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021-03-11 07:40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细化项目管理建筑施工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行业的体量也在不断增大,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度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下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手段,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手段相比,其要求企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明确分工,以此提升施工管理的效率。因此,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采用精细化管理方式有利于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水平,对于加强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精细化管理概述

(1)精细化管理的概念。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高级阶段的一种思想和文化,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创新、精化、细化,使企业各组织单元的运行更加高效和精确[2]。精细化管理是通过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式来降低资源的损耗,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我国对精细化管理的特点进行了本土化,形成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即精细化管理是指由全体作业、管理人员参与,对企业实行系统、全过程、有计划的管理活动,以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收益的一种管理方式[3]。

(2)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精确定位、精益求精、细化目标、量化考核。精确定位指企业管理流程清晰规范,部门和员工之间的职责界限清楚;精益求精指项目管理效率高,任务完成质量高;细化目标指项目需要分解成为相应的子任务,从而分配到每个具体的岗位。量化考核指项目运行管理过程中通过采用建立量化考核的方式来评估项目各个阶段的实施情况。

(3)精细化管理的内容。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包含一个目标、一个核心、两大支柱、三大基础。①一个目标。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使顾客满意,因此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质量。②一个核心。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创新性,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作用。③两大支柱。一是准时生产,具体指优化生产中的要素,在准确的时间内将资源送到生产线,避免浪费物料;二是自动化生产,具体指精细化管理采用的是人机结合的生产方式,采用自动化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员负责处理机器故障,消除生产中的隐患。④三大基础。一是5S管理,具体包括现场作业的整顿、整理、清扫、清洁、素养等;二是标准化生产,具体指利用监控手段和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完成监控;三是通过PDCA循环、TQM等质量管理技术来实现生产的持续改善。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设备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建筑项目中的施工质量及安全与施工所用材料、设备的管理密切相关。其中,原材料是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的供给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但是从当前国内建筑工程项目来看,在工程项目材料审核方面缺乏规范化的程序,导致一些不符合质量的原材料进入工地现场,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了影响。另外,在施工设备管理方面,许多建筑公司也缺乏重视,如果施工器械出现故障,不仅会对项目造成损坏,还会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健康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难度。

(2)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施工队伍。从国内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缺乏先进的生产设备,且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导致生产效率较低。而且相关的施工单位管理层的人员缺乏专业素养,没有对现场的施工人员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使整个工程的管理都具有较大的隐患。另外,部分企业施工管理的安全管理条例不符合施工管理的标准,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及成本管理等多个方面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3)缺乏完善的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体系。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筑施工单位有必要改进管理体系。从实际的建筑施工情况来看,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缺乏系统的组织结构,不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设计检测、施工环节规划、场地强度、建筑监理等方面没有详细的管理规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现场混乱,不利于项目顺利完成。

3 精细化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精细化管理在前期管理中的应用。首先需要统筹规划整个工程项目,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预估,然后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考量,并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价,从而推进建筑工程作业的开展。在施工前,项目管理层必须进行整体规划和全面审查,以便更好地实施施工计划,提高施工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促进施工项目的开展。①合同履行能力的精细化管理。建筑项目施工需要考察多个方面的因素,在签订合同时需要考察项目的设计方、施工方、监管方等,有利于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②工程项目设计的精细化管理。设计人员需要具体分析施工各个环节的要点,根据建筑设施的特点合理布局,及时根据人员调研的情况修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在一些建筑项目中,地下网管布线复杂,设计人员需要详细周密地绘制图纸。③建筑施工材料的精细化管理。相关的质检人员需要在材料进场时进行质量检验。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管控材料的领取,避免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浪费。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监督人员,定期核查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情况和材料损耗的原因。

(2)精细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①设定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围绕管理目标构建项目管理体系,然后依据项目的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处理。②制订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和调整计划方案。③分发项目工作任务,推行责任制度,跟踪检查,并对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纠正,保证整个项目的进度与预期的进度匹配。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施工过程管理

(3)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验收环节中的应用。当建筑工程项目已经完成,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此时精细化管理需要针对以下三点进行核查和总结。①管理层仔细比较和计算各施工部门的材料使用情况,并计算施工成本;②整理和收集施工过程的文件,避免业主和监管方在验收环节中由于缺乏相关的文件导致延误工程进度;③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必须总结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成本核算和竣工结算进行结算误差的有效控制,保证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4)加强安全施工管理。一套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基础,因此实施安全管理需要制订项目管理细则,同时明确以下要求:①施工项目中进场的材料、构件是否有相应的合格证,是否进行质量检验,是否已符合技术要求;②施工项目中组织结构是否完善,是否将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位,施工机械是否存在故障,是否进行故障检修,机械设备的型号、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③建筑施工项目中采用的国家规范、标准是否齐全有效,现场施工环境是否符合市政、环境卫生部门土建施工要求,施工现场照明、通风是否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5)强化精细化管理施工意识。施工单位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必须提升施工人员的精细化意识,做到及时发现管理问题,及时改进项目问题。①精细化管理。需要定期核实现场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现场的具体情况,处理施工过程中遭遇的各类问题,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确保数据信息的详细性和准确性。②精细化服务。工程项目设计的行业领域较多,并且其中存在多个参与方,因此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协调十分重要。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应树立更好的服务意识,与设计人员共同开展管理工作,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互相推诿责任。同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则,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调控性。③人员精细化管理。针对部分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较低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培训,避免影响施工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另外,还要落实施工人员的职责,避免由于职责分配不合理而产生纠纷,从而避免延误工程进度,造成工程质量隐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全面协调施工项目的顺利开展,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前期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需要落实相关的工作任务及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做好项目成本预估工作并制订施工计划。实际施工时分解项目任务,推行责任制度,确保工作任务分配合理,验收环节需要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在人员管理以及安全方面,需要增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施工材料的核查工作,全方位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猜你喜欢
精细化项目管理建筑施工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