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文物”萧军

2021-03-15 09:59段燕勤
北京纪事 2021年3期
关键词:喻为生死场红卫兵

段燕勤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北京作协的专业作家阵容强大,令人瞩目。1979年,我调入市文联时,听说作协有个“东北作家群”: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雷加。有人说,他们都是“九一八”事变后进关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他们不但是北京作协的驻会作家(专业作家),而且都是时任作协副主席。其中萧军、骆宾基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我对他们充满了敬畏之情。后来在工作接触中慢慢地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发现他们个个都平易近人,萧军个性更为突出。

自喻为“出土文物”

萧军中等身材,很魁梧,满头板寸式华发,透着精干与豪爽,黑红的脸膛,目光睿智炯炯有神,手杖不离手。其实,手杖只不过是老爷子的饰物而已。站如松、坐如钟,一看便知武功不浅。萧军家住后海沿,在后海的晨曦中常见他练功的矫健身影。萧老武功不减当年,难怪王蒙叹道:“文坛中有冯萧二人(天津的冯骥才,北京的萧军),中国的作家就无人敢欺负。”

萧老平反后,常在會上自喻为“出土文物”,最初我不解,人怎么成文物了?后来听说他那刚直不阿的性格没少招灾惹祸,在那个极“左”的年代自然也就被打入另册,备受冷落。打倒“四人帮”,文艺界迎来笫二春天, 萧军在文坛上又有了一席之地,为此老爷子乐天风趣地自喻为“出土文物”。

倔强的东北硬汉

“文革”中挨斗,萧军首当其冲。据说延安时期,他曾在一些问题上与毛泽东有过争论,于是便被列为打倒对像。可是他死也不肯低头“认罪”,以理据争:“我自信无罪于国,无罪于中国共产党,我的数十年经历,斑斑可考,步步可查……过去对种种有害于人民进步,有害于无产阶级革命发展的不良倾向和思想意识,只要自己认为应该批判,应该建议的,也从来没有计较和顾虑个人得失而畏首畏尾,慑权惧势,不敢放胆明言,这也属斑斑俱在,步步可查……”

这只能招来更多的迫害,造反派和红卫兵曾问他:“服不服?”“我服打,不服罪!”造反派和红卫兵让他低头认罪,萧军就是不肯低头,他挺直胸膛,犟直脖子大声喊道:“我没有错!”红卫兵气急败坏,又在他赤裸的前胸和后背上留下重重血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铮铮铁骨不愧为东北硬汉。

与鲁迅的缘分

回首往事,萧军和鲁迅缘分不浅。因不愿做亡国奴,萧军结认落难才女萧红后,两人双双出走青岛。在那里萧红写下了惊世骇俗的《生死场》,萧军写出了成名作《八月的乡村》。后来两人又一同赴上海,并得到了鲁迅先生的慷慨资助。《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也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相继出版。更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先生为《八月的乡村》亲自作序。在上海,萧军经历了恩师鲁迅先生辞世的巨大悲痛。鲁迅先生的葬礼当天,萧军身穿重孝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

萧老八十大寿时, 作协领导去祝寿, 我和另一位司机在楼下等候, 萧老还特意派家人请我们上楼。更值得一提的是,萧老送我一幅墨宝,并把再版的《八月的乡村》一书签名赠我留念。在退休后的日子里, 重温大作,他那爱国、爱民之心令人感动,故我写下此文以表怀念。

猜你喜欢
喻为生死场红卫兵
萧红《生死场》版本流变及副文本探析
认知语言学基本原理基础上的词素构词及其意义
米可闯关(二)
填数字,学古诗等
当红卫兵就能吃饱饭
从 《生死场》 看萧红的女性生死观
萧红《生死场》中的女性身体书写
红卫兵的性恋观念及行为
浙江境内红卫兵“破四旧”行动所造成的古旧书资源损毁
荒诞年代的传奇故事——红卫兵偷越国境援越抗美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