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启示

2021-03-07 20:52张思宁
文化学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七一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张思宁

中国共产党是信仰共产主义的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经过了百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走出了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拥有百年的苦难辉煌,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而且,领导拥有14亿多人的国家,带领中国人民在奔赴共产主义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战争走向了和平,从贫穷走向了富裕,从富裕走向了强大,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同人类社会最终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相一致,亦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相吻合,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科学的、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命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取得了重要成就,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战争年代,共产党人有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不惜牺牲生命去追求共产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多的人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制度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消灭了剥削和压迫。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而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的总结,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应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恪守人民至上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是作出前瞻性的决策部署,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并引领了时代的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时代变化和中国的发展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想象,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阐述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1]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针对中国的具体实际,从历史到现在、从整体到局部、从理论到实践,对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高度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下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论支撑,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制度。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推证出的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原则。社会主义制度使得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今,我国已经消除了剥削,消除了绝对贫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之所以这么快,就是因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而且在体制和机制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体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适应和相互促进,另一方面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适应和相互促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形式,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在,还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就所在。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仅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产生新的理论用于指导具体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好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第二个百年起点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更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是制度本身的矛盾,无法靠制度本身消除。全球的经济危机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社会主义制度在抵御经济危机中显示出了强大的制度优势。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而是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仅符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还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关注和认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协调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迎接各种不可预测的挑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让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自于社会制度本身,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

三、人民至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行的本质。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要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各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戴。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之所以会有中国速度,其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原则,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得生产力更加适合生产关系,使人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深得党心、民心的举措,战胜了国内外的各种挑战,不仅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将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置于核心位置,“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理论武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始终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政治理念,引领中国人民战胜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幸福,始终坚信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中国人民打下了江山,还带领中国人民保卫江山,建设江山。在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保持着血肉联系,打江山就是为了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在和平年代,人民过上了世世代代向往的幸福生活,人民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跟随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过程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做到,也是难以做到的事情,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做到了,而且得到了世界的称赞。新冠肺炎疫苗不仅在中国防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原则将在第二个百年的征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可以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不断地取得新的、伟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文献,指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各种伟大成就的核心要义。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不断显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将不断地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七一中国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