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

2021-03-07 10:34贾金龙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阵地舆情民办高校

◆贾金龙

新时代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

◆贾金龙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山东 266100)

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传媒方式和宣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各种文化思潮充斥在网络中,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给各大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民办高校如何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探究,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新时代;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0日,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9.89亿,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也就是说,中国有70.6%的网民。其中,超过50%的网民年龄在40岁以下,21%的网民多为学生,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学生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这种情况,高校不能只仅仅管理好现有的传统宣传平台,而是顺应时代潮流,在做好传统宣传平台管理的同时,建立符合学生口味的多种形式的新媒体宣传媒介,抢占网络意识形态宣传阵地,从源头上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问题,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 新时代做好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工作娱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网络中的各种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生还处于人生成长的学生阶段,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性,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弊端。因此,解决大学生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内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使用网络,尽快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同时要“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要把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落到实处,应当将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其自身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为了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永续发展,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建设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对于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新时代做好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工作面临的问题

(1)民办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更多考验

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管理机制、师资队伍等方面有所不同,民办高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使得民办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比公办高校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考验。特别是在学校声誉和口碑方面,民办院校为了博取更大的生存空间,民办院校要比公办院校更加注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设与管理,力图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特别是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多变,各种思潮涌现,斗争也更加尖锐严峻,给民办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在一些民办高校里,还存在少部分师生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意识形态工作虚无缥缈,是形式主义,认识不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意义,觉得自己和意识形态工作毫无关系,追求所谓的言论自由,在网络中发表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造成了恶劣影响。

(2)大学生思维超前、思想多元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挑战

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复杂性,以及各种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意识形态遏制中国崛起,向中国灌输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各种因素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评判标准。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网络中各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文化思潮等乐意于大胆尝试。其中有一部分大学生不经判断、盲目学习西方文化,将许多错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误认为是潮流,导致他们的思想以及三观出现偏差,出现了盲目攀比、唯利益、唯自我的不良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3)民办高校的舆情管控工作队伍和机制不完善

在新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布信息,并且根据关注点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传播速度无法控制,一旦形成舆论热点,会让学校陷入被动局面。当前,一些民办高校还没有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来负责舆情工作,缺乏相应的舆情管理制度和平台,还有一些民办高校的舆情管理队伍不健全,缺少一支经验丰富、高素质的专职网评员队伍,发生舆情后,无法及时、正确引导舆情走向,不能有效满足舆情管控的工作需要。

同时,很多民办高校面对网络舆论时,处置工作常常处于被动局面,采取回避或者冷处理的方式,没有积极响应和引导网络言论,致使问题得不到解决,进而导致矛盾不断激化,从而演变成舆情事件,产生不良的后果。

3 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措施

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使命,是敌对势力想要侵蚀的重点区域,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必争之地。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有利于了保障学校意识形态环境安全,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将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结合,使用新媒体技术,打造融媒体平台,探究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1)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控

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一般指高校门户网站、两微一端及各种新媒体号。高校在做好传统阵地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网络阵地的建设与管控。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和微博平台,围绕主流意识形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开设专栏进行意识形态正能量传播和教育,使官方平台成为学校网络思政教育和理论学习的重要出口,努力培育出适应师生需求、贴近师生生活、服务师生成长的文化育人品牌,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校园舆论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发挥新媒体中心和新媒体联盟的作用,建立新媒体矩阵,将学校主流的新媒体平台和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平台统一管理,在做好发布内容审核的同时,形成合力,来强化宣传效果。

(2)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

民办高校领导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情况,切实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和舆情研判工作,及时发现并分析苗头性问题,注重人防与技防有机结合,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形成舆情发现、舆情研判、舆情处置、舆情引导的一体化工作体系,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突发情况和重大问题要制定预案、快速上报、及时处理。在加强思想文化宣传的同时,通过不断探索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工作,消除负面舆论的影响,正面声音越来越多,负面影响越来越小,以此良性循环,形成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展示思政文化建设成果,推动网络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作为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的高度重视,学校是意识形态领域舆论宣传的阵地,要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从思政课改革、课程思政、队伍建设、网络建设等多方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维护团结稳定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促进在校大学生自我引导、自我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自我成长。通过对网络舆论的分析、研判,认清各种文化思潮、价值观与主流价值思想的冲突,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活动,展示思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网络心态,推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开展。

(4)拓展学生教育管理途径,提高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需要创新,既要旗帜鲜明地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又要根据不同的受众及时转换宣传思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将主流意识形态用当前流行的说唱、漫画等师生喜闻乐见方式传播出去,大大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正能量传播热度。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研究融媒体环境下民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推进高校宣传工作有序进行对内提升内涵增强凝聚力,对外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满意度和美誉度。

综上,要站稳守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实阵地,通过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意识,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舆论教育,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同时,民办高校要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正面“舆论场”不断扩大,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传递校园好声音,树立良好的网络形象和口碑,保障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21.2.3.

[2]刘越.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研究[J]. 新西部,2019,000(005):134-135.

[3]朱诗可. 网络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研究[J].网友世界,2014,000(017):189-189.

猜你喜欢
阵地舆情民办高校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消费舆情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舆情
舆情
舆情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