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研究

2021-03-08 11:56王妍妮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会计系
文化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档案管理

王妍妮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会计系

档案管理是高校的基础工作之一,在高校档案中既包含了院校相关资料,又储存了大量师生信息,在推动高校稳定发展上发挥基础作用。文化建设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不具备文化建设的高校很难实现持续发展。通过档案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文化建设,因此,高校必须提高档案管理中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文章围绕高校档案管理文化建设进行分析,仅供学界参考。

从根本上来看,高校档案记录了院校的教育成果、制度及现状等。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档案会变得越来越多。文化建设是指对校园文化实施建设,可以给师生营造出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发展。两种工作的实施目的都是为了推动院校更快更好进步。同时,档案管理还可对校园文化予以记录,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建设的直接反映。基于此,高校需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高校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

(一)文化传播功能

高校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在高校的档案中记录了许多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的资料,师生在对这些资料展览或阅读后能够加强文化印象,有利于提高其对学校的热爱和对工作、学习平台的热爱之情,这种情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比如,高校通过档案管理工作组织校史照片展览活动,把院校以往的校长、领导或办学照片展现出来,不仅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高校知名度,也使本校师生对自己所在的学校更加了解。

(二)文化积淀功能

高校档案中储存了与高校有关的一切信息,从高校最初的开发建设一直到现如今的成就都一一记录在内,可以说档案管理是文化积淀的最佳路径。比如,在档案中完整地记录了高校校训是如何得来的,也记录了一些前辈的经验建议和教学成就等,能够体现出高校的办学宗旨、理念与精神面貌,这是高校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另外,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需对档案内容有所了解,并从中获得重要信息,以此来完善校园文化,使高校可以在前人的经验铺垫下得到创新发展。

(三)文化规范功能

对于高校文化建设而言,档案管理能够有效地规范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是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主体,师生的行为举止时刻影响着文化建设成效,而在高校档案管理中记录了高校的教育理念、经验等内容,可以为文化建设提供基础,通过档案管理可以引导师生纠正错误观念行为,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道德,起到较好的规范作用。

高校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现状

(一)文化意识较为薄弱

当高校档案管理的文化意识较为薄弱时,就会导致文化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在我国高校以往的发展中对于档案管理意识并没有那么强,甚至对档案管理的文化建设功能存在错误认知。虽然近些年来档案管理逐渐受到重视,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文化意识依然没有得到全面提高,这就使得文化建设质量不尽人意。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文化意识都比较低,如果在意识上都没有得到转变,那么自然无法在具体行为上做出改变。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文化交流较少,没有主动融入校园文化,使很难发挥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作用。

(二)忽略文化建设

我国高校在展开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政治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文化建设,这在许多高校中都普遍存在。而且,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中,高校并没有和师生文化实际需求相结合,这使得档案管理中缺失文化主体。有些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档案内容并没有选择公开,从而使得一些拥有高层次的文化资源没有引起重视。任何一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都需建立在足够的重视程度基础上,从目前高校档案管理的文化建设重视度来看,正是由于重视度不高导致文化资源、信息比较匮乏,最终影响了高校文化建设力度。

(三)文化宣传不到位

因为档案管理的性质和高校观念等因素影响,使其在高校中长期处于后勤的位置,对于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宣传比较缺失,这并不利于其文化建设发展。高校的档案中本就拥有多元化的文化资源,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档案管理便可以实现就地取材。但由于高校在文化宣传上采用的方法比较陈旧,使得文化宣传涉及范围比较狭窄,无法达到宣传预期目的,这也导致档案管理作用没有在文化建设上得到充分发挥。

高校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提升文化意识

高校是我国高等人才培养基地,在促进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价值观、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高校必须针对当前存在的文化意识现状进行优化,全面提升档案管理中的文化建设意识。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师生的校园文化意识。现如今各个高校都有专门的网络系统平台,高校可以在系统平台中制作档案文化节目,将高校档案中的文化资源及时公开,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进入系统查阅。高校的网络系统平台本就涉及到了全校师生,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拓宽档案管理文化建设覆盖面。高校档案中会记录一些优秀的先进事例,可以将这些事例上传至网络平台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坚毅、勇于突破的优良品质。此外,在高校中无论身为档案管理人员,还是文化建设人员,都应具备较强的融合意识,而且要对档案管理工作具备的文化建设优势、意义有基础了解。在得到人才资源保障后,可以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融合建设过程中,拉近档案管理与文化的距离。对传统的单独运行模式加以扬弃,促进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与合作,使档案管理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文化建设。

(二)加快文化资源创新

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中的文化资源创新,切勿局限于单一的文化资源,以快速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由于档案管理中记录了许多真实信息,可以从中获得一手素材,高校在获得素材后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使学生欣然接受。除了借用传统的资源创新方式外,高校还可以对档案文化产品进行开发。现阶段,产业化在档案管理文化建设中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之一,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快档案管理文化建设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在产品开发上应积极投入精力、资金和时间。例如,可以制作档案文化微电影、专题片等,大力挖掘档案管理中蕴含的文化资源及价值。除此之外,高校需提高档案编研重视度。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了档案编研的必要性,这不但是高校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样还是促进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在高校档案库中蕴含着许多拥有文化价值的资源,如果不展开编研工作,这些档案的文化价值可能永远得不到挖掘,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有效的编研工作可以帮助高校出版许多档案文献,从而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强文化宣传力度

在高校利用档案管理建设校园文化时,宣传工作发挥着重要影响,如果宣传不到位会导致文化建设效果不佳。针对该情况,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方法加强文化宣传力度。例如,高校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档案网站、贴吧、媒体等路径适当公开档案信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大幅度拓宽档案文化宣传深度。借助互联网较为显著的传播速度、效率快等特点,使档案文化得到快速传播,为高校文化建设带来有力条件,更有助于档案管理文化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在此过程中,高校也需适当简化档案管理手续,使教师和学生能够更便捷的了解档案,便于在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档案资源。

综上所述,利用档案管理建设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工作,档案管理不仅具备文化传播和文化积淀功能,还拥有文化规范功能。但从高校的档案管理文化建设现状来看,其正面临着文化意识较为薄弱、忽略文化建设、文化宣传不到位的情况。为了能给师生提供积极良好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高校可以通过全面提升文化意识、加快文化资源创新、加强文化宣传力度的策略,充分发挥档案管理作用,提高文化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档案管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