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农资企业的使命与担当——访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

2021-03-13 13:07中国农资黄敏
中国农资 2021年8期
关键词:石膏化肥肥料

《中国农资》记者 黄敏

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作为一名有着30 多年农业经验的“三农”领域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近年来一直关注生态种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始终认为“绿色发展”是农资行业、农资企业的使命与担当。今年两会期间,万连步提出的建议也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展开。

日前,万连步接受了《中国农资》记者采访,并对他今年带来的三份涉农建议进行了阐述。

加快药肥一体化有效推进“双控两减”

当前,在肥料和农药产品同质化严重、劳动力成本增加、病虫草害抗性增强、设施作物重茬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将农药、化肥“合二为一”的药肥合剂优势愈发凸显。

对此,万连步表示,药肥是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下针对肥药“一体化”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现代农业两大标志性技术——平衡施肥和植物保护较为完美的集合体。“农药和肥料‘一体化’能够有效结合施肥与施药两个独立环节,在功能上具有平衡施肥、营养全面、广谱高效、抗逆性增强、肥药结合、互促增效的作用;操作上具有省时省工、安全简便、增产增收及储运方便、低碳节能等好处;种植经济性上,药肥的功能性可以为使用者节省大量的费用投入。”万连步分析说。

“药肥的发展必将对化肥农药‘双控两减’产生积极的、根本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利于种植者增产增收,利于资源高效利用。”万连步告诉记者,“虽然从2011 年以来,我国药肥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仍然没有成为市场主流的产品,当前药肥产品行业标准缺失、市场监管不规范、无序竞争,产品质量、技术上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万连步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健全药肥相关行业标准,规范药肥市场。建议相关部门联合企业尤其是肥料企业尽快制定药肥类产品行业标准。同时,对于药肥载体肥料的规范,建议由具备肥料生产资质的企业来主导制定。

二是提升农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对药肥产品的认知水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探索药肥等先进技术及产品推广的体制、机制,加强农企对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企业建立专业性社会化农化服务体系,构建起由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化农民培训机制。

三是加强对药肥技术研发的投入,保证药肥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新型的高效农资投入品,建议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和扶持。同时,建议国家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给予新型药肥技术研发政策支持与倾斜,保证药肥产品高效稳定,并建立药肥第三方验证体系,促进药肥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支持肥、 药企业联合,促进我国化肥、农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将药肥技术作为我国化肥、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主推技术之一,支持肥料企业和农药企业之间的并购、合作融合。对于转型升级企业,建议国家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

五是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促进药肥行业健康发展。为保障药肥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加强产品流通市场执法力度,工商、质检、农药、肥料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严格按照《农药管理办法》和相应的行业标准等标准和要求抽查产品质量,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行为,维持市场秩序,确保药肥行业健康发展。

要想综合利用好磷石膏,必先做好磷石膏

近些年,磷复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磷石膏的综合利用问题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成为了与磷化工发展伴生的环保难题,是磷肥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我国2018 年P2O5产量1696.3 万吨,副产磷石膏7800万吨,利用3100 万吨,利用率39.7%,新增磷石膏堆存4,700万吨。截至目前,我国磷石膏总堆存已经超过5 亿吨。磷石膏的大量堆存,不仅侵占了土地资源,还带来粉尘、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环境危害以及滑坡等安全风险。万连步表示:“当前,实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是磷复肥企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关键。”

磷石膏如何变废为宝,一直是业界关注焦点。万连步提出:“要想用好磷石膏,必先做好磷石膏。”他分析说,“减少磷石膏杂质含量、提高其使用性能、降低使用成本是加快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目前,经过科研人员攻关,‘α-石膏法’磷酸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30 万吨/年‘α-石膏法’示范装置,制成的磷石膏成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建材领域,在破解磷石膏难题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基于此,万连步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有利于实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研发、落地与推广进行资金扶持,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磷化工企业技术升级。在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建议着重考虑磷化工企业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与综合利用量,而非单纯根据综合利用量予以资金补贴。其次,不再新(改) 建磷石膏渣场。严格实施“以渣定产”,倒逼磷化工企业推进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最后,建立磷石膏堆存环境风险基金。对磷石膏堆存的企业,按量收取环境风险基金,用于补贴实现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企业,营造行业公平竞争环境。

全面推广生态种植模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国农业以往主要靠肥料、农药等的大量投入实现高产的种植模式,不仅浪费了资源,还造成了耕地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已不适应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万连步分析说,减少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投放,对于改善土壤、空气质量,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这其中,“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成效显著的典型模式。

去年两会上,万连步首次提出“加快推广生态种植模式”的建议,备受业内关注,今年他再次提出“全面推广生态种植模式,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议。可见,万连步推广生态种植模式的决心和信心。

据了解,“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主要是通过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增效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药肥等新型绿色投入品以及套餐式高效应用技术的开发,实现机械施肥一体化、水肥一体化、药肥一体化,达到以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与农产品品质提升为目的生态种植模式。“推广以‘减肥、减药、节水’和‘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为主要特征的‘三减三提升’生态种植模式,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万连步强调。

据悉,“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了“两减”专项,包含49 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着力开展减肥减药增效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掌握了一批行业关键技术。其中,由金正大牵头主持的“新型缓/控释肥料与稳定肥料研制”项目是两减专项49个项目中唯一由企业牵头主持的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研发新材料27 种,新工艺新装置18项,新产品60 余种,申请发明专利86 项,制定标准7 项,累计示范近1000 万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为我国化肥行业减施增效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地技术支撑。

万连步告诉记者:“目前,虽然科技成果得到一定转化,但仅凭企业自身力量,科技成果落地程度有限,很难推动减肥增效新技术在整个化肥行业的推广应用。”为推动化肥行业和种植业全面转型升级,加快生态种植模式推广,实现化肥行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万连步围绕加快两减项目新技术新产品“在化肥行业全面转化推广”和“在种植业上的全面应用推广”方面提出建议,以推动化肥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和推动种植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同时,万连步认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中低产田产能,建设“第二粮仓”,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此还建议加大中低产田开发治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石膏化肥肥料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菠菜用肥料要谨慎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石膏之魂
石膏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