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苜蓿种子种植技术探究

2021-03-08 11:47索朗卓嘎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海拔种植技术

索朗卓嘎

摘 要:作为豆科牧草的一种,苜蓿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在世界上有着最为悠久的栽培历史,同时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而苜蓿在我国的栽培历史也达到2000多年,也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栽培牧草。目前,我国开始不断降低了苜蓿的产量,对畜牧业的需求已经无法提供满足。同时,随着我国迅猛发展的农业技术,传统的种植观念和种植技术对整个苜蓿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为了选择适合高海拔地区生长的紫花苜蓿新品系,本文对苜蓿攻克技术难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高海拔地区建立高产优质苜蓿饲草基地奠定科技基础。

关键词:苜蓿种子;高海拔;种植技术;选种

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称,各种畜禽均喜食,不单单有着优良的草质量,还有着极高的产量。目前随着国家着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战略的提出,也使苜蓿成倍增长其种植面积,极大的推动了产业化规模。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苜蓿,促进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现介绍将高海拔地区苜蓿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1.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苜蓿的必要性

我国青藏高原素有世界第三级和世界屋脊之称,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有96%的地区海拔≥3 000m 以上,并且拥有94%的牧区总面积。其地势高耸,有着寒冷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一年中有长达 7 个月以上的冷季,不足5个月的暖季。青海省的支柱产业为草地畜牧业,农牧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就是草地和家畜。但是因为其自然条件严酷和恶劣,草地畜牧业的经营状态为粗放型,主要是靠天养畜。随着不断增加的人口,也被动增长了家畜存栏。自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就开始不断加剧了天然草地超载过牧程度,并且突出了冷季冬春草场草畜矛盾。因为枯草具有较低的营养价值,同时有着相对有限的单位面积产量,以及较长的利用时间,重牧程度令人吃惊,因此有着日趋严重的草地退化、黑土化。20 世纪80 年代后,更增加了雪灾发生机率, “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 成为一种常态化,草地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波动态势,有着非常脆弱的基础。因此,为了实现青海等高海拔地区草地畜牧业的现代化稳定发展,必须对优质的大规模的现代饲草料基地进行构建。

在我国的农业中苜蓿产业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长期以来,苜蓿产业的发展受制约于我国传统的种植技术。究其原因,首先,是我国有着非常单一的苜蓿品种,并且有着较差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同时还有着非常低的产量。由于人工种植是我国传统的苜蓿种植技术,其缺点是具有较低的成活率,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苜蓿的数量上不去。其次,具有相对落后的收割技术,由此降低了苜蓿产量,并对整个牧区苜蓿产业的发展带来制约;而原始的收割技术,以及较差的收割质量和较长的收割时间,对于实施收割茬次和田间管理技术形成制约,并使高海拔地区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降低。基于此,高海拔地区必由之路和当务之急,就是研究苜蓿种子种植技术,以期为家畜冷季贮备足够的饲草料。

2.高海拔地区苜蓿育种的难题

首先,是苜蓿冬春生理脱水难题:青海省多数地区海拔≥3000m,对苜蓿翌春安全返青带来制约。在干土层中根颈休眠芽发生反渗透后,会有生理脱水(而死亡)的问题出现。

其次,是高海拔地区苜蓿种子不结实难题。青海省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于苜蓿种子结实的要求不能提供满足,增加了育種工作的难度。所以,在育种工作中,需要立足于高海拔地区的实际情况,独辟蹊径,而不是完全照搬国内外低海拔地区的选育全过程的方法。

3.高海拔地区苜蓿选种

近年来,国家将近20种优质苜蓿引进,以解决我国具有较低产量、单一的苜蓿品种的问题,采用的技术路线是结合大面积示范、小面积试种和小区试验的方式,其效果比较显著。在选种时,需要对那些具有较高产量、较强抗病性和较好抗逆性的耐寒、耐高温、优良的种子进行选择。

3.1选种标准

首先,在苜蓿新品系选育标准中,第一表型选择指标,就是列入根冠入土深度;第二表型选择指标,是列入根冠直径大小,并在育种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两项指标。在生长第三年,在人工选择的范围中,纳入经自然选择成功返青的单株。一些表型性状,如根冠直径、根冠入土深度、单株产草量和紫花等,作为人工选择的指标。并在自然选择基础上,对人为标准进行制定。在选择标准上,除首要指标列入根冠入土深度和直径外,还需要对单株牧草和籽实的产量进行兼顾。

3.2选种地点

在海拔≥3300m地区,作为苜蓿表型选择的主要地点定位,就是严酷的自然环境,选择的根本则是翌春返青率。各项人工选择目标数量化,并且将各项指标值逐年合理提高。

3.3选种类别

对合格的单株进行选种,按株采集枝条,向低海拔地区运输,进行无性系繁殖。这是一种唯一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也是必然的环节和过程,将苜蓿优良性状的集中逐步完成。在较低海拔地区,只有在第二年无性系扦插后才可正常结实。通过多代、多次轮回选择,在新品系的各代材料中,纳入Ladak原始群体中的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单株,通过表型选择,在新品系中导入具有遗传性性状,与育种目标相符合的基因。通过自然和人工选择,不断累加和集中苜蓿优良性状基因,实现92.6%的新品系综合返青率,并有着良好的旱作性。同时有着稳定的牧草和种子产量性能。

4栽培技术要点

4.1预防有害生物

草甸类型是海拔≥3000m地区的主要原生植被,对于种植业的发展并不适合。但因为历史的原因一些地区被辟为农田,主要是对青稞、油菜和春小麦进行种植,具有较低的产量和较差的效益。据不完全统计,仅青海省环湖地区,就有2万公顷已被开垦的草地,需要对耕还草退耕还牧政策尽快落实,把耕地建为草地,让紫花(苜蓿)将黄花(油菜)覆盖,对生态造福“三江源”区大力保护。天然草甸区暖季杂草具有旺盛的生长,地下虫鼠频繁活动,为了对播种当年苜蓿正常出苗与生长提供保障,第一要务就是预防,有效预防土壤中的有害生物。

在播种头一年夏、秋季,将氟乐灵和敌百虫喷施在土壤表面,喷施时按照商品说明书推荐的方法,用量为商品推荐量的2~3倍。喷后需要对土地尽快翻耕,以期将药效提高。必要时候在播种当年耕地,为了避免伤害到种子和幼苗,应于耕前喷施氟乐灵和敌百虫随即翻耕。

4.2整地

苜蓿具有小而轻的种子,子叶供应具有相对较弱的养分能力,胚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差的拱土能力。播种质量是由整地质量决定的,幼苗正常出苗和齐苗的关键环节,往往是由播种质量所决定的。所以相比于一般农作物,其整地质量要更加精细,通过结合耕、耙、耱,保障有细碎的土坷和平整的地表。播前镇压,播深一致,才能对出苗齐全提供保障。

4.3施肥

高海拔地区土壤中有着稀缺的磷肥,苜蓿作为多年生牧草比较喜磷,可长达十年以上利用年限。播种前应将整地和耕地有机的结合,

以真正实现持续高产。

4.4播种

4.4.1播种量

由于高海拔地区有着恶劣的自然条件,相比于平原地区,其

播种量通常要高出2~3倍,种子田应宽行稀。

4.4.2播种期

在高海拔地区,当有着5℃以上稳定的气温时,应在雨季前进行抢时播种,宜早不宜迟。

4.4.3播种方法

应用磷酸二铵作种肥,在有条件的地区播种,用量60~90kg/hm2。为了保障苜蓿苗期生长,在播种入床时,与种子分层或混合播入。

4.5田间管理

4.5.1控制杂草

在暖季高海拔地区杂草往往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极快的生长速度。苜蓿苗期具有缓慢的生长,需要将杂草及时控制。苜蓿播种当年建植成功的关键环节,就是对草荒发生进行有效预防。保证苗齐、苗全、苗壮的有效农艺措施,就是预防草害。所采取的方法是化学除草、机械除草或者人工除草。

4.5.2适当灌溉

高海拔地区牧草生产田,在天然干旱条件下,为了供给苜蓿生长期所需水分,主要依赖根系吸收深层地下水和降雨;而较低海拔地区的种子生产田,为了将种子产量提高,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灌溉。

4.5.3 追肥

进入雨季后,对于牧草生产田可与降雨相结合及时追肥,一般追施2次,主要采取磷、钾肥等追肥种类,并采用追施微肥等辅助手段。

4.5.4抗病虫害

青大1号紫花苜蓿的抗病性能良好,目前还没有发现发生过严重的病虫害,还需要高度重视防病抗虫工作。一旦有病虫害出出现,需要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

4.6收获

收割情况会对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做到适时收割。适时收割的基本保障,就是采用具有较高效率的机械化配套服务。传统的收割方式对于现代的要求已经无法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也有着越来越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近年来,搂草、打捆成套设备已经被我国逐步研发,这套设备对于苜蓿产业化发展比较适应。在高海拔地区,因为青大1号紫花苜蓿具有较长的盛花期持续时间,不能结实,经测定植株体内能够保持较好的营养成份。经试验表明10月中、下旬是牧草收获的最佳时期。这时既可以将秋季降雨避过,还对田间收获、加工、调制干草非常有利。在牧业生产空挡时间,便于劳动力的组织和机械的安排。

结论:随着不断发展发展的畜牧业,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现代化建设,由此增加了对苜蓿的需求量。而且苜蓿本身的营养成分极高,因此必须将对苜蓿的种植量加大。尤其是对于高海拔地区,研究苜蓿种子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促进苜蓿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甄莉娜;张英俊;白春生;杨俊霞;;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容重及含水量的比较研究[J];现代畜牧兽医;2011年07期

[2]刘宏炳;燕雪花;徐暾海;田树革;雷海民;;新疆紫花苜蓿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年04期

[3]蒯佳林;刘晓静;李文卿;;不同氮素水平对接种根瘤菌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2011年03期

[4]窦玉梅;;国内紫花苜蓿抗寒性机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5]寇利軍;宁洪波;;紫花苜蓿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探讨[J];中国乳业;2011年06期

[6]徐驰;孙继权;白晓亮;;紫花苜蓿适应性栽培对比试验[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7]朱耀东;杜广洲;;浅论凌源地区山杏林下紫花苜蓿种植[J];防护林科技;2011年05期

猜你喜欢
高海拔种植技术
秦岭山区草莓春延后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七峰龙潭 无关风月
高海拔地区变电工程造价水平分析
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高海拔地区工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