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竞赛选拔模式的研究

2021-03-08 05:17阴涛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1期
关键词:选拔竞赛计算机

摘 要:近些年,各类计算机类职业技能大赛应接不暇,通过竞赛为行业储备创新人才、尖端人才是主流和常态。学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选拔信息化人才的重任,也掌握着国家科技发展的前途命运,但常规性或经验性的选拔方式存在主观性或片面性。本文旨在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竞赛科学的选拔路径。

关键词:计算机;竞赛;选拔;研究

一、背景

高校在计算机竞赛选拔上,存在指导教师对专业技能理解不够、动员学生宣传不足、备赛培训体系不全等情况,随机、临时抽派学生组队参赛已成为常态,突击、强化填鸭比赛内容过于机械化。因此,选拔机制的落后导致参赛队伍结构存在缺陷,参赛学生参赛意愿不强,拉低整体比赛水平,有悖国家依托比赛推动科教强国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夙愿与初衷。

当今社会,计算机实际应用十分广泛,它不仅自带体系服务于IT行业,同时其作为一门工具为各行各业提供技术支持。在高等院校中,许多比赛都与计算机知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种直通或交叉的专业配比,可满足团队结构的最优配置,那么计算机选手的选拔相对权重较大。另外,参赛学生备赛经验不足,没有量身定制行之有效的备赛方案也是选手不能获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参赛素养

1、专业能力

计算机类竞赛大多是团队比赛,每个参赛学生完成不同模块或是分工协作完成一个任务。不同专业的参赛学生都应该具备不同专业能力,才能解决不同的任务模块分工。例如: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的技能大赛需要三名学生,分别需要完成云计算平台搭建、私有云配置、移动应用部署等内容,这三名学生需要来自于云计算、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这三个专业。如果三名学生都來自于一个专业将会在比赛中不会获得比较优势,影响全队成绩总评。

2、学习能力

课堂学习、比赛任务、岗位技能之间考核的内容和要求千差万别,学好课堂的知识可以高分完成期末考试,岗位技能更偏重实际工作中的解决问题技巧,那么实际比赛既有理论考核也有实践考核,比赛任务则是介于课堂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技能的过渡,比赛的工具、软件、语言、环境都是独立于教学与工作中的全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十分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从比赛中不断积累和总结。

3、团队能力

介于计算机竞赛比赛任务的复杂性,需要由多人共同协作完成,团队成员间需要交流沟通,这对于不善于表达、性格内向、自我意识强的参赛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挑战。比如,计算机作品设计大赛攥写策划不是由一个人来完成,需要每位成员通力合作,作品功能、定位、特色、方向等方面则需全部成员共同协商探讨。

4、应变能力

近些年,创新创业大赛参赛作品是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改良、优化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痛点。许多大赛有路演、展评、答辩等环节,这不仅考察了学生专业的深度和视野的宽度,还是对学生表达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察,往往许多思维活跃、表达准确、认知独特的学生能出类拔萃完成开放式问答环节,增加评委的好评度进而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5、抗压能力

备赛比赛过程是一个长期枯燥的过程,长则一两年短则一两个月,对于心浮气躁、心高气傲的参赛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尽的折磨。学生也许在备赛时会很长时间想不通一个问题,也许会在备赛和学习生活中难以分配时间,也许在比赛时忘记反复训练驾轻就熟的代码或操作,也许几次全力以赴的比赛却没有获奖,诸如此类的无果和困难,磨练着比赛选手的心智。

三、选拔机制

1、动员宣传

系部学院应重视计算机竞赛,成立计算机竞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从制度上保障计算机竞赛,积极申报、组织、举办计算机竞赛,全方位动员教师和学生参加计算机竞赛,积极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试点改革。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比赛工具、软件、环境的教学,在专题讲座、实践活动、会议调研中宣传计算机竞赛的是实用性和重要性。

2、教师团队

创新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绩效考核方式,对指导教师辅导折算为教学工作量,对指导技能大赛获奖教师给与绩效奖励;完善企业兼职教师的工作机制、建立校企合作教师竞赛培养机制以及探索教师指导企业竞赛实践有效性与长效机制,形成“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指导”氛围,吸引更多的企业开发人员参与竞赛教育,形成指导教师团队的结构优化。[1]

3、团队选拔

指导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中的积极分子,合理、科学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认识、参加计算机竞赛,以“学生自愿报名+导师考察面试”的方式进行选拔。根据专业搭配、兴趣爱好、学习潜能、职业发展分配和组建多支备赛队伍,选拔不同专业的参赛学生组建赛项备赛队伍,发挥专业学生的专业优势,同时应考虑备赛团队的年级层次,发扬参赛成员老带新的优良传统,鼓励丰富经验的高年级学长开办竞赛讲座,努力将比赛经验和比赛技巧做到延续和传承。[2]

4、系统建设

研发计算机竞赛综合信息平台,将选手基本信息、备赛情况、比赛真题等录入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认真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备赛过程、比赛过程等阶段的优点和不足,深度挖掘比赛有关信息,制定备赛计划和结果预判,为合理科学比赛做出有效数据支撑。不断充实专家师资库、比赛真题库、竞赛选手库等信息库,将学生备赛参赛获奖计入学分绩点,并与评优评先评奖挂钩。

5、培训计划

定期开展培训,培训时针对全员或尽可能多的学生,重点培养有意愿、有潜力、有经验的参赛学生,监控学生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专人关注各种计算机学科竞赛和计算机技能大赛的最新动态和比赛规程,认真定制备赛培训计划,利用计算机竞赛综合信息平台按周统计学生日常考勤、技能测试、模拟考试等信息,重点形成每周备赛报告和下周备赛计划。

四、未来展望

竞赛是科教强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一种渠道,研究一种竞赛与课题、专利、论文的融通模式,寻找一条竞赛和教学、实践、创业的育人关系,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重大的命题。

参考文献:

[1]刘睿.关于高职院校课证融通的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J].善天下, 2020(20):887

[2]习媛. 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31):88

作者简介:

阴涛,副教授,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猜你喜欢
选拔竞赛计算机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计算机操作系统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小学体育训练队工作浅析
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选拔与经济发展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