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中国高校为例

2021-03-08 15:24阮晨曦
科学与财富 2021年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领导部门

阮晨曦

1.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目的和整改背景

1.1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含义和目的

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独立审计部门依据高校管理体制和国家政策法规,对涉及经济关系的主要负责人或具体个人的审计过程,具体包含监督、检查和评价。高校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结合相关审计和财务数据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明确审计责任人在其参与的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明确经济责任的定义,并对国家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以保护国有资产,避免损害国有资产价值的经济案件。

1.2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时代背景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各有关单位要自觉接受审计部门依法监督,探索并采纳审计部门提出的相关合理化建议;认真整改审计检查出的问题,走出去,迎接新年审计,李克强总理提出领导干部要管好用好手中的权力,国家审计长胡泽军表示,中国将坚持依法审计,对各类问题做到密切关注和反馈跟踪,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2.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和特点

2.1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经济责任审计最初是起源于国有企业,是一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新型经济监督机制。用于评估干部的晋升绩效,以及国有领导干部是否履行经济监督检查职责。近些年,高校所需资金、所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为确保高校内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高校也建立起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并且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调整,使其更加适应高校的情况。领导干部不仅需履行经济责任,还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学校管理体制建设的良性发展。

2.2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2.2.1 审计对象的独特性

在高校中,审计对象通常是处级领导干部,其中大多数是学术专家和教授,他们日常钻研学术或教学工作,不一定有经济业务管理的专业背景,缺乏内部控制和审计的相关知识,不熟悉经济业务的管理政策。

2.2.2审计期间的不确定性

由于高校内部的一些岗位要求任职者必须具备专业技能以适应工作上特殊职能的要求。再加上领导干部通常任期较长,内部审计的标准灵活不易掌握,长时间不进行审计风险较大,而有的部门领导调整频繁,一次审计往往不能客观评价具有较长周期的项目的绩效。

2.2.3审计环境的复杂性

大学审计办公室是大学的内部组织。内部审计时具体要审核哪位校级领导、如何进行审核、如何制定标准和流程,以及审核结果都需要向学校领导汇报。审计人员在职称、晋升、薪酬、资金等方面的切身利益与被审计对象关系密切。同时,审计人员还需要参与学校基础设施、招标、资产等具体业务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审计监督的作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审计人员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有可能因为涉及到敏感因素而没有披露出来,导致审计的独立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3.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3.1内部审计力量不足

随着国家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审计部门,高校内部审计力量明显增强。但是,按照内部审计人员占现有教职工人数2%的要求,审计人员的数量明显偏少,且他们多半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储备也不够。

3.2缺乏相应的评价考核指标

二级部门的经济规模和经济类型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二级部门对经济资源的掌握规模和决策机制存在较大差异。也有一些部门,特别是党群部门,涉及的经济业务较少,业务工作和流程各不相同。因此,高校内部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审计质量评价指标,给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3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审计效率不髙

现实当中存在很多高校内部审计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在一处办公的情况,再加上职能部门由于员工数量较少,一个人经常分管多个岗位,精力被分散,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快速开展。根据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规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遵循职责明确、管理科学、审计规范和独立性的原则。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是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从组织架构上看,有很多人员是由直接领导任命的,还有大量的工程院、合并院,以及一系列的业务、管理形式等,这将增加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难度,一些复杂的组织内部因素会使审计质量降低。审计人员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可能有回避关键问题的倾向,搞形式主义,将经济责任审计同一些财务或管理审计混淆,影响审计的独立性,。

3.4“先离后审”使审计失去原本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转型升级,经济责任审计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早在2011年,国家有关部门就发布了关于高校领导离职审计的相关文件,即《关于贯彻实施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意见的通知》( 审经责发 [2011]92 号 )。文件明确规定,高校领导必须先经过经济责任审计,再办理离职手续。因此,“先离后审”本身就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应该严令禁止。

4.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执行中问题的对策

4.1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应积极建设和维护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建设,使应对风险的能力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风险信息能 够更好地共享,使风险信息能够有效地收集和传播;二是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测和评价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及快速、准确地查明风险产生的原因,为风险提供有效的决策手段回应。

4.2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重视审计资源建设

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或类型的审计业务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和审计能力。同时,高校还需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及时引进优秀的审计人才。高校领导也注重如何建设一支独立的、专业能力强的内部审计队伍。通过高效管理,注重专业培训,强化责任意识和法制教育,继续规范审计行为,以达到建立和优化审计资源的目的。

4.3多管齐下,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審计结果的目的是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不足,从而改进。审计机关是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组织直接有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联合办公小组。整个审计过程中,参与审计的相关部门应确保信息沟通顺畅及时,职能分工清晰明了,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最终审计目标。

4.4坚持先审计后离任原则

首先,要建立“离任前审计”的任免制度,高校有关部门要把“先审后离”作为有关领导离任的重要前提之一,从制度层面规定离任程序,坚决防止审计前离任的现象出现。第二,贯彻落实有关文件,对领导干部任期,各级单位要有计划、有目的,在审计过程中要保持流程跟踪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有效性,保留审核结果,为审核提供参考依据,离任后提高审核效率,减少审核风险。

结语:高效经济责任审计的良好快速发展有赖于国家和各个院校的共同努力。今后,我们需更加认真严肃对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促进其与高校领导任免,高校工作开展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沈国瑾 . 新时代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J]. 金融经济 ,2019(7).

[2]肖鑫.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师,2019(7).

[3] 许艳玲 .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探析 [J]. 现代营销 ( 经营版 )2019(8).

[4] 孙友霞 . 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绩效评价指标构建探析 [J]. 审计月刊 ,2019(5).

[5] 成颖利 . 加强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管理的思考 [J]. 会计师,2016 (15):50-51.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领导部门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7部门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