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请从整治家校群始

2021-03-11 11:18南方周末评论员
南方周末 2021-03-11
关键词:权力微信家长

南方周末评论员

2021年全国两会,关于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的提案、建议特别多,说明这是公认的一个关注点。

徐睿霞委员提交的《关于规范中小学教育中教师使用家长微信群的建议》,是其中引起热议的一条。她指出学校“家长微信群”过多过滥,包括:班级群,家委群,语、数、外课程单独的“科目教学群”及“学习小组群”。每天都有签到、填表、问卷调查、点赞投票、要求上报学习情况等大量信息,家长每天遭受大量信息轰炸,不胜其扰。

家校群集中反映了中小学教育的诸多问题。

各类教育任务与非教育任务,传导途径是:教育部门或其他部门经由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学校或教师发起的教学任务,传导途径是:(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每一个箭头代表一组权力关系。

可见,无论发起方是谁,任务最终都会抵达教师-学生及家长这组权力关系,在智能手机时代,最终都是由教师通过家校群下达给家长。家校群正是教师对家长“权力作用场”的载体。如果老师需要及时向家长通报孩子在学校的重大情况,电话、微信等一对一手段最为适宜,不需要拿着大喇叭在家校群公之于众。而家校群则更便于教师向家长一对多发“群指令”。

“群指令”涵盖哪些内容?无非是要求家长(辅助)完成的各类教育任务与非教育任务,这个接龙,那个打卡。

教育部出台的给家长、学生减负的措施有“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等,都是好的,但这些规定的主语是学校与教师,是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及家长权力关系的施方。怎么能让他们信受奉行,才是这些规定不虚掷、不落空的关键。

这就意味着,首先得给教师减负,把压在教师身上的非教育任务减下去,这样教师就不必为了完成任务,而把一些教学工作转嫁给家长,也不必催促家长完成各种非教育任务;学校不宜搞班成绩排名、对教师设定过高的班成绩KPI,否则在绩效压力下,教师必然会加大学生作业量并劳动家长辅导。张志勇代表建议,中小学教师业绩奖励不应凭单一的考试升学成绩,这是有道理的。唐江澎委员提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被刷屏,正是反映了人们的期望。

而整治家校群的好处在于,减弱或阻断教师对家长的“权力作用场”,倒逼对教师进行减负,从而努力让教育回归真正的教育。

猜你喜欢
权力微信家长
家长错了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微信
家长请吃药Ⅱ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犯错误找家长
微信
微信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