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现实途径研究

2021-03-08 04:35
文化学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色党员

王 翔 余 涛

一、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精神价值。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的优秀代表,也是党未来的接班人,高校党支部建设对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发挥着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党在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因此,红色文化与党支部建设的融合,对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支部是党的组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联系着党和高校师生,并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重视和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不仅可以巩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优秀接班人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考验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把控能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就承载着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引领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大学生党员的重要阵地,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持续性

当前,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然而长期以来,高校党支部组织活动内容单调、陈旧,形式单一,总是局限于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缺少创新,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1]。

(二)党建活动缺乏体验性和实践性

大学生党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都需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的锻炼平台缺乏体验性和实践性,很多高校学生党支部都是同一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党员自行组合成立,他们之间的交流本来不多,通常是以组织朗读文件、召开讨论会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这种纸上谈兵的方式显然无法发挥真正的教育作用。

(三)党建工作与专业建设结合不够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质可以从高校的许多专业中找到素材、得以体现,例如国画、书法、戏曲、舞蹈、音乐等都可以用独特的形式表达对党的热爱和情怀,但现今的党建工作还是趋向单一和传统,未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与大学生所学专业之间的关联。

(四)党建工作特色不突出,缺乏党建品牌

党建工作品牌是党建工作水平和创新成效的集中体现,现今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对党建品牌定位、传播和运营工作都没有做到位,导致创建的党建品牌在具体实施中亮点不足,特色不彰[2]。

四、红色文化内涵及其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价值

(一)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作为热烈流动的血液的颜色,它是生命的源泉;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生机与活力并存的表现;提起红色,人们也常冠以“中国红”,可见这一颜色在我国文化中的影响。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印记。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价值

1.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建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党员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我国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一部完整的关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和改革创新的生动教材,其中蕴含着共产党人崇高的人格魅力与道德情操,以及一系列治国理念、政策等。这些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丰富学生党建的教育资源,都可让学生党员获得更多心灵的震撼和精神动力。

2.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建的实践平台,为党支部组织活动提供物质载体

红色文化越来越体现时代性,在党建的实践平台上,红色文化充分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遵循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实践活动,满足了高校党支部活动的需求,推动了大学生的党建实践的开展。

3.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建的表现形式,为党支部品牌建设提供新思路

我国红色文化形式多样,对于丰富学生党建表现形式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以其特有的教育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加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党支部品牌建设的需求非常契合。因此,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党建活动极具品牌建设潜力,是破解高校党建品牌工作发展瓶颈的关键。

五、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现实途径

(一)红色文化与新媒体空间平台相融合,打造创新型党支部

高校党支部应该开创新思维,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开发具备高校党支部特色和红色文化特色的终端小程序,便于学生党员通过手机操作就能访问各种红色资源,如党章党史和最新政策文件,从而不断发挥新媒体宣传、教育的功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平台上的转发、评论等形式拓宽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让红色精神具有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例如福州大学生态矿业专业的大学生党员在2018年暑期就推出创新型移动党课,他们用环保材料打印3D微党课二维码,群众只要扫码就能线上阅读或聆听一系列红色文化素材,这种新型的多媒体技术使红色文化变得更有吸引力。又如央视推出的一档弘扬红色文化的节目《重读抗战家书》,打破了传统的“视频+解说”的方式,从家书的视角切入,既满足观众对烈士家书的好奇心,也能让观众从书信上的文字当中领略到伟大的精神,这种创新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鉴。

(二)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打造体验型党支部

把红色文化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让传统课堂延伸到校外,可以不断拓展大学生党员德育培养方式,促进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上饶师范学院利用红色资源深化大学生党员德育工作、打造体验型学生党支部的实践值得借鉴和推广。

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党支部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组织大学生党员到上饶革命老区学习方志敏精神,到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入党宣誓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每年新生入校后,学校都会安排到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清明节则安排学生到此扫墓、缅怀先烈;在寒暑假的时候举办“三下乡”社会实践互动,让大学生都进社区服务老人或弱势群体;节假日让大学生到红色文化景区担任导游解说或服务志愿者等等。通过让大学生党员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体会红色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精神,从而建立起体验型党支部。

(三)红色文化与专业学习相融合,打造专业型党支部

高校结合学生的专业开展专业化党建实践活动,是高校党支部发展的趋势。上饶师范学院与本市革命遗址管理部门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将它们作为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例如:历史系专业的学生在各大红色旅游景区担任旅游向导和景点讲解员,向游客宣传红色景区背后蕴藏的革命事迹;中文专业的学生把方志敏献身、赣东北红色革命斗争历史当作研究课题进行深入讨论;音乐系学生到红色革命地区采集音乐素材,创作更多红色系列的艺术作品;美术专业的学生到红色根据地追寻红色革命足迹,收集灵感和素材,用优秀的作品激励人、鼓舞人,给观众带来新的审美体验和心灵启迪[3]。将大学生专业特色与红色文化紧密联系,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能更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打造专业型党支部奠定良好基础。

(四)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相融合,打造品牌型党支部

当前,品牌创建理念正逐步成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努力方向,它要求高校党支部结合实际,既要锤炼团结协作、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又要形成党支部特色品牌效应,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例如,上饶师范学院就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红色校园文化活动每年都会如期举行,但是形式和内容却一直在更新和丰富,例如展开关于“方志敏清贫精神”的辩论赛、举办“方志敏革命精神”的征文活动、举行“弘扬方志敏精神、做忠诚爱国者”的演讲大赛,以及定期邀请具备资深红色文化学术经验的老前辈陈忠林同志到校作“专题报告”等,这些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与校园活动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巩固红色根基,增强活力、体现特色、亮点突出,为打造品牌型党支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4]。

五、结语

党员的教育是贯穿始终的,需要开展持续性教育和自我教育,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以及发展优秀入党积极分子,巩固好党中央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肩负着的重大使命。红色文化给予了中国人民无数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坚强力量,用红色文化指引大学党支部建设是正确的做法。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红色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红色是什么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红色在哪里?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追忆红色浪漫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