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人工智能的水源保护系统

2021-03-08 02:51郑伟
科学与财富 2021年5期

郑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水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围绕融合人工智能的水源保护系统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该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融合人工智能;水源保护系统;中线工程智能调控技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类的生产娱乐活动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导致垃圾数量也与日俱增,由于环保处理垃圾需花费高昂的成本,所以在处理垃圾的过程中,往往选择倒入河中或填埋的方式,造成水面漂浮物越来越多的现象,直接对水质带来不利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受到严重威胁[1]。因此,制定良好的水源保护系统迫在眉睫。

一、中线工程智能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一)预报

从预报的角度来看,在控制模型与调度方面其均具有重要意义,属于这两者的前提条件。预报所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为气象;其二为水文;其三为径流预报。彭涛针对汉江丹江口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为此方面预报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分析汉江丹江口流域水文气象预报系统有无疏漏之处,促使流域的防洪减灾存在可参考的内容 [2]。针对丹江口水库的洪水预报模型,孔祥林等对其展开了研究。雷晓辉与孙月分析当气候出现种种波动的时候,丹江口水库入库径流是否还可以保持原有的稳定性,如果出现变化,其变化是否存在规律。王元超构建了合理的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并在EFDC模型中融入该模型镇,使两者之间实现耦合,防止在预测整体的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包括丹江口水质变化、水动力等。并且雷晓辉等主要参照了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有效构建了分布式水文模拟模型。

(二)模拟

从模拟模型的角度分析,其属于调度、运行决策的前提条件。王开等主要应用的手段即是模型,进而有效了模拟中线总干渠糙率的变化;马吉明等开展了水槽试验,分析当糙率出现波动时,中线干渠输水是否会出现波动。对于模拟试验的最终结果,王光谦等开展了整体分析,并从中获取了中线干渠的糙率合适取值;针对桥梁发生的各种变化,陈文学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目的是了解中线渠道水流形态,观察其是否具有稳定性,是否会对渠道过水能力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当前冰期输水模拟模型的研发工作,穆祥鹏等现已有效完成;对于中线冰期输水过渡的过程;范北林等展开了全方面的分析,进而在过渡之前就可有效估测出中线冰期输水渠道冰情的发展情况 [3];刘国强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等作为主要的应用方式,并对中线冰期输水能力的保持程度有效掌控。

(三)控制

控制在调度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根据常规控制的主要算法,可将其分为“前馈”控制算法和“反馈”算法,其中前者的算法存在较高的难度,主要是采用蓄量对其进行补充,进而降低渠池的水位波动率,但该种方法,很难计算出中线闸前常水位运行的程度;而对于“反饋”算法,该算法中主要强调了集中控制算法,使其与渠道模型产生紧密联系。尚毅梓在中线渠道中应用了鲁棒控制算法,依据相关实验结果了解到,通过闸门鲁棒算法的作用,可对失衡问题进行有效掌控。

二、亟需攻克和解决的技术难题

(一)变化环境下水源水库水资源多目标调度技术

现如今,与以往的设计相比,水源区条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中线通水完成后,又全面规划了很多大型调水工程,进而影响了丹江口水岸的调度情况。根据气候变化的情况,可有效改变水源区水量调度的目标,而且也会影响到水源区的整体情况。并且,在输配水的整个阶段里,存在着许多人们无法预料的风险因素,比如水华、污染等。所以,必须提高对新情况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掌握影响中线工程的各种因素,具体如下:其一,以汉江流域水循环机理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分析在瞬息变化的环境中其是否会产生变化,并分析水源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否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二,完成水污染事件风险评估模式的建立,提前分析有多大概率会出现水污染;其三,在研发过程中,可根据水源区水库群水资源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明确研发方案。

(二)变化条件下受水区多水源联合调度技术

自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后,中线受水区用水结构难以保持原有的稳定性,产生多种变化,为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空间,避免受水区过于依赖外调水,有些省份充分认识到中线工程通水的重要性,利用这一契机,将超采区的地下水的压采工作真正落地,促使该省份外调水的需调水量得到显著增加,所以分析这些变化条件具有实际意义,主要涵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评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外调水使用量的影响,分析“考核办法”实施前后受水区用水量和用水习惯的变化[4];其二,研究非常规水利用是否会对外调水使用量带来干扰,针对受水区的用水结构变化进行量化分析;其三,针对受水区水源转换对超采区地下水恢复影响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估;其四,依据实际情况完成受水区多水源联合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给与调度和分水方案强有力的保障。

(三)总干渠冰水污染多相多过程耦合模拟技术

由于诸多污染物存在于中线干渠中,由此破坏了中线复杂水力建筑物原有的稳定性,加大了追踪溯源的难度。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冰害问题,必须针对气候影响进行全面分析,针对冰期冰凌形成原理进行持续完善,并完成冰情发展过程的模拟工作,所以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基于渡槽和桥梁对明渠输水过程的影响因素,展开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同时研制出精细化模拟水流形态的耦合模拟模型[5];其二,在研发过程中,应参照水动力学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技术,促使水动力模型可以及时了解到数据的种种变化,将其作为参考重点,从而针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由此不但能提升模拟计算的准确性,还能为其提供更多的保障;其三,在研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对多模拟模型集成耦合技术进行完善,进而获得最为新进的技术,同时不断分析模型的快速求解技术,有助于研发工作的开展,确保在线实时模拟可得到顺利实现。

三、结论

中线工程具备的诸多特点都会对中线调度控制和运行管理造成影响,所以,必须对这些技术难点展开全面的研究,有效构建相关掌控平台。另外,研究过程中,必须按照五个重点环节实行,即“预报-模拟-调度-控制-评价”,并且研发主要包含诸多技术,即闸泵群自动化控制、渠道污染扩散分析等等,涵括工程的调水方案编制到实时闸门操作的整个流程上的科学问题。解决这些关键技术难题和科学问题,将有助于最大发挥中线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呼伦贝尔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问题解答[N]. 呼伦贝尔日报,2020-05-30(003).

[2] 邬昕彤,邬俊才.大伙房水库上游人工水源涵养林功能提升浅析[J].辽宁林业科技,2019(06):55-57.

[3] 刘娜娜,张希金,达良俊.间伐对人工水源涵养林碳储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05):29-36.

[4] 温成成,黄廷林,李楠,张海涵,林子深,李衍庆,杨尚业,董亚军.人工强制混合充氧及诱导自然混合对水源水库水质改善效果分析[J].环境科学,2020,41(03):1227-1235.

(南阳师范学院科研项目“融合人工智能的南水北调渠首段水源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阶段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20QN006)

(南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