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念青唐古拉山东段

2021-03-15 06:25蜜蜂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垭口峡谷营地

蜜蜂

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东段,位于西藏昌都、林芝和那曲的交界地区,是雅鲁藏布江和怒江的分水岭。这里地形复杂、气候湿润,大量降雪形成了壮美的冰川和雪峰,也哺育了茂密的针叶林。

其中,在林芝市北部,波密县和洛隆县之间,有一片风光绝美的山谷,这里6000米级雪山环伺,溪流逶迤,数十条大型冰川从雪山之巅奔腾而下,直抵谷底;翡翠色的湖水梦幻般铺满整个山谷,周围环绕着一个个风景如画、犹如世外桃源的村镇。正因如此,一些国外登山家称这里为“西藏的阿尔卑斯”——而我们此次徒步的曲通线路,就位于其中。

1

DAY1~DAY3:曲那玛村→巴巴拉垭口→措仁措营地

行走在风起云涌间,仿佛置身于幻界。我看到隐藏在山坳里的巴巴拉措,它的湖面上飘荡着屡屡云雾,仿佛害羞一般时隐时现;而后方的雪山时而被云雾遮挡,时而云雾被风吹开显露真容。

这趟行程,从波密县城开始。在这里,各位队友陆续集结,采购物资、整理装备,一切都准备妥当后,众人乘车赶到了徒步的起点,位于波密县城北部的曲那玛村。

下车时已是早上9点半,我们一行7人,沿着植被丰茂的村间小路,很快便抵达了徒步的正式起点郎脚马——念青的许多线路都是由此处进山。下行了一段路后,沿着木桥跨过一条水浪汹涌的河沟,对岸是茂密的森林。

天阴沉得厉害。我们在浓雾弥漫的山林间一路爬升,渐渐的,天地间开始响起淅淅沥沥的声音,并且越来越大——下雨了。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躲雨,大家只能穿上雨衣继续前进,并在途中草草地解决午餐。风雨飘摇中,我们终于赶到了一座小牧屋,躲进屋内,生火取暖、整顿休息,直到雨停才继续出发。走出没多远,遇到了第一个措:措下马,只见山脊与森林都倒映在湛蓝平静的湖面,再加上雨后的阳光衬托,美得令人惊叹。

然而好景不长。措下马的前方是难走的碎石坡,天气也再度变得阴沉,并飘起小雨来。在一处废弃牛棚边休息片刻后,于下午5点整,我们到达了今晚的营地。营地在一片山坡的平地上,晚上风非常大,大家各自蜷缩在睡袋里,听着帐外的寒风呼啸,彻夜未休。

不知何时下起大雪。漆黑的天空中,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打在帐篷上沙沙作响。虽然这次带的是四季帐,拥有相当不错的抗雪性,但我仍担心遇到像上次走三郎线时被雪压断帐杆的情况,因此几次起身拍打帐篷上的积雪。清晨醒来,拉开帐门一看,外面已是另一番世界:草甸、石坡、山峰、帐篷……一切都覆盖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这时,同伴们也都陆续起身,拍摄了一些雪景之后,早上9点拔营出发。

今天,队伍要翻越全程的第一个垭口:巴巴拉垭口。沿着营地前方的溪流而行,路上都是湿滑的石阵,相当难走,好不容易翻上一个大石坡,再往右切继续爬升后才发现走错了路。于是,我们只能无奈地下撤回到营地,再向后方正确的路线进行爬升。没过多久,阳光适时地出现,照进了峡谷,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间,反射着耀眼的金光,人的身上也暖洋洋的。

但好天气并没有一直持续。上升到一个小平台后,天空很快再次飘起了阵阵雪花,前方的队友在踩雪前进,我在后方不紧不慢地观赏着美景。行走在风起云涌间,仿佛置身于幻界。我看到隐藏在山坳里的巴巴拉措,它的湖面上飘荡着屡屡云雾,仿佛害羞一般时隐时现;而后方的雪山时而被云雾遮挡,时而云雾被风吹开显露真容。

一路缓升,前方垭口上阳光大好,我跟随着队友的脚印,绕至峡谷右手方前行。垭口前的雪很厚,令人走得很是艰难,当我想从两块巨石间的夹缝中穿过时,腿却深深地陷了进去,用了近两分钟才拔出来,而且由于疏忽,让胸前相机镜头的遮光罩里都装满了雪。

将近下午4点,队伍终于到达垭口,后方是一排延绵的雪山。垭口上寒风猛烈,虽说有阳光照射,但待得久了依旧寒冷,于是我们没有多做停留。下行路比较平缓,雪也越来越薄,走起来很是轻松。降至河谷里,本打算在草地上安营,结果走近一看全是沼泽,于是便在峡谷里找了块平整的雪地安营。半夜里,我被雪打帐篷的沙沙声吵醒,不由得感叹这里天气变幻无常,明明睡前还天气晴好、漫天繁星……

翌日继续出发。上午一路在石头阵里缓降,这一段路没有明显的路迹。下到又一处谷地时,沿途生长着大片美丽的松树,感觉棵棵都造型优美,甚至可以做盆景了。紧接着,我们又经过如翡翠般的措扎克,措扎克湖心有一座巨石小岛,湖岸风光却是泾渭分明:我们所在的这边坡度较缓,各色植被鲜艳,对岸则是高耸的凛冽雪山。

这时天气晴好,大家便在湖边短暂休息、吃午餐,顺便晒一晒帐篷。下午,队伍沿着山坡的右方爬升,进入了另一条峡谷。穿过一片金黄色的草地后,我们到达措仁措湖边安营扎寨,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着绝美的风景:只见洁白的雪山下,碧蓝的湖水微微荡漾,湖岸边草地肥美,还生长着零星的灌木丛——队友一致认为,这是我们几天来最好的露营地。

2

DAY4~DAY7:措仁措营地→冻措营地→绿海子营地

下雍措前方的雪山完全显露了出来,倒映在平静的湖面,泛着清冷的光辉。下雍措的前方路段,有许多玛尼堆,大量冰雪残留在石块上,被阳光照成近乎透明的蓝色。

在措仁措湖边,我们迎来了第四天昏暗的晨光。

拉开帐门,一阵刺骨的寒风吹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哆嗦,看到临帐的伙伴们也都慢慢地起身,开始收拾起来。9点左右,队伍拔营出发,朝着措仁措湖岸的山坡一路爬升。由于昨夜大雪,路迹都被覆盖,因此我们只能沿着地图轨迹的方向摸索前进,大家状态都还不错,只有一位队友,脸被紫外线灼伤得厉害。

在这种天气下,垫着雪的巨石阵是最难走的,对我而言更是举步维艰,看着眼前部队的身影越来越远,我跌跌撞撞地追赶着。终于,进入了一条溪谷的平缓地带,路好走得多了,我在半山坡赶上等待着的队友们。此时已近中午,在一个无名措前,头上乌云盖顶,周围寒风肆虐,大家只能草草休息后继续赶路。

溪谷的前方是一个垭口,在垭口的玛尼堆上,还插着一面崭新的小蓝旗,这说明不久前还有队伍经过这里。下垭口是一段很长的缓降路线,一直降到草石混合的地带后,又在灌木丛中穿梭了半天,才终于来到了河谷。河谷里分布着色彩艳丽的低矮植被,是适合停留的好地方。接近下午7点时,我们找到一块大石头,旁边有牧民搭建的两个简易屋子,便就地扎營。

晚上大家商量着,明天决定修整半日,下午再出发;没想到的是,早上起来,发现雪越下越大,难以想象前方的垭口会有多么难走,于是干脆等候、休息了一天。

时间来到第6天。尽管气温依旧非常低,但至少已经风雪消弭,大家经过一天的休息,状态也都调整得非常好,一个个健步如飞。我拍摄时落在后面,还是在冻措赶上了他们。冻措是一条位于峡谷底部的狭长湖,蜿蜒曲折有数公里之长,湖边长着形态各异的枯树,一派寒季凋零的景象。站在高处欣赏冻措,只见湖水呈现如宝石般的绿色,布满浅滩沙洲的湖岸后方,有一片漫天落叶金黄的树林,正是我们接下来的路线。

从这时起,我们的路线和原本的“曲通线路”变得不同了。原本的线路是以曲那玛村为起点,通参村为终点,而我们却转向了绿海子营地方向,从而将路线变得更长,也见到了更为隐秘而极致的美景。

有趣的是,我们在半路偶遇了几个去县城的小孩,他们行走的速度极快,打过招呼后很快就走到前面去了。下午两点左右,走出冻措湖岸的狭长路段,经过一条木桥后便又是爬乱石阵、钻林子,越往前走树林越发茂密,好不容易脱身而出,眼前视野便豁然开朗——峡谷里有许多基耕路和村子,犹如世外桃源。

沿着陡峭的石坡而行,发现路迹一直延伸到峡谷最底部,想来村民们也都是走此路翻越垭口。渐渐地,越往上石头越大块,坡度也越发陡峭,我们狼狈而艰难地缓升着。糟糕的是,此时又飘起了小雪,气温也越来越低,而我们还需要翻过前方的一段山脊,才能到达下雍措营地,但也只能咬牙坚持。傍晚6点多,终于来到下雍措湖头营地,这时大家已经冷得发抖,只能赶紧扎营。帐篷内,我们吃着晚饭,听着风雪肆虐,打得帐篷劈啪作响,不禁担心起后面的行程来。

清晨早起,外面温度虽然低,但积雪并不厚,下雍措前方的雪山完全显露了出来,倒映在平静的湖面,泛着清冷的光辉。下雍措的前方路段,有许多玛尼堆,大量冰雪残留在石块上,被阳光照成近乎透明的蓝色。我们沿着山坡一路横切,经过星罗棋布的各色无名海子,来到了垭口的下方。

两个小时后,大家站在垭口上,看向后方延绵的雪山,而头顶天空湛蓝,云朵被风吹得如丝带般飘扬,都不禁被这美景振奋了精神。短暂休息后,队伍沿着垭口一路下降,下午5点,到达了今晚的营地——绿海子湖畔。

3

DAY8~DAY10:绿海子营地→松打地营地→巴村

更美的风景在前方。山谷的地势如同阶梯般层层下降,而三个连续的措如同三颗蔚蓝的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正泛着幽蓝色的光亮。

或许是前几日淋了太多风雪,接下来的行程,竟意外地有了长时间的好天气。从绿海子出发,队伍沿着两片乱石阵中的夹沟一路下降,来到一处石壁前的小悬崖。

这令我上下两难。当我已经向下探出身子后才发现,这个高度对我而言,直接跳下去不太安全,但背着相机和背包又不便于重新向上爬或者转身。就这样尴尬地僵持了两分钟之后,只能冒险跳下,还好被下方的队友稳稳接住。一段有惊无险后,前方是让人心情愉悦的草坡,阳光照进峡谷,感觉无比的温暖。

接下来的路程,我们要一直陡降1000多米的海拔,下到谷地的草贡,然后再爬升好几百米,到达松打地营地。因此在走草地路段时,大家加快速度,不断在峡谷中左右穿插,经过一个无名措、跨过一条溪流后,进入了海拔相对较低的松树林中。正午时分,暴晒的太阳使人又渴又累。但随着海拔持续降低,路越来越好走,还有一条清澈的溪流相伴,沿途的景观也丰富起来。我们甚至还见到了修川藏铁路的施工点,不得不佩服这些道路的建设工作者们。但可能是太过专注赶路,才下午三点,我们就到达了预设的草海营地,因此大家决定将营地前移,以减少明天翻越垭口的距离。

临近傍晚的阳光,温柔而细腻,一路缓升的谷地间,到处都是扎营的好地点。直到下午6点,我们选择了一个三岔路口,在两块大石头旁安营扎寨,这里距离垭口仅有6公里。

行程的第9日,冒雪拔营。河谷间雾气极重,能见度不高,大致确定垭口方位后,我们一行人沿左侧爬升。经过一处陡坡,后面的路程是大片大片的草地,覆盖着一层轻雪,而埡口就在前方。不紧不慢地登上垭口的高处,一眼看见了后方的撒玛措,因为这一路走得轻松,所以没有休息,径直朝着撒玛措而去。

在湖边休息、吃过午餐后,众人沿着草地路快速下降,此时的天气也越来越好,前方路口便是今晚的计划营地。因为行程提前,我们到达时才下午2点,实在是太早了。经过商量,大家决定继续往前,翻越全程的最后一个垭口再安营。

这时,我们横切到了另一条峡谷,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右前方的山坡一片金黄,那里便是最后一个垭口的方向。在翻越垭口的同时,伴随着一段“之”字形的小路急升,宁静的松拉措始终出现在视野中。毕竟是连续翻越的第二个垭口,大家体力还是有一些消耗,在垭口休息一会儿后,我们开始加速下降。渐渐地,路况越来越好,沿途也不再有雪的踪迹,远远地,前方出现一座犹如丹霞地貌般的红色山峰,瑰丽而奇特。

更美的风景在前方。山谷的地势如同阶梯般层层下降,而三个连续的措如同三颗蔚蓝的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正泛着幽蓝色的光亮。走在湖岸边的平整草地上,发现水面还在不停地变化着色彩,显得无比梦幻。将近下午6点,队伍到达措左巴湖营地,迅速安营扎寨。这晚,我们把余下的所有食物全都清光,美美地饱餐一顿,争取明天以最轻装出山。是夜,枕着措左巴湖面吹过来的风,一夜安睡到天亮。

行程的最后一天,只剩下7公里的路程。一早起来,只见朝霞满天,似乎也呼应着我们即将出山的兴奋之情。沿着基耕路慢悠悠地走着,偶尔拍拍周围的雪山、牧场,而前方峡谷的尽头,便是此行的终点巴村。

随着海拔的降低,植被越来越丰富,阳光若有若无地照射进了峡谷。上午10点左右,我们到达巴村,坐上了前往洛隆县城的汽车……

猜你喜欢
垭口峡谷营地
秋风
回归营地活动
恐龙会谈恋爱吗
等一棵树落叶子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峡谷情深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