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情绪在舞蹈作品《同心节》中的表达分析

2021-03-15 19:05郭馨泽
锦绣·下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舞蹈情绪

郭馨泽

摘要:舞蹈是一种具有极富美感的藝术形式,它不仅表达的是肢体语汇,更是情绪表达与肢体动作的有机结合。如何使舞蹈更具说服力、更具感染力、更具表现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在于舞蹈演员对于情绪与动作的理解。舞蹈演员只有在对作品的情绪和内容理解时,才能发挥出舞蹈自身的魅力,这样的舞蹈才能被称之为是艺术。本文将从理论与自身实践经历出发,把喜情绪与剧目《同心节》相结合,浅谈喜情绪在舞蹈作品《同心节》中的表达分析。

关键词:喜;情绪;舞蹈

一、作品概况

剧目《同心节》为傈僳族男女群舞,编导:刘晶晶、张月。该作品于2016年4月开始进行编创。曾荣获第八届“华北五省市(区)舞蹈大赛”青年组表演、编导一等奖;荣获“北京大学生舞蹈节”传统舞(专业组)金奖、优秀创作奖;荣获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第十三届“新人杯”舞蹈比赛原创表演三等奖。并参与大学生舞蹈节剧目展示----民大专场《民风炫舞》的舞蹈作品展示等。

(一)主题

剧目《同心节》是以一根竹竿为主线,表达了傈僳族是一个团结勇敢并且及其重视友谊的民族,更表达了傈僳族“同喝一碗水”、“攀爬刀杆”的鲜明的民族特色。最终所表达、所呈现出的即是编导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不同的“喜”情绪,表达出七个人的成长,七个人的友谊。他们曾一起喝过同心水,一起攀过同心节。他们在嬉戏中长大,在奔跑中蜕变。

(二)形象

剧目《同心节》为男女群舞,由四男三女共七名舞者组成。该舞蹈中舞者进行了从童年直到少年的表演,表现出了不同年龄层段的心里感受和外在表情以及不同“喜”情绪的变化与处理。通过舞者更好的展现出七个小伙伴儿时的情谊和在成长中的蜕变。傈僳族人民真诚、朴实,在原生态的环境下塑造出傈僳族人民的纯真、善良、无忧无虑的心理特征。原生态的生活使儿时的他们自娱自乐、怡然自得。

(三)结构

剧目《同心节》为四段体结构,每一段通过动作大小的变化、音乐节奏的变化以及调度空间的变化,从而表达出不同的情绪。第一段:剧目开始出现了鸟叫声,七个正在熟睡的孩子被鸟叫声叫醒,儿时的他们拿着竹竿开心快乐的玩耍。随着音乐逐渐变慢,他们一边休息一边拿着竹竿盛水喝并相互追逐、打闹。享受着无忧无虑的儿时生活。该段讲述了一种孩子们之间最单纯最美好的时光;第二段:当音乐出现顿点时,他们集体望向竹竿,在竹竿前舞蹈,围绕着竹竿舞动。这时的他们盼望着长大,他们憧憬着未来,该段表达了儿时的他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段:当他们攀爬刀杆时,剧目迎来高潮,舞者将技巧加入舞蹈当中,情绪也随之加大。该段讲述了孩子们已长大成人,他们内心的激动之情以及对于未来生活的憧憬;第四段:音乐渐慢,剧目迎来尾声,七个人站成一排回忆儿时的美好时光。他们虽然人已长大,但却忘不了的是那儿时的情怀,该段所表现的则是一种对于儿时的怀念与欣慰。

二、“喜”情绪在作品中的表达分析

舞蹈作品《同心节》分为四段进行表演,分别通过形象、动作、音乐、调度等不同方面展现出不同的“喜”情绪。因此笔者该章节将结合第一章节与第二章节内容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一)单纯的喜

单纯的喜情绪出现在舞蹈作品中的第一段。剧目开始,音乐出现了鸟叫声,七个正在睡梦中的孩子被鸟叫声叫醒,他们围绕着竹竿玩耍。此时音乐中加入了弦乐的配合,舞者从七人一起舞蹈变为个体舞蹈或三个女孩和四个男孩对跳等。舞者也从限制性舞蹈变为流动性舞蹈,幅度也随之变大并因为内心的喜悦舞者在空间上也发生了变化;紧接着,音乐逐渐变慢,七个孩子玩累了,一边休息一边拿着竹竿盛水喝。舞者围绕着竹竿,轮流盛水、喝水。舞蹈中很生活化的将喝水展现出来,使观众从视觉上感受到了水的甘甜。儿时的他们拿着竹竿开心快乐的玩耍。因此第一段在音乐、形象、动作、的变化中展现了最简单最单纯的“喜”情绪,孩子们之间最单纯最美好的时光;

(二)憧憬的喜

憧憬的喜情绪出现在舞蹈作品中的第二段。音乐出现顿点,他们集体望向竹竿。此时音乐的节奏感很强,每一个鼓点都好像在敲打着舞者的内心,他们在竹竿前舞蹈,围绕着竹竿舞动。利用跑步、旋转、跳跃等动作来展现他们内心的喜悦。当音乐中出现弹拨乐和镲相结合时,舞台灯光瞬间明亮,舞蹈也利用主题动作推进高潮。因此第二段在音乐、动作、调度的变化中展现了一种对于未来美好向往憧憬的“喜”;此时的他们盼望着长大,他们憧憬着未来。

(三)激动的喜

激动的喜情绪出现在舞蹈作品中的第三段。舞台中只剩下定点光,他们再次望向竹竿,他们在竹竿上攀爬,在竹竿旁舞蹈,在竹竿前跳跃。当最后一个男生攀到最上方跳下来时,舞台灯光亮起。舞者动作、情绪再次加大,鼓点再次响起,同时也将舞蹈再次推向高潮。因此第三段在音乐、动作、调度的变化中展现了一种激动的“喜”,儿时的他们已经长大。

(四)怀念的喜

怀念的喜情绪出现在舞蹈作品中的第四段。灯光变暗,音乐也随之变慢。他们围绕着竹竿舞蹈,表现了对于竹竿的依依不舍之情。剧目迎来尾声,七个人站成一排,手里却不再拿着竹竿。六人转身望向竹竿,剩下的一人在前面晃动,好似在回忆往事,回忆他们拿着竹竿玩耍的日子、回忆小时候的美好时光。虽然他们人已长大,但忘不掉的是那儿时的情怀。因此第四段在音乐、形象、动作、调度的变化中展现了一种欣慰、怀念的“喜”。

在舞蹈作品《同心节》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喜”情绪,有最简单最单纯美好的“喜”;有对憧憬未来,美好向往的“喜”;有激动的“喜”还有怀念、欣慰的“喜”。这些“喜”情绪都是通过音乐、形象、动作、调度等变化所形成。这些“喜”情绪的背后都是为了最终表达出编导所想表达的情感。七个人的友谊,七个人的成长,他们曾一起喝过同心水,一起攀过同心节。他们在嬉戏中成长,在奔跑中蜕变。

结语:

笔者之所以选择将舞蹈中单一情绪“喜”情绪以及用舞蹈作品《同心节》为例作为研究的方向目标,是因为想从单一的情绪出发更好的说明情绪在作品中的表达分析,更好的浅谈情绪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情绪对于舞者的重要性。若舞蹈演员在舞蹈时能够理解作品内容、理解舞蹈动作、理解舞蹈情绪并对其不断的探索和挖掘,那么笔者认为每一个作品都必将具有灵魂。

参考文献

[1]平心著, 《舞蹈心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

[2]孟昭兰, 《情绪心理学》(心理学分支)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1

[3]孙科炎著, 《情绪心理学》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0-1

[4]马甜甜, 《试论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情绪与情感》 [J],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5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100081)

猜你喜欢
舞蹈情绪
论舞蹈表演效果与舞蹈技巧之间的正向联系
舞蹈课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舞]乐趣 地表最强的快乐治愈法 生活无处不舞蹈!
雪地上的舞蹈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