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掬水月在手》主题曲《短歌》

2021-03-15 08:30文|
岭南音乐 2021年1期
关键词:副歌和弦旋律

文|

扫码欣赏《短歌》

《掬水月在手》是陈传兴导演继《如雾起时》《化城再来人》之后,执导文学纪录片“诗词三部曲”的最终章,该片以北京四合院的模式展现了叶嘉莹先生坎坷坚韧仍不渝追寻初心的传奇人生。其配乐邀请了日本作曲家佐藤聪明的团队以杜甫的《秋兴八首》为题,创作了一部长达49分钟的唐风组曲,颇具雅乐韵味和咏叹调风格的配乐,与叶先生的独白、吟诵的诗词相互交织又若即若离,形成了本片叙事之外的另外一条线。《掬水月在手》的落幕镜头停留在伊洛河畔,茫茫的白雪中矗立着一棵凋零的树木,雪地上留有一串蜿蜒的孔雀踪迹,主题曲《短歌》响起,人们沉浸于影片的思绪被拉进现实。

《短歌》由姚谦作词,陈粒作曲并演唱。诗意化的音乐语言,深情质朴地演唱,它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观众述说了叶嘉莹先生如歌如诗的传奇一生。与以往的电影主题曲创作不同的是,《短歌》采用了主、副歌不带反复的两段体,作品结构极为简单,乐器配置上也只选用了一架钢琴,但是在音响效果及情感表达上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短歌》采用了主、副歌不带反复的两段体。歌曲前奏,钢琴旋律性的伴奏织体依次在高、低音区对答出现两次,好似描绘出一幅水波荡漾的画面。突然,连续交替出现的柱式和弦,打破了原本平静的湖面,作品进入主歌第一段。

“在恰好的字数中构图/声音是最完整的形容/如开启了通往时空的网站/然后有了答案。”主歌部分,钢琴左手低音区作柱式和弦伴奏,右手高音区重复主歌旋律作同度进行,陈粒空灵缥缈的唱腔和着音符一字一句叩击着心弦,悠扬婉转的诉说这种叶嘉莹先生如歌的诗意人生。接着,作品并没有进入副歌部分,而是进入了间奏。间奏部分,左手依然保持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右手旋律的演奏则像是鱼儿在水中的游动般不断地在作变化:首先两小句上行旋律达到了情绪上的顶峰,接着两次下行音阶出现,情绪转为宣泄,最终第三句半音阶下行将所有情绪被淹没,进入主歌第二段。

“最近的天涯和最远的牵绊/记忆了片刻也完成永恒/所有漫长只为瞬间的光/不是偶然。”主歌第二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重复再现,只有第三句“瞬间的光”在音高走向上做了改编,第四句减少了唱词,加入了一句女声慵懒的哼唱。与第一段相比,这里的歌词内容更加动情,情绪上也更跌宕起伏,叶先生漂泊的一生化为“最近的天涯和最远的牵绊”,最终所有的漫长将成为万丈光芒。

“于是凝视手中的月亮/结晶于前世发生在来生/我拾起咏唱一番/都是真实的短歌。”主歌第二段结束后直接进入了副歌部分,作品由小调转为大调,原本舒缓的情绪变得急促,陈粒的演唱也由空灵、缥缈转化为了坚定、深情。在歌词内容上,这里的“凝视手中的月亮”是点睛之笔,与片名《掬水月在手》的意境完美呼应。在钢琴伴奏上,右手分解和弦作旋律式的演奏,左手时而充当和弦低音,时而演奏分解和弦,此时的钢琴对话极具艺术性和浪漫性。随后,副歌部分再次反复,结束在“都是真实的”。副歌演唱结束后,钢琴伴奏织体转化为右手柱式和弦、左手分解和弦,调性也转换为小调,四句钢琴旋律后和声终止,《短歌》进入了一段较长的钢琴演奏中。

尾部,长达3分钟的钢琴演奏在主题曲音乐创作中是不常见的,按照情绪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比较欢快,以副歌过后的四句尾声为材料发展而来,左手和弦伴奏、右手音阶不断的在键盘高低音区之间自由游动;第二部分节奏相对舒缓,左右手柱式和弦演奏错综交替,转而琶音旋律音阶在高低音区之间游动,句尾加之女声的哼鸣,在情绪上具有启发式的抒情性;第三部分,副歌的主题旋律在钢琴声部再现,《短歌》落幕。

《短歌》无论是在作品的创作上,还是歌曲的演唱上,都通过使用最简单的音乐语言,去描述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述的深刻含义,体现出一种极简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这种极简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体现在作品的结构上。《短歌》不同于传统的主题曲创作模式,其采用了主、副歌不带反复的两段体,在长达五分钟的作品里,歌曲的主体部分仅占据一半,余下部分是具有开放启发式的钢琴独奏。由于作品结构的减缩,歌词的创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难度,姚谦用简短的十二句充满了文学性歌词,概括述说了叶先生苦难、漂泊而又平淡、美好的一生。

《短歌》无论是在作品的创作上,还是歌曲的演唱上,都通过使用最简单的音乐语言,去描述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述的深刻含义,体现出一种极简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理念。

二是体现在乐器的配置上。为了与影片保持一致的艺术情绪,《短歌》的编曲并没有在弦乐队上大做手脚,反而是使用了一架钢琴配以空灵缥缈的女声演唱,使其完美的与影片格调融为一体,简单又不失大气。特别是最后那段几乎长达三分钟的钢琴独奏,虽然仅有一架钢琴,但是却在音响效果及情感的表达上展现出了丰富的层次感。

三是体现在旋律的创作上。陈粒笔下的《短歌》浪漫至极又出其不意,无论是人声旋律还是伴奏旋律的创作都十分的朴素,但同时却又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气息,让人充满想象沉浸于其中。例如,主歌部分钢琴高音区的旋律伴奏与演唱的人声旋律作了同音进行,它不仅没有造成旋律上的单调,反而是渲染了作品的气氛。再如,作品尾部三分钟的钢琴独奏创作,分别使用了副歌结尾以及副歌旋律作为材料变形发展而来,在作品材料统一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作品的层次感。

四是体现在歌曲的演唱上。在《短歌》中,陈粒对于音色的把控以及情感的表达展现出较强的能力,她的演唱时而空灵缥缈、时而深情坚定,简单质朴却又透露浓郁真情,没有一丝矫揉造作。影片落幕时,陈粒演唱的《短歌》响起,她将观众的思绪从影片拉回现实,却又让人产生一种恍惚错觉,如同接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迟迟不能恢复平静。

总体来讲,姚谦笔下的歌词质朴却充满诗意,陈粒的演唱空灵飘渺又深情真挚,加上许蔚天恰到其处的钢琴演奏,三者完美结合。《短歌》作为一首独立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通过简洁质朴的音乐语言,却给人一种出其不意的听觉享受。

《掬水月在手》的宣传剧照,叶嘉莹先生正在吟诵的画面

下面,我们将视角切换到电影中来,谈一谈《短歌》在影片《掬水月在手》中的艺术表现。首先,我们需要对电影音乐中的一些专业名词进行简要的阐述。

《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372页)对“主题歌”做出如下定义:“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或概括全片基本内容的歌曲,是全片音乐的中心……”它有利于观众更深刻的理解电影,对于推动剧情有着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主题曲《短歌》在影片中起到了良好的概括表达主题思想与情感的作用,通过诗意的音乐语言向观众述说了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一生。

那么何为“推广曲”呢?其实,推广曲也是电影主题曲的一种类型,它在整部电影中起到营销、宣传的作用,通常会邀请一些比较具有流量的艺人进行演唱。在影片中,《短歌》被赋予了主题曲与推广曲的双重身份。作为影片里的唯一首歌曲作品,自然而然在后期的电影宣传中担负了推广的重任,陈粒的加入也为影片吸引了大量文艺青年的关注与青睐。

在影片上映前曝光的《短歌》MV中,叶嘉莹先生的吟诵与钢琴演奏相得益彰,极具诗意的电影画面配以陈粒的深情演唱,它远远超出了《短歌》在影片作为主题曲中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主题曲《短歌》与电影配乐音乐风格相差甚远,导致影片落幕后风格转变,将观众沉浸于影片的思绪被打断拉回到现实。另一方面,《短歌》在影片中是作为电影谢幕表的背景音乐出现的,缺少了视觉画面的结合,稍显得有些单薄。而之前网络曝光过的《短歌》MV先入为主,在心理上给一种用宣传曲来“充当”片尾曲(主题曲)的恍惚错觉,因此《短歌》在影片中的艺术效果被大打折扣。

或许是因为MV的先入为主,亦或是导演有些遗憾的设计,影片中的《短歌》没能发挥出锦上添花的一面,存在着一定的缺憾。但客观来讲,《短歌》作为一首独立的音乐作品或是电影推广曲来讲,无论是它的作品创作还是歌曲演绎,都表现出极为成熟与出彩的一面,称得上是一首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副歌和弦旋律
唐代口哨旋律拟解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副歌:致爱米莉·狄金森
给你的信
Let Her Go
7月,盛夏的旋律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