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电商经济发展问题的初步分析

2021-03-15 00:07谭笑
现代营销·理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平台经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摘要:2020年,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约谈部分电商企业,一方面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电商行业主体情况,另一方面就企业市场运作过程中的政策规范、潜在风险、应对措施等情况,提出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的层面提供有利于电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配套资源。同时,加强市场优化调整,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平衡。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平台经济的现状,对有关风险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于促进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电商经济;平台经济;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作为一种新企业形态,电商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节约生产资源,构建新的宏观经济运行模式方面,具有传统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内生性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把握平衡是现在及今后一个时期需要解决好的市场问题。

一、基本背景

(一)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为电商经济的出现奠定基础

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发展水平达到新高度。GDP总值首次进入世界最前列,不仅远超英国、法国等所有欧洲国家,也明显超过日本,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状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预测,按照当时的发展速度,2035年左右,我国将达到甚至超过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成为世界经济领域中新的引领者。当时,应该说也是国内市场经济发展发生深刻改变的开始,一方面,企业的整体生产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可以适应范围更广阔、层次更丰富、需求更多样的买方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市场中产品服务质量整体提升,有力地吸引了需求市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更强,消费视野更宽,而且从以追求质量和价格为核心的消费理念,转化为融质量、价格、服务、时效性、便捷性等多项指标为一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新型消费模式。

(二)市场经济内部缺少必要的供需联接

在上述情况下,整个市场处于强烈的活力迸发临界状态,但是,由于供需之间的自然连接渠道尚不明确、不健全,因此,市场整体活力还没有等到完全释放,在此情况下,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市场中电商企业逐渐涌现,很大程度上充当了供需双方的经济纽带,国内经济一体化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推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电商经济的形成过程及存在问题

(一)电商经济形成的外部条件

电商经济的形成,根本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的推动,原有经济活动组织体系已经无法充分将社会生产资源充分组织起来,产生范围更全面、行业渗透更深入、规模效益更显著、供需影响更及时的经济运行形态。但是,同经济发展的直接内因比起来,外部因素的变化也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看,正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激发了市场潜力,使新的生产关系的组织和重构成为可能。在这方面,有两类外部因素发挥了比较突出的作用。一是国家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的迅速普及覆盖,为国内经济活动一体化、关联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电信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以固话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为主要特征的电信业务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地区并行建设,至2005年前后,基本实现了全国电信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化社会特征初步显现,使我国市场规模从单纯实际地域的层次提升到地理与逻辑层面相统一的层次,即实体市场与逻辑市场达到一致性,这种二维平面化市场形态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中是第一次出现,成为后续经济加速转型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在全国基础电信网络基础上,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直接催生了互联网经济的运营环境,也使整体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呈现立体化特征,经济信息透明,各行业渗透交融,供求周期缩短,消费节奏加快,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区块链经济等新型发展模式交替并行,总的来看,无论是微观经济角度还是宏观经济角度,都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力与发展壮大空间,也再次体现出科技技术也是生产力的经济规律。

此外,电商经济形成的外部条件也与近20多年来,我国消费市场中消费主体结构的变化有关,突出一点是消费主体已经由50后群体为主转变化为60后、70后和80后及更年轻的消费群体为主,这是近几年来需求市场发展强劲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电商经济形成的内部条件

电商经济形成自然也与经济体内部运转情况变化有直接关系。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我国建立起了初步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规模大,生产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产业结构层次单一,社会就业整体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而非资金、技术密集型。在此情况下,国家多次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向节约型经济转变的步伐,同时强调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供给市场发展。为了给企业松绑减负。在民营企业方面,政策强力破除制约企业发展障碍,降低准入门槛,全面实行增值税管理,减轻营运成本,同时大幅取消政府部门面向企业的各种管理费,简化行政业务手续,为企业提供宽松合理的服务型政府治理环境。在国有企业方面,深化国企改革,在国家控管基础核心资产利益的构架内,积极推行国企资产和运营的市场化管理,大幅度消除行政性、指令性安排,让国企在市场中既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又支持鼓勵国企发挥优势,在市场中实现资产增值、能力提高和效益扩大。同时,国家强力推动经济创新,支持民营和小微经济蓬勃发展,以微观促宏观,以宏观保微观。上述国家治理安排,基于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客观理解和灵活把握,在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成为近20年来电商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电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电商经济的出现是市场自身作用的结果,其合理性是先天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其正面作用。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京东和阿里等电商正式在市场中开展业务以来,电商经济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以超乎消费者预期的速度迅速在市场中扩展开来,其新鲜的市场理念、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全面的业务领域,很快赢得了市场的认可。特别是在最近两年特殊的经济环境下,电商经济发挥了特殊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但是,事物的发展都有双重性,电商经济也不例外。具体看,电商经济带来的问题有以下表现。

一是电商企业结构不均,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少数电商占据市场主体,多数电商数量占电商总量的80%以上,市场业务量及客户占有量却只占总体的20%左右,直接导致我国电商市场主体结构呈现寡头市场特征,比如:在生活服务电商中,阿里、京东的市场整体占有量比其他所有同类电商的市场占有量的总和还要多,而且不仅控制了现在已经就业的正式消费者,也通过金融信贷等业务间接控制了各类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中的潜在消费者。寡头的存在,短期看反映了一个新型行业的崛起,但长期看,不利于该领域市场的整体发展,因为就国家而言,市场的均匀化、分散化才是整体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社会新生财富应该集中在最大范围,而不是局部小范围。

二是对传统金融机构业务的冲击,是一个风险问题。2012年以来,以京东白条为标志,电商市场中出现了数字信贷,平台客户可以凭自身的购物总量及购物过程的行为情况,获取平台提供的数字贷款,用于支付平台产品选购费用,甚至有电商提供的数字贷款产品,具有一定的提现功能。这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并无本质差别,反而在办理方面更高效灵活,即贷即用,审批便捷,受到消费者的高度青睐。同时,在存款方面,借助电子钱包功能的应用,大量用户将钱存入微信或支付宝账户,平台为客户按日结算利息。这实际上就是在从事存取款业务。原来金融主管部门规定电商不能开展存取款业务,主要是在物理办理手续方面加以限制,而对于全部在互联网平台上运作的电商借贷信息而言,则处于有效管控之外。商业银行不能得到及时足额的存款,也就无法发挥集中向社会放款的优势,相关于宝贵的金融资源没有进入国家可支配体系,宏观经济整体发展带来新的隐患。

三、对电商经济存在问题的治理思路

尽管电商经济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坚持客观对待,科学治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就一定能够扬长避短,克服不足,使电商经济在今后的经济社发展中切实发挥引领作用。总体建议思路如下:

一是政府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市场中的角色优势,从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视野范围内,发现和研究电商经济运营过程的利弊所在,对于积极的一面要创造市场环境,使其达到更优;对于不足的面,要从深层次入手,切断风险根源。同时对于需要从政府角度进行完善的环节,要保持积极的改革创新意识,主动高速现有制度规范,为新经济形式提供足够的运营环境。特别是要防止出现垄断现象,防止对整体国家金融管理体系造成冲击。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对阿里电商进行适度调查,则是一个积极市场信號。

二是作为电商企业,在保持活跃的经济效益观念的同时,也要坚守明确的运营规则意识和底线意识,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取也要有限度,要给同行业市场留空间,特别是对于消费者整体金融资产和资源的关联,不应超越一定的层级,虽然在某一业务方向上具有累积优势,但要将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防止期望失衡。

四、结束语

电商经济是平台经济、线上经济的一种形式,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一定程度后出现的市场经济活动组织形式,总体适应了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从经济发展历史的角度看,是现代历史上从出现过的社会生产活动组织形式,当然也不会是唯一的、静止的和孤立的市场运营机制。从初期情况看,电商经济在作用范围、作用形式、作用效果等方面积极作用是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明显,但是它所带来的诸如弱化实体经济、过分资本汇集、市场垄断风险、社会过度消费,以及产业规模化冲击等不利情况,也要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我国已经处于世界经济前列,经济体量庞大、经济结构转型代价极大的现实情况下,对于新经济发展形式的直接和间接风险,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将社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石溢琛,我国电商模式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J],商务统计,2015(24):61–63。

作者简介:

谭笑(1993—),女,北京,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金融学专业。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谭笑

猜你喜欢
平台经济金融监管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沈阳市平台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平台经济视角的P2P网络借贷实质研究
平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竞争方式探究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