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021-03-12 05:25刘兰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6期
关键词:信任比赛评价

刘兰兰

曾有一位美国的学者,对全球5000位成功人士做了一项调查。他们的成功有三个标准:首先,有相当多的money;第二,有相当高的地位,社会影响力极大;第三,有和谐的人际关系。结果表明,要成功必须具备七种品质:十分自信、坚持不断学习、必备坚韧的毅力、极强的目标感、极强的自律能力、宽容的胸怀、健康的身体。我认为有了自信就成功了一半,有了自信就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难,虽说有一点夸张,但如果没有了自信、连一点成功的可能性都没有。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自信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学有所成,也能为其以后走向社会,取得更大成就而铺平道路。反之,没有自信的学生,必定难以取得好成绩,还会对自己的前途十分渺茫。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本人结合教育教学体会,对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谈几点看法,以供大家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得首先培养他们的自尊

区分两个概念:自尊是我认为我好,自信是我认为我行。一个人只有认为自己好的时候,才相信自己能把事情做好。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如果是低自尊,那必定没有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才会有自信。所以,如果要想让你的孩子有自信心,那么首先你要让他有自尊感。即使他们的成绩没有达到你给的预期,请你不要随意的批评和责怪,而是陪伴、鼓励和理解。当学生获得即使是小小的成功,我们也应该给予认可和肯定,得到大家的赞扬后他们会坚定对自己的评价,即我是行的,我也可以很厉害,大家都表扬我。当他评转为自评时,自尊才真正建立,自信心油然而生。在此过程中,老师无条件相信我的学生好,让学生慢慢体会不是因为我做对了什么我就好,而是我本身就是好的。这种感受慢慢内化,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可以在很多人都说自己不好的时候,还能坚持自己,这就是深入骨髓的自信!

二、让学生体验不断地成功

成功是自信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且是不断地取得成功,体验成功。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累积成功的体验,创造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平时我会举行一些竞赛,比如,英語诗歌朗诵比赛,背书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组合,分任务。我发现,只要是比赛,孩子们就会很感兴趣,情绪高涨。那种战胜对手时的满足感,胜利的喜悦,让他们顿时信心十足,那时他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自己是最强的。让学生参加各种比赛,不但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而且有利于克服他们胆怯和自卑心理。作为老师,我们还应当让他们愿意去做更多的尝试,做更多的探索,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种好奇心是人勇往直前的原始动力,这种动力带来的成功体验会更持久,更强烈。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成功的事情,Its OK!失败是成功之母,此时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三、培养学生的特殊才能

能力是自信心的重要基础。没有能力,自然也就缺乏进一步学习的信心,也就对自己的前途失去希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知识传授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只有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判断、记忆等一系列能力,才能使其学习取得成果,也才能进一步激发他的学习、创造的欲望。当然,因各人的心理、生理、性格特点不同,其能力也各异。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注意每个学生的不同,清楚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参加各自喜爱的兴趣班:美术、书法、围棋、羽毛球、篮球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特殊才能,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心也就增强了。一个人自信心的形成,除了本身的能力和取得的成绩外,还离不开别人的影响。适时的鼓励和正确的评价能使他看到自身的价值和努力的成果,使其自信心向更高阶段发展。

四、教师自己要有信心

难以想象缺乏自信心的教师能培养出自信心强的学生。教师的自信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以及教师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态度;对自身价值的评价态度,必然会直接或间接的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对自己的教学没有把握,则学生会显得无所适从,从而妨碍其自信心的培养。所以,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这样,就一定能保证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五、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相信自己的教育对象”列为一条教育原则,而且强调教师必须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促进他们进步和成长。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学生是否受到教师的期待和信任,其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的强弱就不同,进步的程度也会决然不同。学生能敏感地觉察到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微妙变化,并随之会做出反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不断努力,不断成长。同时,对暂时落后的学生也要同样充满信心,陪伴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产生自信、自尊感,从而获得进步的动力。

当然,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要使学生产生盲目自信,以至发展到妄自尊大。这样,反而对学生有害。教师应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详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以及不足,对自身能力与价值作出公正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建立真正的自信心,并促使他们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信任比赛评价
表示信任
选美比赛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比赛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最疯狂的比赛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