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经验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启示

2021-03-08 04:39
文教资料 2021年2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育人体育

魏 宏

(上海大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上海 20044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体育。早在1917年,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曾提出了体育的四大功能,即“体育的功效,在于强筋骨,因而可以增进知识,因而可以调剂感情,因而可以增强意志”[1]。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2]。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更加具体明确地提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

纵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地具有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体育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活动中、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融入大学精神的构建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体育精神的浸润和感染。因此,在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节点上,我国高校应当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体育蕴含的丰富育人内涵,高度重视挖掘和利用体育在增强体质、调适心理,培育健康人格、磨练意志品质,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实现价值引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主动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体育育人理念与实践经验,转变工作思路,加大体育投入,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热情,积极构建有利于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良好校园体育文化。

一、世界一流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经验特点

通过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多所在2020—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体育理念、具体做法的考察,以及对不同学校的体育宗旨、体育参与对象、体育参与方式、可选择的体育运动类型、体育环境设施配套等进行梳理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一流大学在体育文化建设上有以下共同特质。

(一)体育理念鲜明,高度重视体育在大学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价值

世界一流大学都高度一致地重视体育,肯定了体育运动的好处不仅仅是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学业进步、领导力提升、激发爱国热情等众多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强调了体育运动与专业学习并非矛盾对立,而是可以实现平衡发展的。体育是一流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自1911年建校之初就开始实行体育“强迫运动”,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五项运动检测,且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无体育,不清华”等响亮而脍炙人口的体育口号,倡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理念,使体育成为激发学生爱国荣校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北京大学重视体育的优良传统最早可追溯到120多年前的京师大学堂时期,直到今天,学校仍秉承着蔡元培校长提出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育人理念,认为“凡道德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3]。有着长达380多年办学历史的哈佛大学认为体育运动是培养美国和全球行业领导者的重要教育手段,学校要通过体育竞赛对学生实施人格教育,建设使每一个哈佛人都感到自豪的哈佛社区。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也都强调了体育运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学业成绩以及社交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生朋友,融入未来的生活圈、工作圈等。

(二)尊重个体差异,为广大师生提供人性化、多样化的体育运动类型

世界一流大学的体育运动项目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尊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特点,为其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运动类型选择。

哈佛大学基于学生的不同性别,分别提供不少于20种的女子运动、男子运动项目,兼顾男女体育运动设施的供给平衡;牛津大学提供给师生选择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赛艇、拳击、曲棍球等多达80余种,且专门针对残疾学生设立了无障碍运动计划;多伦多大学则针对学生、教职工、校友等不同群体,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课程项目,同时开设志愿者项目和提供体育兼职实习生或全职就业的机会,提倡学校的体育社区为所有人开放和服务;清华大学围绕“马约翰杯”、马拉松活动和体育协会活动等三个方面,构建了覆盖全年四季的体育活动体系,让学生、教师、离退休教职工等不同身份、不同体育爱好、不同锻炼习惯的人都能有机会参与各项体育赛事。北京大学专门针对入学新生组织“开学第一跑”体育主题活动、新生趣味运动会等,旨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新集体,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总之,世界一流大学想方设法丰富体育运动项目、创造更多参与体育的机会,让人人有机会感受体育的魅力、汲取体育的力量,成就个体的自信阳光与乐观向上,讲究与他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交往协作。

(三)激活学生主体,注重各类校园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育和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非常看重和提倡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主动参与,积极支持发展各类学生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广泛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不断提升其社交能力、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从参与主体来看,不仅鼓励所有在校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社团中来,还让教职工、校友、教职工配偶甚至周边社区居民、其他学校学生都可以有机会参与进来,他们提倡的是:人人参与体育运动、享受体育运动,运动是一项不论能力、种族、信仰等,人人皆可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有权利自由参与运动和健身,享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健康和好处。

牛津大学有着190多年历史的赛艇俱乐部,其队员来自各学院,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牛津大学就读时就是赛艇队的一员,多名队员还在奥运会中获得奖牌;耶鲁大学针对不同类型人群设立35个专业运动俱乐部、50余种体育社团、20余个舞蹈和文化团;哈佛大学有专门的《哈佛大学俱乐部体育手册》,由体育部依据手册来指导学生代表进行体育社团管理;北京大学早在1917年就成立了“北京大学体育会”,且通过了《体育会简章》,目前拥有武术协会、太极拳协会、射箭协会、自行车协会等各类学生体育社团、教职工体育社团50余个;清华大学拥有近60个体育类社团,覆盖冰雪类、球类、水上类、武术类、棋牌类、极限类等各类项目,每年参加人数累计达6—8万人次。

(四)重视体育投入,具有历史悠久、设施优良的校园体育环境

为了更好地将体育理念落到实处,世界一流大学普遍重视校园体育软硬件环境的配套建设,从场馆设施、文化宣传等方面给予专门的规划设计和经费投入保障。

一是在场馆硬件环境建设上,普遍注重对场地规模、设施功能、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虑,并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投入体育场馆建设和功能完善更新。哈佛大学的马尔金体育中心、米尼翁橄榄球场、乔丹球场,耶鲁大学的“耶鲁碗”体育场、布雷迪壁球中心、英格尔斯溜冰场,牛津大学的体育中心、室内武术(气道、柔术、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剑道等)训练空间等,都兼顾不同人群的个性化运动爱好,因地制宜地为在校学生、教职工、校友等提供多种体育运动类型的专业场地、业余体育锻炼空间和校内外休闲场所。除了数量众多、功能丰富的专业体育运动场馆外,不少学校还在学生住宿生活区域内配备小型健身房,提供跑步机、健身车、举升机、台球、乒乓球、桌上曲棍球等健身器材设施,提升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便利性。有着“五道口体育学校”之称的清华大学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重视和投入闻名全国,学校认为,“一所大学体育场馆设施的好坏不仅对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而且对是否能激发更多的师生参加锻炼以及他们对锻炼的满意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4]。建成于1919年的清华大学西区体育馆曾是当时国内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先进体育场馆,之后的东区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北区体育馆、游泳馆、气膜馆、射击馆、轮滑冰球场等,都为不同时代的清华人提供了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和交往聚会的场所。

二是在体育文化软环境建设上,这些大学都有信息量强大的专门体育网站,对学校的体育宗旨、历史、特色社团、特色活动等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并且特别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品牌的打造以及体育明星、体育达人、体育代表队、校际体育比赛等的宣传。比如:耶鲁大学拥有标志性的“Handsome Dan”牛头犬吉祥物、专业的体育啦啦队,并设定耶鲁斗牛运动营品牌和体育项目;哈佛大学在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对于学校热点体育资讯、哈佛体育榜样等进行推送;牛津大学在学生宿舍区的墙上挂着本院学生参加院际和校际体育竞赛中取得的荣誉,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体育氛围。而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开辟了专门的体育网站,还创设了“清华体育”“北大体育”等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组织各类体育教育论坛、注重开展体育研究等,专门传播体育知识,宣传体育工作,营造体育氛围。

二、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置身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成长于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也面临着学业、就业、交往、情感、心理等多方面压力交织的新困惑。如何理性看待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需要有更加贴近学生、润物无声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我国高校应主动提高政治站位,转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体育的育人优势,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真正把体育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精准把握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困惑与心理压力,主动探索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将体育文化纳入学校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从顶层设计到落地举措,逐步付诸行动实施。

(一)转变思想认识,形成“以体育德”的思想政治教育共识

一方面,学校层面应当主动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审视体育的价值。从大学校长开始,自上而下达成重视体育、发展体育、鼓励人人参与体育的思想共识,明确大学的体育宗旨、体育精神、体育构想,通过组织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会议、开展体育教育研讨论坛等,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学校层面的体育发展规划,为人人参与体育、发挥体育育人作用提供强有力的理念支撑、政策保障。另一方面,加强对育人主体的教育引导,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强国战略的系列论述、国家相关体育工作政策文件的研读,对古今中外专家学者、领袖人物、国内外一流大学体育理念的学习来强化思想认识,努力使学生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率先转变观念,重视和理解体育的德育价值不限于强健身体,并带头身体力行,将“以体育德”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加强活动策划,激发学生主体的体育参与意识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主动策划,丰富体育活动方式,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深化体育活动育人内涵。具体而言,要兼顾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兼顾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性别、年龄、年级、专业、兴趣爱好等因素,不局限于在校学生,而是延伸到已毕业的校友,在职的、退休的老师,甚至扩大到学生家长范围,提供人人可参与运动的机会,在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培养体育爱好的同时,塑造其阳光心态,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协作沟通等能力,增强参与者对学校的归属感、自豪感。

二是要兼顾不同类型体育社团的培育和建设,从社团活动的丰富性、社团管理的规范性、指导老师的专业性、经费来源的可持续性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才华、磨炼自我、文化交流、提升能力的机会。

三是要兼顾校园体育活动类型的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加强对活动目的、主体、形式等的主动谋划、提前策划,让广大学生在参与各类体育赛事、体育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成长和进步。比如,校园足球赛中所需要的协作精神,马拉松项目背后需要的坚强意志力,趣味运动会所带来的身心愉悦感,体育明星互动活动上所传递的榜样力量、体育精神,参与体育赛事志愿服务活动所需要的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精神,参加大型体育赛事所需遵循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观看奥运体育健儿争夺冠军场景时所感受到的爱国主义、顽强拼搏精神等,都为创新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三)改善配套设施,优化校园体育运动条件与环境

构建一流的体育文化环境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度的重要保障。哈佛、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普遍拥有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体育运动条件,让学生随时能参与运动、享受运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而国内的绝大多数高校在体育经费的投入、体育空间的保证、体育场馆开放时间的长短、体育设施的更新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加强校园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建设规划中,并通过政府拨款、校友捐赠等方式募集专项资金,给予充足的经费投入,致力于体育场馆空间的科学规划、场馆内配套设施的优化改善。同时,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升场馆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在可能的情况下延长各类体育场馆开放时间、提供优惠的场馆收费标准和更加便捷的场馆预约选择,从而使得广大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参与体验。

(四)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文化传播网络

著名的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担任上海大学校长时就反复强调体育宣传的重要性,他说:“要把体育的宣传工作融入学校宣传工作里面。把热心运动的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各种体育比赛的通讯, 公布各类体育活动的信息,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让更多学生培养关心集体的习惯,树立集体的荣誉感。”[5]因此,建议高校一方面要继续利用好传统的校园广播、橱窗宣传栏、黑板报、海报、学生刊物等方式,对体育的意义、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体育明星、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健康知识等进行宣传介绍;另外,积极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向相对分散独处、缺乏运动习惯的学生加强网络传播,加强体育宣传推送。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校园体育形象标识的设计和展示,比如设计富有学校特色的体育队员服装、徽章、口号,建造体现学校体育传统的名人雕像、名人场馆等,让体育文化的传播更加可视化、具象化,从而吸引更多学生关注校园体育、参与体育运动、感受体育魅力、传承体育精神。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育人体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