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服务设计的“JOB 实验室”职业体验APP 设计研究

2021-03-15 07:32高海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线下实验室职业

高海涛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510641)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自身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的发展对个人来说也极其重要,人们希望通过实地的体验更加深入的了解某个职业及其所需要的能力。现有的职业分析,专业分析以及志愿填报的APP 对用户线下实地体验的个性化服务几乎没有,这也给职业分析体验APP 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用户体验思想的指导下,APP 正向着提高用户体验效果的方向发展[1]如何适应时代的潮流,实现个性化的体验服务,是我们现阶段着重需要考虑的。

1 研究背景

高考后选择志愿是高中生面临的人生发展方向的第一次选择,高中阶段作为走向大学专业教育的重要阶段,让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的高中生理性思考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是高中生在选择以后就业方向的重要阶段,大学中所学的专业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从事职业的方向。[1]

21 世纪,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各个行业都得到一定的融合,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为了适应当前的市场,各类的职业分析类的APP 层出不穷,如易展翅、斑鸠职业、职前通等职业分析类APP,易展翅通过职业测评寻找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并通过平台学习各类职业技能,多方位掌握职前讯息,并提供就业信息;斑鸠职业汇集了大量热门的职业课堂、职场技巧、行业热点、创业就业项目,更有职业测评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及职业圈让学生能与相关职业人建立联系;职前通的优势是集齐了大量互联网行业课程和实习求职的推荐,以及一些职业测评,测试个人适合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职业分析类APP 的竞争的焦点不应该局限于线上的理论学习。职业分析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体现在线下实地的职业体验。

通过线上评估选择,线下与各大企业的相关职业,进行实地体验,完成全新的职业互动体验。因为此过程类似于在实验室中找答案,故而将其命名为“JOB 实验室”。

2 “JOB 实验室”APP 用户需求分析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所以导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在性格的发展之下,会形成不同的兴趣爱好,从而会导致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取决于他们从事何种工作的前提。[2]与有专业方向的大学生和在职人员不同,高中生是专业选择的主要用户,因此选取不同年级段(如高一、高二、高三)的高中生为代表,与现有的竞品进行对比分析,将服务设计成工具,并确定用户的具体需求,从而构建服务系统的职业化体验。

表1 用户分类

图1 情景故事版

2.1 人物角色模型构建——用户分类与需求分析

通过访谈问卷,将高中生对专业的认知以及对职业体验的看法进行调查,就用户的态度和期望、想法进行统计分析,为之后的“JOB 实验室”APP 的设计提供参考。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相关用户进行调研,我们采取线上和线下问卷结合的发放方式。线上采用问卷星制作,通过网络在全国发放,收到来自各地的问卷124份,而线下问卷则是在广州市洛溪新城中学发放,收到可用问卷95 份。同时对新城中学10 名学生进行访谈,共整理出高中生在进行职业体验时所需要的服务。根据用户对求职选专业的态度来区分用户的类别,并对这些用户进行分类,主要从用户的主要特性,用户的主要目标、需求以及我们针对这些用户,我们所采取的设计方法进行分类,用户分类见表1。

通过对前期用户的分析得出,具有进行实地职业体验想法的高中生占多数,大多数高中生在专业、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如: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各个专业相关信息太多,信息的真实度有待考究;难以明确自身的优势;没有真实体验不知道是否真的适合等等。

2.2 情景故事版

产品设计过程中,故事板作为一种视觉化的语言,在各个设计阶段能够积极促进情境交流和情感体验。[3]为更好的理解用户行为和心理、需求以及对“JOB 实验室”APP 的使用行为预设,通过将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应用的使用方式,情景故事版见图1。

图2 用户行程图

图3 服务蓝图

图4

“JOB 实验室”APP 使用过程包括个人评估、职业了解、在线咨询以及线下实地体验等流程。其中,在前期主要是根据测试了解自身的能力与职业的匹配程度,然后应用会根据测试推荐相应的职业,了解相关的职业之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实地体验,在整个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职业能力的需要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

3 搭建“JOB 实验室”服务设计系统

根据服务设计的理论并结合桌面研究法,并对高中生的心理、思维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得出目标用户特征:(1)平时在学校学习,周末或节假日在家;(2)有周末或假期使用手机上网了解信息的习惯;(3)假期在家写完作业,没事做;用户痛点:(1)难以从高中课堂或老师那里获取职业规划的指导;(2)对职业和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3)对未来大学选专业和以后的就业比较迷茫;并且他们表示非常需要专业或职业的科普信息,同时希望在大学选择自己喜欢和合适的专业。通过绘制用户行程图来表示用户在使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产品的接触点,从而给设计找到突破口。

3.1 用户行程图

用户行程就是目标用户在相应情境下行为体验的分析,它描述了用户在一个完整的服务体验过程中每个阶段的体验情况,用图形化的方式记录、整理并表现出来。[4]通过对用户需求以及使用场景分析,建立用户行程图,用户在场景下的职业选择体验按行为分解为自我评估、职业了解、职场体验3 个阶段,目标用户的行程见图2。

从用户行程图中分析得出,用户使用应用的流程,即线上个人评估、职业专业匹配、线下职业实地体验、保留职业体验记录以及线上评价与反馈。线上个人评估,通过多方面的认知了解自己,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专业认知。在从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的匹配度进行职业筛选。通过职业之间的对比分析,让用户更加明确职业的特性。并将高中学科与专业、职业对应起来,让用户理解起来更加直观。也可以通过用户的测评分析进行职业推荐,并通过职业与相关专业对应起来。

线下职业体验,与多个公司进行联系协调,打造线上咨询,线下体验的个性化服务,不同于实习,线下体验加强能力学习,技能提升,职业了解,通过体验学习加强对职业的了解并学习相关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的判定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相关职业,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线上反馈,用户根据自己实地体验的感受,对公司的服务进行打分,为了使得打分机制更加合理,应采用奖励机制,促使用户客观公正的对所受的服务进行评价,既能满足未体验的用户了解实情,也能为设计者提供更好的设计素材。客观公正的评价可获得平台给予的职业体验机会或线上与职业大咖一对一交流的机会。

通过分析明确“JOB 实验室”APP 的主要功能,提供个性化的职业体验服务,从而更好的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

3.2 服务蓝图

对现有的服务系统以及“JOB 实验室”APP 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之上搭建“JOB 实验室”APP 的服务设计系统,见图3。

服务系统包括以下特点:(1)在产品平台的基础之上,主张利用线上线下多企业的职业体验模式,应用端通过对用户数据的了解,并将其需求反馈数据上传到后台,后台通过对用户数据的了解,分析其行为的动机,从而更好为用户服务;(2)通过多企业的分布,在各个企业之中,通过设立运维人员来维护日常运营以及提供培训服务,并通过后台用户数据反馈,提升服务。

4 职业体验服务系统应用设计——APP 原型设计

在服务设计的系统中,APP 的界面设计是重中之中,好的界面设计能给用户很好的视觉体验。[5]其主要的目的是为想要在高中毕业选专业时,在兴趣、爱好、性格等各种特点上去进行匹配,同时在权衡自身的优势的条件下进行精准的匹配专业;在职业的体验过程中,充分综合自身条件与职业的相关匹配度。

4.1 APP 的设计信息架构

在前期的分析中,主要将“JOB 实验室”APP 共分为5 个部分,即首页、课堂、体验营、发现和我的。通过对整个产品和产品的核心功能考量,着重对首页、体验营和课堂三部分的功能进行设计。

首页,该模块中主要的三个功能即科普屋、成长计划、测试台。科普屋主要给用户呈现职业、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成长计划主要根据用户的测试、课堂学习、职业科普等;测试台主要基于多维度测评的方式,让用户真正的了解自己,同时会根据用户测试的结果推荐相应的职业,并提供相关职业的体验活动。

课堂,在线科普职业、职业大咖在线指导、职业大牛深度剖析职业,让用户更加深入了解所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在学业规划指导中,将学科与专业相结合起来,让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学科与专业之间的关系。职业规划指导,将个人的特质与社会环境相结合,自身能力与职业信息相匹配,更好的将个人与所选的职业契合。

体验营,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用户对相关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平台会根据前面的测评及专业推荐,进行相关的线下体验活动的推荐,而线下的体验活动都是和一些公司合作,从而实现线上引导到线下体验的目的。

“JOB 实验室”服务系统,在专业、职业理论普及的情况下,根据用户的需求,在保留传统职业理论知识普及的情况下,融入了线上评估,线下体验的实践环节,从而与竞品拉开差距,避免同质化的现象。

4.2 APP 界面设计

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服务设计是贯彻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中的,而界面设计的目标是人机交互尽可能的简洁和高效[6]。因此,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对于整个界面来说,不能仅仅是好看,还要好用。为了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设计应以用户的情感需求为主,对色彩个性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7]。在“JOB 实验室”APP 设计过程中,根据APP 线下实地体验的个性化特点,并对相应的用户进行分析得知,用户主要对颜色、信息的传达,信息的认知等方面比较看中,所以在设计界面的时候,需要在信息传达、审美感受、产品认知的基础上,融合简洁明晰的视觉感受。所设计的界面在视觉色彩上用简洁的灰粉色和白色为主色调,能满足男女之间对色彩的共性,简洁明快,并通过界面的大小来达到一定的层次感,“JOB 实验室”APP 应用功能及界面见图4。

在功能页面色彩的考量上,需与APP 的主视觉色彩保持一致,需要以冷暖结合的色彩,达到整个界面的和谐,通过使用深粉色、绿色及黄色给人带来无限瑕想,传达给用户一种先是通过无限遐想各种职业的美好,在生机勃勃的环境中去孕育自己的梦想,最终达到丰收的季节。

由于职业体验类APP 具有青春活力、积极向上的感性隐喻,在视觉设计上可以使用插画和具有活力的色彩,如在介绍相关专业职业的界面下用专业代表性较强的图片作为背景,让用户更加直观深刻了解相关专业。在界面设计中,简洁视觉元素,减少复杂图形,简洁清晰的视觉能让人易于思考,容易引起使用者的兴趣。

5 结束语

本文结合服务设计的设计方法,通过用户画像、故事版、用户行程图以及服务蓝图的建立,通过用户画像、故事版、用户行程图以及服务蓝图的建立,可更直观清晰的了解到用户,并可以通过用户视角去提出解决方案。接下来需要将不同用户的类别进一步细化,并对线下的服务进行深度的剖析,使得用户体验达到最佳状态。

猜你喜欢
线下实验室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