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探究

2021-03-10 03:47黄树民
艺术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实践

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融合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特质,二者共同提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逻辑基础。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以及中国发展道路这两个角度揭示两者融合的必然性。两者融合的时代意义在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实践;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2-0-02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逻辑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有机融合,其融合的方式不是将两者进行随意剪裁后再拼接,也不是生硬地根据字面理解强行阐释其含义,而是将两者创造性地搭建成有机的结合体。“当今中国的发展既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也不能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1],两者有机融合的过程体现了其有机互动与深度融合的特性。外来文化想要融入本土文化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肯定会受到诸多内外在因素的限制,外来文化必然会历经现实的排挤以及争论才可能被大众接受,而接受则说明高文化必然有其合理性。特别是对于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中国来说,外来文化想要融入其中更是举步维艰。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非本土文化想要得到本土民族的认可,更是需要经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其进行融合并发展,这当中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扬弃的先进思想。当然,两者之所以能够融合,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理论品质和精神品格同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这也是决定两种文化是否能够融合的逻辑基础。

1.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是截止到当下最先进、科学、彻底的思想理论体系,它充分总结和继承了人类不断前进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观点解释世界,而关键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提出的对人类活动作出解释的一种超越以往哲学思考方式的观点。在此之前,哲学家们还只是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指导人们进行精神性的哲学活动,而马克思却颠覆性地提出了要超越精神层面,要通过实践的方式从事现实的哲学活动。以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哲学来源于实践,能概括实践,又高于实践,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得以变成现实,同时根据实践深化改进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不断探索人类世界、寻求真理的道路上随着时代的迁移而不断发展更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抽象的教条思想,不能脱离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是可以沿着历史发展的轨迹不断发生新变化的开放性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一样,理论应该是一种不断发展着、变化着、更新着的理论,而不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机械的、静止的教条。这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理论付诸于实践,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并回应时代发展新课题、人类发展新挑战,这也很好地诠释了实践是其重要的理论品质。

从近代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诀是将理论指导都付诸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其著作《实践论》中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提出“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2]。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以实践为标准,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思想契合。在《反对本本主义》里他明确了在认识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兼顾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提出注重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视实践,重“知”不重“行”是需要被纠正的错误。自此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做人做事一直奉行的原则就是从中国的具体革命、具体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结合实际。

1.2 融合创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

拥有华夏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自信之本。正如上文已闡释的规律:文化在不同的时代需要新的发展延续其生命力,即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通过实践而发展。华夏传统文化是由多个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相融合而发展形成的复合文化,中华民族也并非单一性民族,是由汉族和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多部落、多民族聚集而成的多元化复合民族,这样的融合模式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多元化的特性。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无论是传统的本土文化包括宗法文化、农业文化和血缘文化,还是宗教等传入中国的外域文化,都在结合中国现实进行创新,不断更新变化,形成新的文化。

总之,两者在理论层面的融洽性以及中欧文化之间的亲和性[3],让两者的对话得以实现,这也是构成两者融合的逻辑基础。“中国文化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才能实现其在‘古今中外融会贯通中的创造性转化。离开中国特点来谈论马克思主义、谈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都没有实际意义”[4],前者能够促进后者产生创新性的转化。同时,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君子不器”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等思想在文化原型层面上有融通之处,这正是两者融合创新发展是必然选择的坚实理论依据所在。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是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入中国初期,由于传播力度不足以及受到本土文化的冲击等原因,得不到广大群众的认知与理解。“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学和民主”等思想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文人志士们对文化进行诸多探索后形成的一系列改革方法,但这些方法只能取得短暂性的胜利,照搬照套外来文化的改良措施根本不能改变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态。直到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广大中国人民才开始有了觉醒的意识,有识之士们渐渐意识到,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最后的救命良药,只有它能拯救落后的中国,改变落魄的中国。在继续寻求救国道路的探索过程中,首批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相信,选择走外来文化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道路才是一条能拯救国家民族的正确道路。他们反对文化保守的主张,也反对全盘西化的做法,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这一思想广受民众的支持。事实证明,正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这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才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起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就不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思想武器。”[5]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离不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两者时代融合发展的最佳产物,批判了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认识不到位给了中国革命沉重一击。毛泽东同志将两者通过实践的桥梁有机关联,形成了新的文化思想,达到了理论与现实融合的最高峰。若要在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道路上寻求出口,就要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佳契合点,只有在这样一个融合的大环境下将两者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实践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的革命以及建设。

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论的根源毕竟是外来文化,传播过程中必然会受不同地域文化、不同背景人们惯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的差异性的影响。换句话说,只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某些固有的思维模式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开出灿烂的花朵。近年来,习近平同志不断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理论的改革创新一定要随着历史实际的发展而出发,以理论结合现实,实事求是;要避免直接生硬地把某一理论抄袭过来,根本不考虑当下实际的情况发生,这样最终只能走向毁灭。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不能忽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2 中国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被历史证明的最符合中国实际发展的正确抉择,是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总结经验所得出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毋庸置疑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曾说过:“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6]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走资产阶级改良路线的“戊戌变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不可能带领中国取得最终革命胜利的,生搬硬套共产国际的经验也只能以失败告终。所以,不管多么优秀的理论都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国情,才能引领中国走向光明未来。以上这些事实都证明,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外来文化在本土生根发芽,最终开花并结出胜利的果实。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更新以及两者之间更好地实现创新融合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所以,不论从理论还是现实看,两者的融合发展都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时代意义

3.1 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给正处于生死攸关、内忧外患局面的中国带来了光明,其科学性的指导带领着当时一批知识分子开启了新的救国之路。与以往哲学体系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会随着历史时间推移而不断发展前进的活的理论体系,而并非某个限定时代的固定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会随着时代的更替变迁适时更新自己的血液从而去顺应新背景、新环境的发展,进而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把控好正确的前进方向。回顾中国发展历史的长河,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也随着中国不同阶段的发展实际进行着转变与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说:“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7]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变化新情况进行更好地融合发展,从而形成新的智慧的理论,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需要一直努力寻找答案的历史考卷。

3.2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变,离不开当下现实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实践活动,以此获得与新历史要求、新发展规律相符的条件,从而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就像是两个紧挨着需要彼此联动才能正常运转的齿轮,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像是流淌在齿轮之间的润滑剂,有了润滑剂才能使这个有机系统的整体运行更稳定。后者使得前者变得更有中国的特色韵味;前者则使后者在与其结合后被赋予了时代的新特性和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融入形成了新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文化创新的新动力与新活力。

4 结语

无论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还是促进国家的发展,都必须要将中国现实具体的国情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个主体放在同等位置,这是一个双向推动的过程。两者的融合是一个双回路闭环的融合过程,是彼此双方都能受益的。这样的融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了中国的特色,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生产建设与发展实践,也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更鲜活的生命力。两者之间的发展是双向互动的动态发展,意味着两者需要同时发生改变,同时影响彼此的更替,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参考文献:

[1] 贾桠钊.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通[J].科学社会主义,2018(05):36-41.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3] 何中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会通何以可能?[J].文史哲,2018(02):5-30.

[4] 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09):97-102.

[5] 徐家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03):1-7.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7] 習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02).

[8]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46.

作者简介:黄树民(1994—),男,贵州遵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实践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