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1-03-11 07:4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护壁放线桩基础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80

1 工程概况

湛江钢铁三高炉系统热轧工程位于湛江钢铁厂区内纬四东路。场地整平标高为7.6m,主厂房设计标高(室内)为8.10m,建(构)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一级。桩基础施工为基础环节,宜采取与建设等级相符的施工技术。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工程施工前全面检查原基层,明确其承载力情况,并查明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含水量等,以便作为后续施工的参考依据。(2)通过高精度的信息化设备完成检测工作,提高结果的准确性。(3)准确分析基层土壤性质,明确其松软情况,根据所得结果制订相适应的处理方案,提高基层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小该类土壤带来的不良影响。(4)全面清理垃圾,回填局部凹陷处,为后续施工创设良好的条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影响因素

3 桩基础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桩基础施工过程给周边环境带来扰动性影响,并伴有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地形地势受损等问题。并且外力作用也影响了桩基础的稳定性,使其出现位移和变形现象,进一步作用于建筑物,导致墙体开裂、土层脱落,不利于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1]。

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桩基础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多面性,在施工期间周边既有建筑(构)筑物的失稳概率加大,需要对其采取防护措施,从而影响施工期限和成本造价,因此二次建筑的开发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建筑物周边的管网等市政装置也具有变动性,即在城市发展变迁下其随之产生变化,施工单位需要进行全面的考察,在准确掌握现场作业条件后再组织桩基础施工作业,形成协调的作业关系,保证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4.1 钢护筒

(1)应用概述。遇到覆盖层稳定性不足等特殊地层时,成孔施工期间可采用钢护筒,其能够有效穿越覆盖层等失稳地层,深入稳定层,发挥出孔壁防护的作用,因此是桩基础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装置。

(2)钢护筒的选择。长度和内径为关键控制对象,经超前钻探后确定溶洞的深度,根据情况确定钢护筒的长度,要求超过溶洞的深度,以保证护筒能够延伸至稳定地层;内径则需要考虑地层的失稳情况,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合理控制内径。

(3)内护筒的埋设。利用冲锤装置向下施工,穿越溶洞顶板后应进行加强处理,即在顶板厚度范围内多次提升与下放,目的在于消除阻力,若不存在明显受阻的情况,则表明顶部已成孔且轮廓较为顺滑,可以用钢丝绳绑紧内护筒,将其放入外护筒内并沉底,为确保桩体底部可完全触及底面,需要用振锤向下冲击。加强对内外护筒、内护筒与溶洞底部之间的处理,可采取高压喷射管桩法,主要施工要点如下:①取适量砂或碎石等材料,将其充填至内护筒两端的间隙内,并再次冲孔。②取适量小碎石并拌制质量达标的水泥混凝土,将其回填至护筒范围内的顶部和底部,将砂回填至内护筒中部,通过此方式有效堵塞空隙,提高护筒的稳定性。

4.2 桩基础的施工内容

(1)参数选择。主要参考理论计算结果,结合工程经验,确定与施工需求相符的参数。在确定偏移范围时,充分考虑倾斜地层的反射同相轴恢复至正确地下位置的水平偏移量。

(2)创建CDP网格。共反射面元叠加为关键考虑对象,其指的是各反射点信号的叠加,通常取接收点距的1/2,将该值作为共反射面元的线性长度。

(3)确定覆盖次数。以勘探区资料的信噪比为主要依据,结合工程施工所提出的精度要求,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合适的覆盖次数,确保最终可获得较高信噪比的二维数据体。

4.3 灌注桩的施工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较为丰富,可选形式包含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泥浆护壁钻孔桩等,其主要区别在于成孔方式不同,各自的适用场景和应用效果也均存在特殊性。在工程实践中,需要以实际施工条件为立足点,从技术可行性、施工安全性以及经济效益性等方面展开分析,经过对比后选择最适宜的方式[2-3]。

灌注桩施工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护壁问题,若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护壁效果欠佳而诱发安全事故,难以满足建筑的质量要求。

沉管成孔桩施工过程应辅以震荡冲击处理措施,确保桩基的成孔质量。在机械化作业模式下,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存在较明显的噪声污染,不利于周边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开展,因此需从源头上减小噪声污染,同时隔绝噪声的传播途径。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在居民活动频率较低的时段组织施工。

4.4 测量放线

(1)确定桩基础施工范围,全面清理现场的杂物,根据设计要求定位好放线的具体位置,以便更高效地固定管桩和稳定桩位,避免其发生位移现象。

(2)测量放线作业可采取网格复位的方法,保证放线位置的准确性,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管桩的标高。

(3)测量放线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杂物的清理,否则会对测量放线的精准性带来不良影响。各施工物品均要摆放整齐,减小对放线定位的干扰,使后续的桩基础施工具有较高的精细化水平。

4.5 振动沉桩

以振动打桩机为主要设备,向桩体施压,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保证桩体能够稳定沉入土体。振动打桩机的振动力较强,可以有效克服沉桩期间产生的阻力,将桩体顺利向下打设,以满足深度要求。打桩机作业流程较为精简,无烦琐的环节,且打桩效果良好,是振动沉桩施工的首选设备。振动沉桩过程中应确保桩基础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而打桩机的应用则能够有效地满足该要求,尤其是在黏性土等稳定性欠佳的土层中,其应用优势更为显著。

4.6 碾压夯实

地基基础强度若要满足要求,则需要采取碾压与夯实处理措施,通过外力改善土体的状态,使其发生压缩变化,减小土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体的黏结稳定性,避免沉陷。碾压夯实施工普遍采用的是压路机和推土机,根据现场地基地质情况合理控制碾压遍数,协调好两类设备的工作关系,直至地基维持稳定。

压路机和推土机的性能良好,具有施工面积大、工作效率高的特点,但其在细部的施工质量欠佳,例如在小范围的地基中难以全面碾压,存在较明显的工作盲区,因此细节之处不宜采用压路机和推土机。相比之下,小型振动设备的灵活性增强,其产生的振动作用也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并且在边角等细微处更具有可行性。因此,为全面确保地基碾压施工质量,则需要采取以压路机和推土机为主、以小型振动设备为辅的综合型施工模式。

4.7 人工挖孔桩

(1)精准确定孔桩的坐标,较为适宜的有十字交叉法,在此基础上固定龙门桩的位置,给后续的施工提供参照基准。

(2)严格控制上、下护壁的距离,至少需要达到5cm,具体视实际情况调整;合理组织护壁施工作业,在护壁施工到位后,需要养护24h,满足要求后拆除。

(3)组织第二个井孔土方的开挖作业时,需要精准确定井孔中心,于该处用小木桩固定底端;在开挖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密切关注土层结构的实际情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动态化调整施工方式,提高施工方式与现场环境的相适性,以确保安全和质量为前提,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挖孔护壁作业。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扩大,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环节,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做好桩基础施工作业。作为施工单位,应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根据工程要求、现场地质情况等合理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并随着施工作业的开展而持续优化技术参数,以技术为驱动,以高素质人员为操作主体,通过材料和设备将桩基础建设工作落实到位,期间还要加强质量检验与控制,切实提高桩基础的施工品质,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

猜你喜欢
护壁放线桩基础
钻芯法在桩基础检测中的应用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分析与质量控制
洞柱法地铁车站导洞人工挖孔桩护壁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桩基础古今之用
CFG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深基坑喷锚护壁施工技术
一种多功能变压器自动收放线装置
承台在桩基础抗弯中的应用
考虑悬垂绝缘子串偏斜的张力放线计算研究
勘探所膨胀波纹管护壁技术成功完成超深孔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