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教育路径研究

2021-03-15 07:01周剑飞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教育路径网络教育媒体融合

周剑飞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大学生对网络媒体的依赖不断加深,对大学生网络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媒体融合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现状,提出从情感引导下培养网络责任意识和自制力、加強大学生网络行为引导,探索学校对大学生网络教育的高效培育路径。

关键词:媒体融合;网络教育;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3-0061-02

在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平台聚合并崛起,媒体融合趋势不可逆转。当代大学生身处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从过去传统媒体单一化主体发展为现在一对多、多对多等形式的多元化主体,大学生既可以作为信息浏览收藏的观众,也可以是传播分享的发布者。网络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没有界限分割,获取途径快捷、方便,但是各媒体平台上信息内容和质量也参差不齐,不良信息对现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在受到网络媒体影响的同时,也会影响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

1 网络素养教育概述

网络素养是指以网络媒体为媒介,人们利用互联网获得和使用信息资料的技能、并对网络信息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对网络沟通交往中的法理与伦理道德修养的综合体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素养不仅仅指的是网络信息资源获取能力,也包括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具备技能后在一定意识下做出的复杂行为,表现网络法规、道德素养,网络行为的责任意识等,以及网络安全素养等。从大学生网络情感着手、培养健全网络意志、成熟的网络行为,并使其逐渐内化。

网络素养教育,指的是对网络使用者应具备的网络信息的获得和使用技能、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网络规范和道德修养的整体规划和培育,使其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培养大学生提高生存于媒体融合时代的知识和技能,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伤害,引领信息时代的大学生穿越"信息迷雾",走上良性的健康轨道。当然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并不能依靠主体自觉主动就能形成的,需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做好对应的引导与教育工作。

2 媒体融合环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现状

2.1 大学生网络素养形成尚处于自发状态

大学生是网络媒体用户的最为重要的群体之一,但是现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绝大多数是自学成才。据统计调查发现,56.8%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知识的获得来源于网络上自主学习和实践,仅有11.2%的学生认为是从课堂上获得的。同时大学生之间的网络素养发展非常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52.2%学生不能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不能快速、准确的获得有用信息,只有8.2%的学生自认为能了解网络传播和使用的法律法规。

2.2 媒体融合背景下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引导缺失

近年来,为贯彻国家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精神,开始在校园、社区等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推进工程”,推动提升网络素养。据调研有近82%的学生认为学校对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不够重视,应该加强对网络能力培养开设相应的课程和讲座。有54%的学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网络文明教育的讲座,但其中有78%的学生认为讲座并不能够培育网络素养,并没能起到提升学生网络素养的作用,需要配合专业的课程实施教育。

2.3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效果不佳

部分大学生网瘾比较严重,沉醉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网络犯罪、低头党、手机族对高校教育教学秩序、教学效果产生不小的冲击。学校也意识到对于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只能正面迎击,不能逃避。各学校各自为政采取措施对学生的网络素养进行培养。据调研,有76.3%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教育效果不佳,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不适合学生需求和当前的形势,有83.5%的学生并不喜欢学校开展的网络文明教学活动,网络素养培育效果不佳。

3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路径探讨

为加强“知行合一”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贯彻国家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精神,在校园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推进工程”,我们共同探索有效的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路径。

3.1 加强网络情感引导

1)选择优质的意见领袖和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必须要熟悉他们的网络行为习惯,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要引导为主,而不是一味地指责。第一,通过拓展学校的主流媒体阵地,发布思想深刻、权威准确的优质内容,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主流声音依然可以“一锤定音”;第二,可以通过大学生身边的熟悉人和典型案例教育和引导,才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高校应在老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中选择优质的“意见领袖”,利用QQ、微信、朋友圈的媒介,通过典型事件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使得大学生对网络素养的培养较为亲近,使得教育更为有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习媒体相关知识并利用媒体发展自己

通过丰富、有益的媒体网络内容,来充实现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发展完善自我。第一,利用网络媒体开展大学生喜欢的线上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等,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此贴近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亲和度和参与度。第二,创新网络教育平台,通过校园网、学校微信、学校博客、学校抖音等网络媒体平台,传播网络道德、网络运用能力、技巧和责任教育,并且部分课程可以纳入教学体系;不断通过互动媒体平台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学习需求诉求,做到线上了解,线下解决,虚实联动,形成教育教学合力。

3.2 培养网络责任意识和自制力

1)网络道德修养和守法

学校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学生网络行为加以严格管控。 第一,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学校对那些在各种网络媒体和各种论坛上的一些严重违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的行为,一定要做到有错就罚, 对这些同学可以按照严重程度进行禁言、封号、警告,或其他更严厉的处罚;第二,增加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能及时发现对学生浏览不健康网页、发表不当言论或实施错误的网络行为的,应当坚决制止;第三,将日常网络素养纳入学生个人综合考评,尤其是在期末评优、评定奖学金、入党考察时,要综合该学生线上、线下两个方面的道德素养表现进行整合评比,对符合网络素养要求的学生应当予以足够的肯定和表扬。

2)媒体环境下树立传播行为的责任意识

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各种媒体平台为了各自的利益利用网络会进行情绪渲染和發布偏激言论,大学生血气方刚容易被调动情绪,发布一些错误言论,成为虚假事实的传播者。增强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的责任意识,第一,增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可以通过对网络典型事件分析探讨,经常组织学生对热点事件研讨等趣味活动,多种形式加以教育引导,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网络行为后果承担责任。同时对学生所关心问题的增加透明度,定期在学校主流媒体平台上发布学生所关心的信息,帮助他们抵御不良信息,树立准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准确的行为和言行,共同维护网络秩序。第二,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也不得随意上传和泄露他人机密。在网络中要与现实生活的交往过程一样要学会保护自己并尊重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通过开设专业课程帮助学生提高网络安全保护意识,通过利用第三方技术、定期网络杀毒等安全设置办法预防信息泄露,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

3.3 加强网络行为能力

1)培养网络管控能力

网络媒体现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学生需要掌控网络信息的管理控制的能力。第一,培养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自我管控,通过为自己学习和生活制定计划,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提高时间规划能力,这也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网络素养能力。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同时学校也可以强制性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比如在特殊时间段限制上网、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等;大学生期间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自我时间管理的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网络素养重要的能力之一。第二,培养大学生上网内容的自我管控,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上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有的存在极端、消极等不良因素,需要及时、准确的引导,可以将教育内容设计为博客、微信、粉丝关注等易被学生接受的形式,以渗透性、参与式的方式接触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娱乐等环节,提高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2)培育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使用能力

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迫切需要普遍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使用能力,第一,大多数学生能利用网络获得浅层次的娱乐或信息,但是对于网络知识的获取或有益信息的传播能力较弱,比如检索高级文献资料、网络软件的运用、回答咨询等活动;学校可以开设专业课程帮助学生获得这些网络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培养大学生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和应对能力,才能准确高效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网络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网络教育的内容要紧跟形势,不断更新技术、应用、载体和内容,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第三,通过校园博客、校园微信等途径引发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共同探讨和提高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成为网络信息合格的使用者和参与者。

网络媒体信息更新频繁,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在受到网络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着网络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对于大学生而言较好的网络素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网络信息的掌控能力,在网络世界不会迷失自我,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世界不断提升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袁德栋.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J].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2018(2):84-86.

[2] 刘蔚.移动互联背景下“00后”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特征及培育路径探究[J].高教论坛,2020(1):47-52.

[3] 柏瑞平.基于网络素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微[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9(2):134-138.

[4] 周小单.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机制研究[J].传媒论坛,2020,3(4):24-25.

[5] 叶定剑.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核心构成及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1):97-100.

【通联编辑:李雅琪】

猜你喜欢
教育路径网络教育媒体融合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路径探索
民族文化传承的家庭教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