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基础课程群构建与持续改进策略分析

2021-03-08 09:29柳执一浙江传媒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24期
关键词:通识美育考试

柳执一 浙江传媒学院

当前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服务的对象已经从美术专业的前期技术训练发展为大多数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然而,固化的训练模式及衍生而出的艺考选拔机制仍然沿用原有体系甚至还不断异化,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人才选拔和专业引导功能也日渐削弱。建构以塑造和培养审美意识为转型目标的美术基础教育是目前高校美术基础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当前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突出问题

目前的高等院校本科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演变为基础教育,而相应的需要美术基础教育的高校也早已远远不止传统美术学院和艺术学院。但艺考的选拔标准和高校基础美术教育模式仍然沿用以前的体系。甚至在原有基础上还有不少简化,阻碍了高校相关专业的发展,逐渐与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脱节。以“美术艺考”的考核培训体系为例,可以说是落入了美术专业不够用、其他相关专业没法用的尴尬境地。针对这一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和高校应及时对这一“错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一)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与考试选拔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从对2021年各省美术统考真题的统计数据来看,无一例外都是考察素描、色彩、速写这三门课,素描科目考核内容以人物头像和静物默写为主、色彩考试清一色是静物,速写基本为人物姿态描绘。考试的形式只有照片描摹和默写这两种形式。这些考试形式和内容侧重于对考生技能水平的测试,甚至是单一的描摹能力的区分,忽视了对考生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检验,更不重视对考生理论知识的考核。

不可否认,目前美术高考制度演进和异化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惯性的力量让考试偏离了原始初衷且不断自我强化。固化的考试模式和考试内容,导致了阅卷教师的评分标准一成不变,表现在同一院校单招或同一省级联考的历年考试在科目和内容上变化幅度甚小。因此给一些高考美术教学培训机构提供了很多“漏洞”,不少考生通过针对性训练突击速成,经过3至4个月的单一人物头像、瓶瓶罐罐、瓜果蔬菜的组合练习,就有可能在考试中取得相对合格的成绩。这样的培训忽视了美术教育对教育对象整体素养的塑造,把美术创作降格为技术性的描绘,进一步导致考生过早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误导,最后造成了院校美术类生源普遍文化素质较低。

(二)被矮化的非美术类专业

进入新世纪,传统美术学科招生比例逐年缩减,目前设计类、媒体类及动画类等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逐渐占据了美术高考招生的五分之四。与应用类学科迅猛发展、相关专业广泛课设相矛盾的是,高校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许多。各省统一的美术招生考试乃至大多数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仍然与之前的基本相仿。不同的学科和专业,考试科目惊人的一致,基本以3小时左右的素描和色彩为主,部分专业辅以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的速写。美术高考的诸多弊病主要集中在设计学科,可以说非美术学科是“美术应试教育”的主要受害者。

从本课题组调研的情况来看,非美术学背景的学科专业的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完全可以放到入学之后,通过形式构成、立体构成、摄影布光、外出采风、图形创意及装饰基础等各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块一起配合完成。毕竟高校的教学资源相比其他培训机构更丰富、更有针对性,效率更高。高中阶段因为强化某些技能训练而牺牲对文化的学习,对整个社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转型机遇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高校的数量、专业的设置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如此多的学校、专业,各有其不同的专业领域和更广阔的通识教育领域,仍在沿用50年代以特定技术训练为核心的训练模式。在今天的高等教育背景下,这已经成为阻碍高校美术教育发展的有机障碍。

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从精英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2015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转型对策——美育基础与造型训练分离

(一)美育回归本体——从技术训练为目的转变为审美意识的塑造

2006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该方案基本可概述为几个要点——以培养审美观念、审美品位、陶冶人文素养为目的,让学生在美术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以培养学生理解与尊重文化多元的心态为目的,让学生接触、了解中外优秀美术成果;以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这个方案的出台为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转型改革的可能性。从“以技术训练为目的”的专业教育转型为“以审美素养为核心”的通识教育,对照我国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与人才选拔理念,可以说早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造型训练融入专业课程

传统的老三样课程素描、色彩、速写在造型基础中起到的作用和造成的问题被教育界普遍关注,也提出了诸多解决的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无论是立足于深入建构造型训练的完整体系,还是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等,其着眼点都是增加基础课程的训练体量,最后造成相关专业适量的臃肿、冗余,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课题组认为,当前高校美术基础教育的重点在于三个结合——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传统材料与新兴媒介相结合。实现三个结合的目标要分析不同的课程类型,将各类教学资源的充分协调与运用。美术基础课程自身的改革须从授课模式、硬件设施、课程体系,其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置、课程实施方案进行全面优化调整。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对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高校基础美术教师需要具备强硬的综合素质,还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

课题组已经在浙江传媒学院的人才培养与教学实践中,开展了美术通识教育的前期改革工作,探索多种途径开展教学创新与改革,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形成了以美术赏析课程为理论素养、审美意识培养核心,形式构成语言课程为造型意识培养核心;将“造型能力”中的“人体结构”“风景写生”“色彩训练”等基础训练融入角色造型基础、场景设计、概念设计课程中,形成系列课程,为引导艺术实验、激发想象力培养核心,为其他周边课程拓展通识美育系列课程。改变传统的以技能训练为核心,重造型描摹,轻人文知识的现象,将教学重点从技能的传授提高到人文素养培育的纬度上。着手探索考核体系的改革,并以此为依据做出务实有针对性的对策,这也是本项目研究内容的重点和团队组建的根据。

在专业教育中已经从重技法转移到专业意识、创新思维与技法训练并重上来。充分利用基础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把自主创新的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方向。高校美术教育需要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型,使美术教育向更丰富的形式拓展, 扩大美术教育的辐射面和存在价值。规避审美盲区,豁达地体验真实与当下;摆脱惯性思维桎梏,自由地与自我和将来对话;学生将在全新的体验中感受和掌握艺术创造的核心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深意识到,审美的标准会随时代的发展而演进,形式的创新会因科技的革命而变化。唯一永恒的是对真实的追求,以及拓展想象力的无限可能性,这也正是这次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和愿望。

猜你喜欢
通识美育考试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美育教师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