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比较

2021-03-15 22:47赖文宇
锦绣·下旬刊 2021年9期

赖文宇

摘要:经过近些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许多大学生在情绪调节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并且伴随着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许多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如何帮助当前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情绪调节,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是当前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今天,本文也是就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心理健康双因素;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

在当前我国高校中,由于政策的影响,高校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对于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要想在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获得自己理想的工作,不仅要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情绪管理工作。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进入到社会之后,一般都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而护理方面的工作大部分情况下是照顾病人,而病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是较为脆弱的,如果护理工作者没有较强的情绪管理,可能就会伤害到病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作为护理专业大学生来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情绪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那么下面,笔者就自身的相关经验,来谈一谈如何给予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来进行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调节。

1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the Dual - 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认为心理健康应该是一种完全状态,不仅无心理疾病,而且具有积极心理状态,如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自我接纳、社会贡献等 。这种状态可以分为完全心理健康、部分心理健康、部分心理病态、完全病态四个类型。完全心理健康者具有低抑郁、高主观幸福感特点,称为“健康者”(Flourishing);部分心理健康Ⅰ型具有低抑郁、低主观幸福感特点,称为“易感者”(Vulnerable);部分心理健康Ⅱ型具有高抑郁、高主观幸福感特点,称为“有症状但自我满足者”(Symptomatic but Con-tent ),“痛并快乐着”大概就是这种心理状态;完全病态具有高抑郁、低主觀幸福感特点,称为“疾患者(Trubled)”。以大学生为被试发现,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能够将大学生划分为四种不同的心理健康类型,心理素质各水平在不同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 。心理健康不同类型学生在学习投入与学习成绩方面差异也显著。总之,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大量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不同类型健康者其心理特点也比较突出,表现出了较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但遗憾的是以往研究较少针对具体人群进行探讨,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研究还不多见。

3 护理专业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引导护理专业大学生合理认知情绪

许多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无法真正的进行自我情绪管理,是因为他们对于情绪的认知程度不够。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情绪的管理工作,高校的教师应该要帮助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合理的认知情绪,包括情绪的分类,情绪的管理方式等等。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情绪的概念,他们才能更好地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

3.2 帮助护理专业大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许多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自己情绪不受控制的时候是想进行情绪的管理工作的,但是他们不能完全掌握情绪管理的方式。对此,高校的教师应该要在上课过程中教给学生一些情绪管理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来纾解情绪,还可以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来缓解情绪,通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对策。

3.3 加强对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

护理专业的大学生由于学业繁重以及一些其他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常常会导致他们在情绪管理的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作为高校的教师,应该要对此给予高度的关注,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学习之余,可以与学生交流他们近日的生活状况,教给学生一些自我情绪管理的方式。当学生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情时,教师也要及时的帮助他们进行解决,疏导他们内心存在的不良情绪。

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来进行护理专业大学生情绪调节进行的相关调查和研究,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但在实际的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过程中,学校和相关的教师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的情绪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对策。总的来说对于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进行必要的情绪智力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也是他们必备的基本素养。作为教师,要对此高度的重视,能够及时的关注到学生的情绪状况,以及心理过程,及时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情绪管理,从而为学生之后走入社会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 基础知识 )[ M ]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0.

[2]林恩·克拉克.救助情绪 [ M ] .姚梅林,庞晖,姚枫林,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34.

[3]解小青.大学生情绪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 J ] .教育与职业,2011.2 ( 6 ) :82-84.

[4]王飞飞.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 D ] .重庆:西南大学,2006.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