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戒毒场所急救管理现状的调研分析

2021-03-08 02:47易涛吴应林邓彪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戒毒所联体戒毒

易涛,吴应林,邓彪

(长沙市长桥强制隔离戒毒所,长沙 410100)

戒毒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但更多时候亦是患者。由于毒品的侵害,他们存在各种心脑肺等脏器的疾患,随时有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心脏骤停、猝死等而危及生命。场所内的急救是对戒毒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救治工作,可使其病情不致进一步恶化,能为患者的生命争取时间,从而在最佳救治时间内将患者护送至医院。所以戒毒场所的急救处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前端,是为接下来救治工作的延续提供一切可能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司法行政戒毒各戒毒场所的急救管理现状的了解,找出该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医疗系统急救管理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建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湖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1 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及1 个康复所作为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对湖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21 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及1 个康复所,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急救设备的配置、急救药品的配备与管理、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与社会医院是否建立绿色通道。时间截点为2020 年6 月8 日。

1.3 研究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自行设计的《湖南省强制隔离戒毒所急救管理现状调查表》,内容包括急救设备的配置、急救车的药物配备、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转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与社会医院是否建立绿色通道等情况。截至2020 年6 月8 日共收到全省21 份调查表。

2 结果

2.1 急救设备的配备现状

在急救设备配置方面,心电监护及呼吸球囊的配备率最高,均为100%,其次为抢救车及除颤仪,配备率分别为81%、71.4%,而微量输液泵、心肺复苏仪、呼吸机、救护车的配备率均较低,分别为19%、14.3%、14.3%、9.5%。详见表1 和图1。

表1 急救设备的配备现状(n=21)

图1 急救设备配备率

2.2 急救药品的配备及管理现状

在急救药品配备方面,心三联和呼吸兴奋剂的配备率最高,均为100%,其次为升压药、强心药、抗过敏药,配备率分别为95.2%、90.5%、90.5%,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平喘药的配备率偏低,分别为71.4%、66.7%、61.9%、52.4%,镇静药、促凝剂、促醒剂配备率较低,分别为38.1%、28.6%、23.8%。详见表2 和图2。在药品管理方面,所有场所均有专人管理急救药品,药品效期管理及相似药品的区分均有管理方法。详见表3。

2.3 医护人员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的掌握

在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的掌握方面,所有场所都能百分百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及呼吸球囊,心电监护仪及除颤仪的熟练掌握率次之,分别为95.2%、81%,而心肺复苏仪、呼吸机使用的掌握率较低,仅为23.8%。详见表4 和图3。

表2 急救药品配备(n=21)

图2 急救药品配备率

表3 急救药品管理(n=21)

表4 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的掌握(n=21)

图3 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和急救设备的掌握率

2.4 与社会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所有场所都要与地区社会医院建立绿色通道。

3 讨论

3.1 急救设备的配备

根据问卷结果,由于地域和其他原因的限制,各所急救设备的配置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有小部分场所的急救设备比较齐全,而大部分场所急救设备缺乏,甚至有小部分场所的急救设备极度匮乏。各所目前配备的急救设备中都有心电监护仪及呼吸球囊,少部分场所缺少抢救车及除颤仪,但大部分场所都未配备心肺复苏仪、呼吸机、微量输液泵及救护车,目前全省仅有2 个强制隔离戒毒所有救护车,但其中一所仅单纯备有救护车而车上未配置抢救设备。因此,整体存在急救设备不全的问题;其次,部分场所内还存在现存设备老旧、布局功能不合理等问题。众所周知,急救设备是开展急救工作的基础保障,完善的急救装备不仅有利于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提高急救质量,从而保证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因此,取得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完善戒毒场所相关急救设备的 配置。

3.2 急救药品的配备及管理

3.2.1 急救药品的配备

调查选用了常见的13 种常用的急救药品种类(由于场所特殊性,未将解毒剂纳入其中)。其中所有场所内均配备有心三联和呼吸兴奋剂,90%以上的场所均配备有: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过敏药物及激素类药物,50%以上的场所均配备有:抗心绞痛药、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平喘药,而另外几类药物的配备率则较低,如:镇静药、促凝剂、促醒剂等。因此大部分场所内存在如急救药品配备不全、种类较少、药品单一等问题。存在的首要原因是场所内患有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的急症较多,其他系统的急症较少,所以相应药物的配备就相对不足;其次,大部分场所存在因急救药物使用量少、品种多等情况,故而有采购的困难。戒毒场所内的戒毒人员,基础疾病多,病种复杂,病情进展迅猛,因此齐全的药品配备是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的本质,更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前提。

3.2.2 急救药品的管理

目前所有场所的急救药品均有专人管理,即使部分未配置抢救车的场所也有专人负责急救药品。对于药品的效期,各所检查的时间不一,大部分为每周一次,小部分为每月一次,极小部分检查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因为各所医护人员配备不同,所以检查时间会有所差异。对于相似药品的区别,大部分场所还是以药品标签作为区分。综上所述,各所对急救药品均有管理,但还是存在药品管理不够精细化的问题,如药品效期、相似药品的管理:①药品效期虽有检查,却没有标签预警,且没有固定的摆放位置;②相似药品因药品标签的识别,会延长识别时间而耽误抢救。针对以上情况,可采取的改正措施如下:①根据有效期的长短,给近效期药贴上红色警示标签;②按照有效期的前后顺序依次放置,且取药时依次使用;③相似药品可以贴上区别标签,减少识别时间。因急救药品的管理可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急救、护理工作实施的效果,因此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对整个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 意义。

3.3 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

急救管理除了设备和药品之外,急救人员也是关键的一环。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所有场所内都能熟练掌握并使用的仅有心肺复苏术及呼吸球囊,对其他设施设备的掌握有所欠缺,而对于更复杂急救措施的掌握就更加薄弱。主要表现在急救意识薄弱、急救技能欠缺、急救流程不规范等方面。场所内急救设备配备不足是引起以上现象的原因;此外场所内医护人员力量不足、日常工作量大,外出系统学习机会少也是引起医护人员对急救设备掌握使用欠佳的原因。场所内急救工作有着特殊性、病种多样复杂、现场急救环境差、干扰因素多等诸多因素,除了考虑加大急救设施设备的投入外,还需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如:①定期组织现场急救模拟训练,在训练中发现薄弱环节,并规范各种常见急救流程;②争取所有医护人员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 术、洗胃术、呼吸球囊使用、简易呼吸机使用、除颤仪使用等;③通过借助医联体医院的合作关系,为场所内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急救技能培训,强化急救意识,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置,从而提升医护人员的现场急救能力。

3.4 医联体绿色通道的建立

所有戒毒场所均已与所在区域的社会医院建立医联体绿色通道,这在很大程度减少了急救过程中的时间消耗。但是在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对医联体医院的存在,出现急救情况首先考虑外诊送相应的医联体医院,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但也限制自身急救能力的提升。建议可以定期送医护人员去医联体医院急诊科培训学习,了解并掌握规范的急救流程;同时医联体医院也可以安排急诊科医生到所内参与日常诊疗,指导所内医护人员诊疗,建立急诊诊断思维,提升日常诊疗及急救能力。这种双向输入输出的交流,不仅可以整体提升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还可以对各所疾病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本研究为自填问卷调查方式,由于受到问卷设计质量限制及问卷回收率的影响,且由于湖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各强制隔离戒毒所情况的差异,本研究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此分析报告就获取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虽不能全面说明湖南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急救管理的现状,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场所目前存在急救管理的问题。

综合调查问卷的结果,目前场所内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急救设备较为缺乏;②急救药品种类不全; ③急救药品管理不够精细化;④医护人员急救技能欠缺。针对以上问题,建议:①各所根据自身情况,取得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完善戒毒场所相关急救设备的配置;②各所根据自身情况,完善急救药品的种类,尤其注意镇静药、促凝剂、促醒剂等的配备;③注意加强药品效期、相似药品区分等的精细化管理;④加 强所内急救模拟训练,并与医联体医院构建定期培训 体系。

猜你喜欢
戒毒所联体戒毒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戒毒人员外出探视管理及戒毒人员意见调查分析
音乐治疗戒毒的有效性研究——以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为例
心系戒毒事业 情注灵魂救赎——佳木斯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厄瓜多尔一戒毒所发生火灾致18人遇难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女子戒毒所中的新生
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求实效、接地气、惠基层
不抛弃,不放弃
从“白粉妹”到“戒毒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