通过多方验证并形成共识,共同决定哪些数据可以写入,并接受全网节点监督,个别节点的非法操作不仅会遭到大多数节点拒绝和抵制,而且会降低自身信誉级别,以达到共同维护的整个区块链信息,且保证系统有序高效运转以及共同监管,确保信息真实可信。

2.2 信息可溯源

区块链[3]采用节点加密和时间戳技术实现数据块按时间维度进行分布式存储,对等网络(P2P)上任意节点产生的新区块数据信息都会被时间戳打上烙印,并按时间先后顺序首尾相连形成区块链。区块链技术通过对这种链式结构数据信息进行解析,每个节点的所有交易信息都能被回溯,就可以实现追本溯源,以确保数据来源可查。

2.3 信息防篡改

传统数据库具有增加、删除、修改和查询四个经典操作,而区块链技术舍弃了删除和修改两个功能,并授权数据添加和查询,只处理增量数据。通过信息共同维护及共识机制来实现数据添加,将已添加的数据进行哈希处理并加上时间戳进行凭证固化,形成可信数据集合存储在区块链上,由于区块链数据库不可伪造和篡改,因此可用于验证数据的一致性。

2.4 信息可靠性

区块链技术主要通过非对称加密技术来实现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结合公钥(Public Key)与私钥(Private Key)进行加解密,同时区块链上各个节点增加的信息一旦经过共识机制验证,添加至区块链中,就会永久存储在各个节点上,即使单一节点遭受黑客攻击,也不会影响整体运行,除非黑客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而基于规模和成本原因,掌握整个系统51%节点显然不可能做到,从而有效地降低数据集中管控风险,提升抗击黑客攻击能力,以确保数据安全可靠。

2.5 信息透明性

区块链上各个节点每次增加了数据后,除交易双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会立即向全网发布,并迅速复制到网络中的所有区块,实现全网数据同步,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有利于突破信息孤岛,实现跨区域的数据交互,促进信息共享,便于使用。

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3.1 数据库选型及管理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数据库选型及管理两个方面。在数据库选型方面,采用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4]),如Redis、Cassandra、HBase、MongoDb等非关系型数据,该类数据库设计简单,采用非结构化存储,具有灵活的数据模型;高可用,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可通过复制模型方便高效地实现分布式架构;高性能,尤其在大数据量下,读写能力较强;易扩展,可伸缩;成本较低等优点。通过选取相应的NoSql数据库,可保证人力资源信息数据的分布式储存、方便快捷地扩大储存空间、高效查询管理以及安全可靠。在数据库管理方面,主要利用区块链数据库只有添加和查询两种操作功能,且需授权,实现不同角色用户对人力资源信息数据进行增量处理、统计、查询等操作,促进了数据的海量增长,也规避了数据库操作的复杂性。同时区块链以其特殊结构和自信任、防篡改的特征,使得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2 数据存储设计

此模块功能主要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安全储存,涉及合约层、共识层、数据层、网络层[5]。合约层首先基于事先约定的规则,创建“智能合约”,通过代码运行完成独立执行和协同写入,基于算法将用户角色数据流、个人信息数据流整合成“内置合约”,自动判别各维护节点执行合约的条件和需履行的义务,条件达到时自动触发执行合约事项,在没有中心机构监督的场景下可保证有序执行合约和有效履行义务,提升执行效率并减少资源浪费,为数据添加提供前提条件。共识层主要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实现人力资源信息数据防篡改,目前主流的共识机制[6]主要有: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权益证明机制(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分布式一致算法四种,各有优缺点,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一般来说POW适用于公有链,POS和分布式一致算法适用于私有链,DPOS适用于联盟链。各单位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一般采用私有链模式,选取分布式一致算法的共识机制。数据层主要利用区块链数据结构来实现数据存储及安全保障,整个区块链由多个相连的区块构成,每个区块记录一条数据信息,由“块头+块体”组成,上一区块的索引和下一区块的索引相互连接在一起,并结合时间戳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哈希算法对数据块进行底层封装。网络层利用去中心化方式组建P2P对等网络,实现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与通讯,且各节点具有分布式存储功能。

3.3 数据加密设计

为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主要采用“区块链+密码学”的原理和运行机制。数据信息通过数字加密技术进行保存,同时区块链本身提供一种非对称加密技术、安全哈希算法(SHA)为核心的内在安全功能,并且还可以根据应用需求添加时间戳、首尾相连记账规则、共识机制来实现数据不可篡改性。除此之外,在网络节点通信通道中,可采用基于冲突网络环境中防护数据的方式,对各个节点进行加密来确保节点之间的通讯安全。

3.4 用户管理设计

此模块主要实现对不同角色用户的管理,包括用户角色、角色定义、用户、用户日志等,根据不同角色用户的权限对应相应功能,且不能越界,同时实现上级对下级操作进行监管,也可以单独设置监管角色用户用于对系统操作及数据真实性、一致性进行统一监管。

4 总结

随着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很多行业领域得以应用,并充分证明其巨大价值。本文主要对区块链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及系统模型研究,但该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真正应用,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验证,以及深入地进行区块链理论与底层技术研究,使之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挥其效能,重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其确保数据安全可信。

[1]郑磊,蒋榕烽,等.区块链+时代:从区块链1.0到3.0[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2]张宝梅,彭雪飞,刘华英.关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水平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

[3]姚前.区块链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信息安全,2018(3).

[4]李晓军,胡启韬,黄宇光.NOSQL数据存储研究[J].高性能计算技术,2011(5).

[5]赵杰,马嘉潜.区块链技术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9(2).

[6]贾民政.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8(1).

猜你喜欢
信息管理共识分布式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商量出共识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