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1-03-10 06:17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中心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题讲座责任感学科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黑泉镇中心小学 贺 军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了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多门学科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日常交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利用和创造一切有利因素,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找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在感兴趣的事物面前,人们总会愉悦地、主动地去接触、去探索。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是这个道理。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也一样,如果他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他就会乐于学习语文、努力学习语文,从而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古今贤文中有句话说:“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这句话也强调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强调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重要性。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创设积极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利用创设形式活泼的教室文化、打造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组织特色鲜明的特色活动等方面,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语文教师可以这样做:

1.和班主任商议,在班级里创办语文学习园地,教师可在学习园地中呈现一些语文常识、有趣的故事、典故,甚至是笑话等,也可以安排学生办一些语文学习小报,语文学习园地要形式活泼,易于吸引学生注意;

2.语文教师可以建议学校打造书香校园,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园内陈设名人雕像及简介、在学生经常进行户外学习的场地上巧妙陈设励志的名家名言、在起装饰点缀作用的石头上刻上励志的字眼,利用校内外墙壁打造国学文化长廊或经典故事长廊等。语文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熟悉校园文化建设设施,还可以以校园文化设施呈现的知识内容为主,组织各类知识竞赛。通过学校与语文教师的合力打造,力争让学校的每个块石头、每一面墙壁都能让学生感受到舒服而文雅的语文魅力,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共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了学校教育环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指导家长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家庭教育环境。大多数的家长虽然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自己却没有信心和耐心去读一本书,也不注重营造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有的家庭有喝茶的专用桌,却没有一张孩子专门学习的书桌;有的家长自己在看手机或看电视剧,但要求孩子认真读书学习,这样做往往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好处,有时候还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反面作用。“孟母三迁”的典故,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

(三)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就是教师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只有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做到有教无类,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做到对学生面面俱到,不但要做好培优工作,更要做好扶差工作,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以此激起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科目的兴趣。最后,教师自身也要保持对课堂教学的热情,把热情融于课堂,有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有学者认为培养学习兴趣应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以前经历过,并且做成功的事;最能获得成功的事;能给他们愉快感的事;适合学生本人水平的活动;新奇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本人注意和好奇心的事物。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初步接触语文学科的学生,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进行及时的表扬,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也要在平常的语文学习中,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计适宜的学习任务,引导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进行表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成功感,更长久地保持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通过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苏联教育家玛卡连柯说过:“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时时上心、时时用心。自我责任感能驱动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控,会让学生自觉排除干扰学习的因素,进而自觉、主动、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听课中也能积极思考、积极提问、积极发言等。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用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一)赋予学生一定的责任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位不交语文作业的学生,笔者安排其担任语文课代表,负责作业的收集和发放,同时负责语文上课前学生的组织任务。这个学生很负责任,笔者经常鼓励和表扬他,后来这个学生不但改掉了不交作业的习惯,语文成绩也进步很大,成了名副其实的语文课代表。这个实例启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安排一项能力所及的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任务,比如让学生轮流担任语文教学助手、让学生轮流负责语文天地中内容的更新等,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对他的器重,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中得到成长,帮助其培养了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分解学习内容,逐项完成训练法

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对于责任感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把学习内容进行分解,让学生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比如写会一课的生字或背诵一段要求背诵的课文等,教师在检查验收时后,及时给予奖励。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学生逐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慢慢变得自信,其学习的责任感也就慢慢被培养起来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通过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教师可以举办培养责任感相关的专题讲座。比如进行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父母教师的辛苦,作为学生要懂得感恩,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教师,懂得努力学习是一个孩子、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又如举行“如何正确管理自己”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班级的形象息息相关,作为班级的一员,要努力学习,为班级增光添彩,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还可以举办增强自信心相关的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长进步,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认识到行为和结果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效能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责任感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从课堂教学、家庭教育指导、学习环境布置等方面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需要通过赋予学生一定责任、分解学习内容并逐项完成训练、举办相关专题讲座等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责任感。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也会更加努力,最终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业水平,也将有益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专题讲座责任感学科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学科新书导览】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社会学著名期刊主编在西安交大开办论文写作专题讲座
“超学科”来啦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办专题讲座 介绍近期我国网络安全态势及《网络安全法》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省属企业挺纪在前 实现弊革风清
——山西省国资委举办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