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呈现研究

2021-03-13 23:23金恺婷胡平
艺术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展示空间数字化

金恺婷 胡平

摘要: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泗泾十锦细锣鼓的展陈项目为例,探讨传统民间戏腔曲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空间中的文化阐释和呈现形式。戏曲曲艺的核心在于舞台演绎,这也决定了其呈现的主体在展示空间中具有区别于其他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其一,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具有非具象性特征;其二,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具有耗时性特征。这种特殊性使得传统的展陈方式无法满足核心展示需求,需要引入非耗时性的数字化媒介,为呈现戏曲曲艺核心价值提供可行方案,从而提升观众对传统戏曲艺术的认识并增强传承意识。

关键词:戏曲类;非遗项目;展示空间;泗泾十锦细锣鼓;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9-00-0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正式出台,根据相关申报项目的名录,非遗可以分为六大类目:一是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是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和杂技;三是传统手工技艺、医药和历法;四是传统礼仪、节庆、习俗、岁时节令等民俗;五是传统体育和游艺;六是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空间。有关传统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的现有研究,并未系统性地给出其在博物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文化空间的呈现和展示方案。传统戏曲的艺术具有区别于其他非物质形式的特殊性,在探索理论和实践时需要针对这种特殊性寻找合适的方法。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怎样才能在展示空间中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呈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特殊性

1.1 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非具象性特征

戏曲类非遗项目本质上具有非遗项目的非物质性特征,存在的载体以传承人为主,尤其是传承人所具备的技巧、知识、传承精神等。非遗项目本身依靠传承人言传身教,以肢体动作、语言等传统形式进行项目的传承演习,传承人就是戏曲艺术的传承载体,非遗项目依托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如泗泾十锦细锣鼓的传承。其实在早些时候,泗泾十锦细锣鼓出现过传承断层,但非常幸运的是,在1986年的全国文化普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在松江的一位老艺人家中发现了一本压箱底的手抄本《曲如山海》,这是一本有着一部分象音字记录的打击乐音工尺谱。这本《曲如山海》工尺谱的现世让泗泾十锦细锣鼓得以重生。当时已81岁的刘关元是唯一知道泗泾十锦锣鼓具体演奏细节和来历的传承人,基于刘关元老先生对曲牌的记忆,通过言传口述的教学方式,泗泾十锦细锣鼓才得以传承,才有了之后对第六代、第七代传承人的培养。第六代传承人在原有的历史传承曲目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曲调、曲牌,逐渐研究出《北芦林》《急回回》《一点金》等十余支新的曲目。所以,在戏曲类非遗项目中,传承人是非遗的核心,一代传一代的模式无法改变,中间如有断层,那么这项非遗项目就会受到重创甚至消亡。因而,在戏曲类非遗项目展示空間中,传承人舞台表演的活态化展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承人依靠声、乐、形体、表情等具象载体对戏曲项目进行演出,观众欣赏传承人表演时的语言和动作,受到触动后形成一种情感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非遗项目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因此,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不是虚幻的,也不是实实在在的,它是超脱于时间与空间的遗产。由此可见,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空间中具有非具象的特性。

1.2 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耗时性特征

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不仅具有非具象这一特性,还具有耗时性。在展示空间中体现项目核心价值最有效的展陈方式就是真人展演,邀请戏曲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艺术家们在展览馆内搭建的剧场,或是仿制营造的衍生茶馆、戏台空间中现场演出。区别于传承人在正式的大剧院、舞台等空间的表演,将表演转移到博物馆或展览馆空间中,它的性质其实也发生了改变。同一种戏曲类项目,在剧场和舞台上称为演出,强调的是表演本身,但是这一类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览馆或者文化空间中演出,只能称之为“展”而不是“演”,其强调的是技艺和内容的展示。由大剧院、舞台等空间转移到博物馆、展览馆等空间,前者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场表演,重点在于观看时产生的瞬时艺术情感共鸣,目的也不是单纯地传播和展示单个戏曲艺术。而后者目的则更为明确,是为了传承特定的戏曲非遗项目技巧和艺术文化价值,所以对后者来说仅靠一场表演是完全不能满足传承以及展示需求的。另外,这种展演方式还会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外部因素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对演出产生影响和限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考虑到现阶段的非遗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在现有的展馆内部或者场外进行演出的形式,不可能长时间、不间断地进行。以泗泾十锦细锣鼓项目为例,张洪生、彭景良、顾岳连作为泗泾十锦细锣鼓的国家级第六代传人,带领的泗泾十锦鼓乐队中的乐队成员,年纪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有50岁了,他们三人也都已经年过70。演奏时人员不可以过多,因此除了主要乐器锣鼓外,艺术家还需要兼带几件乐器,敲击短锣鼓点板后,又拿起丝竹演奏,交替进行,一专多能。另外,因为泗泾十锦细锣鼓吸收了江南昆曲的软糯艺术特色,所以不能够猛敲重打,敲击时手臂不能动,需控制手腕力量敲出细软声音,所以一场演出下来,传承人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和体力。由此可以看出,以真人表演为核心的展陈形式根本无法满足展示内容的长时间、无限制的展陈需求,只能在展示空间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需要用一些静态的展陈方式来还原场景,作为一种常规展陈方式对项目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等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因此,为配合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非具象性、耗时性的特征,探讨一种适应项目本体的呈现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展示手段作为衔接活态传承与静态展陈的传播方式,既可以通过动态的现场展示,体现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无法具象展陈的艺术价值及文化内涵,又可以完美规避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的耗时性与展示所求的非耗时性之间的矛盾。

2 戏曲类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呈现形式

2.1 常规数字化展示媒介的应用

传统的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包括录像、录音、数字媒介等。在戏曲类非遗项目的数字化转换过程中,运用相机、摄影机等设备对戏曲曲目的手抄本、口述本、工尺谱本、简谱谱本等相关文献和图像进行挖掘、梳理和保存。新媒体技术所具备的高清晰度图像优势有利于戏曲的储存和记录,有利于保持戏曲传承的稳定性。

另外,选择高质量的声音采集设备和镜头工具进行现场采集拍摄,采用特写或多角度镜头拍摄方式,再加上后期编辑制作,这样得到的拍摄画面更具选择性和针对性,能更好地呈现表演过程中传承人的唱腔动作、细微表情等细节,让观看者获得高质量的视听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戏曲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以泗泾十锦细锣鼓项目为例,2018年泗泾十锦细锣鼓的国家级第六代传人受贺绿汀、郭树荟教授的邀请,来到专业录音棚进行了“泗泾十錦细锣鼓”的采录。采用三机位同步拍摄,通过全程定机位拍摄整体演出环境,传承人们围绕八仙桌而坐,一个人打鼓板,两个人打大小钎钹,一个人打小铃、小锣和小堂锣三样小乐器,还有一人负责敲低音的大堂锣、中音的大锣、高音的京锣、特殊音的柴锣四样乐器。中近景捕捉传承人的动作细节与面部表情,对传承人平稳的手臂、控制手腕力量轻轻敲击锣鼓的动作进行特写。中景拍摄记录整个乐队配合演奏的细节[1]。一首近10分钟的乐曲,在数十种乐器的相互配合下呈现鲜明的节拍。

除了镜头艺术的采录,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存方式还有制作纪录片,通过拍摄乐队的排练过程,演出的乐器、服装、道具,并对传承人进行口述访谈,记录传承人的培养过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解读内容、强调重点、讲述背景突出其价值核心。以泗泾十锦细锣鼓项目为例,纪录片《泗泾口述历史》首期《乡音锣鼓》是2018年由专业纪录片摄制团队掌机录制的,以视频、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泗泾十锦细锣鼓的历史记忆,理清泗泾十锦细锣鼓的文化传衍脉络,采访记录传承人的学艺故事,以及对培养新传承人的期许。纪录片能够让观众从专业的视角领悟传统戏曲本质和表演艺术。

2.2 高科技数字化展示媒介的探索

数字化新媒体技术除了对戏曲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外,还引发了展览和观看方式的重大变革。使用播放设备在展示空间中循环播放戏曲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科技数字化展示技术已经突破了常见的二维画面视频的单向传递,延伸到3D全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领域。3D全景技术可以让表演者与3D投影形成有效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做到现实演员和虚拟演员同台表演;数字化影像技术使更换场景,营造灵活多变的舞台情节;全息技术可以还原表演的原生态场景,将戏曲表演融入民俗活动与自然环境。另外,数字化扫描与修复技术还可以对一些极其宝贵的戏曲作品进行扫描、还原并修复,从而达到戏曲保护的目的。展览空间呈现的多维度的视角,打破了二维平面、单一封闭的呈现形式,塑造了立体化、高清晰度的空间形态,使戏曲文化的呈现更加全面[2]。采用高科技进行专业的戏曲展示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如昆曲数字博物馆的智能化展示,采用数字化扫描与修复技术,成功修复了一批极其宝贵的昆曲艺人视频资料。展厅内还利用虚拟场景营造技术,将剧场、戏台、园林等户外实景全方位展现给观众,也从理论层面对新技术开发进行了相关探索,高等艺术学府开始招收戏剧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越发重视对“AI+戏剧”“AI+音乐”等的探索,要以科技为工具,为艺术演出插上翅膀,给演出展示行业带来新的思考,指明实践方向。

2.3 交互模式下的数字化构建

交互性技术可以给观众提供更好的氛围和情感体验,让参与者充分沉浸在空间当中。整个展示空间布局以观众为承载主体,构建数字化交互系统,让观众能在展厅内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同时将信息传递反馈到系统,从而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其中交互系统的构建是采用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程序处理技术一同操作的多维度互动体验设计[3]。计算机程序系统在现实空间中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接收到观众的感知变化,从而给予参与者不同的感官刺激。构建交互模式下的数字化系统,使虚拟化形象动态捕捉与现实参与者的动作保持一致,做到有效的互动并得到反馈。例如,观众在欣赏十锦细锣鼓演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动作识别程序完成对虚拟形象肢体动作的串联,控制敲击锣鼓的轻重,注意音调变化和节奏强弱,从而深刻了解十锦细锣鼓“细”的独特音色与演奏技巧,同时激发对十锦细锣鼓的兴趣。

3 泗泾十锦细锣鼓的展示空间设计

泗泾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戏曲类项目共同的展示难点。以泗泾十锦细锣鼓非遗项目作为设计案例,探讨引入数字化媒介后的展示空间呈现效果。

为呈现完整的泗泾十锦细锣鼓展示空间,笔者梳理项目历史脉络,挖掘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实物摆放的展陈方式,将与十锦细锣鼓表演相关的文物,如乐器、行当、曲目、剧本等具象文物静态陈列。同时还在展馆内搭建民俗茶社,在茶社中设立大型的仿古戏台,主要用于泗泾十锦细锣鼓传承人的活态展演。民俗茶社展演空间除去日常面向大众的常态性演出,还以3D全景技术放映泗泾十锦细锣鼓的纪录片,两种方式交替呈现。3D影片放映一般用于客流量较小的时段,时间约为10分钟,可以长时间、多频次播放。传承人活态表演则主要在客流量较多的时段进行。

另外,在泗泾十锦细锣鼓主题展示空间的行当乐器厅中,笔者设计搭建数字化交互系统,让观众体验有趣生动的互动装置。首先互动装置会捕捉并储蓄传承人敲击锣鼓的动态走向,然后再让参与者模拟相似的肢体动作,控制手腕力量,敲击出一样的节奏和细软的音律,让参与者切身体会十锦细锣鼓所具有的江南昆曲的艺术特点。

4 结语

传承人的舞台语言是戏曲类非遗项目的展示核心,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随着传承人演绎戏曲的过程而逐渐呈现的。数字化媒介的加入解决了戏曲类非遗项目在展示空间中具有的非具象性以及耗时性问题,实现了在动态中为观众解读传统戏曲的目标。笔者以泗泾十锦细锣鼓展陈项目为例,以小见大挖掘戏曲类项目在展示空间中呈现的难点和痛点并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唐可星.传统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与展示:以广西彩调剧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4):70-77.

[2] 王艳.音乐类非遗数字化展示的应用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15):237-238.

[3] 单亚莉.数字环境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以西安鼓乐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4,36(9):27-30.

作者简介:金恺婷(1997—),女,上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胡平(1966—),男,上海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

3101501908215

猜你喜欢
展示空间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论现代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
数字化制胜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