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综合档案馆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现状和建议

2021-03-18 12:22福建农林大学江冰晶
办公室业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档案馆公众微信

文/福建农林大学 江冰晶

我国从2013年开始将6月9日设定为各级档案部门集中开展档案宣传的活动日,为各级档案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宣传渠道。本文通过概括分析我国综合档案馆国际档案日的宣传工作现状,并结合国外档案月、档案周的经验,进而提出加强我国综合档案馆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的建议。

一、我国综合档案馆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现状

(一)宣传时间。国家档案局一般在每年4月发布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的通知,各综合档案馆依据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内容、相关要求等内容来部署宣传工作,一般从5月底或者6月初启动宣传工作,每年6月9日至16日为集中宣传时间。

(二)宣传方式。国际档案日宣传期间,综合档案馆主要利用报刊、电视、网站、微博、微信、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来推广国际档案日,试图打造全方位的宣传格局。

(三)宣传内容。国际档案日宣传前期,综合档案馆主要以提前介绍活动内容、介绍节日由来为主,让公众提前知晓本馆所举办的系列活动,吸引公众主动走进档案馆。例如2019年5月22日,上海市档案馆用表格的形式在上海档案信息网发布活动预告。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时间段,综合档案馆主要开展实时报道工作,内容涉及介绍馆藏、介绍档案工作、采访工作人员、介绍特色活动等,例如湖北、天津、陕西、北京、福建、四川、宁夏等七省市区档案馆共同推出“6·9特别直播节目”,接力展示本馆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档案。宣传后期,综合档案馆总结本馆精品活动,加深公众对国际档案日的印象,例如福建省鲤城区档案馆于2020年6月16日在鲤城档案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总结。综上,综合档案馆2013年至2020年国际档案日的宣传内容以介绍为主,总结为辅,介绍的内容涵盖具体活动安排、档案知识、档案工作、馆藏等方面内容。

(四)宣传语言风格。综合档案馆关于国际档案日的宣传语言风格总体偏严肃,语言运用类似新闻。综合性报纸语言风格相对活泼,标题生动、形象、直观;档案刊物专业性强,刊物中的宣传内容趣味性不高,其所刊发的内容多为国际档案日活动总结;网站发布文章偏长,以新闻为主;微博宣传语简短,也类似新闻消息,较少运用流行词汇;微信文章偏长,概述活动总体情况;广播语言相对轻快,能与听众互动;手机短信语言简洁,告知公众时间,提出邀请。

二、我国综合档案馆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的问题

(一)社会知晓度不高。国际档案日在中国的知晓度不高,原因主要为两点:第一,该节日在中国仅发展8年,宣传时间偏短,公众还未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相较于国际博物馆日、世界读书日、中国文化遗产日等文化节日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国际档案日确实还未产生广泛的传播效应,公众对该节日的了解程度并不高。第二,综合档案馆利用宣传工具推广国际档案日的成效并不明显。例如,微博国际档案日话题讨论热度低,截至2020年11月27日新浪微博数据(具体看表1),国际档案日的阅读次数、讨论次数、原创人数都远远不及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读书日这两个话题,可见国际档案日微博话题热度低,微博用户对国际档案日相关消息并不感兴趣。综合以上两点,笔者认为国际档案日在我国的社会知晓度还不高,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1 国际档案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读书日微博话题情况表

(二)宣传内容枯燥。宣传内容如果精彩、有深度,必会引起公众的阅读兴趣,进而吸引他们深入了解。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开展以来,综合档案馆所宣传的内容主要为介绍活动安排、档案知识、档案工作、活动总结等,内容相对枯燥,不够生动有趣。笔者认为,宣传内容枯燥原因在于:第一,宣传内容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第二,宣传内容没有针对性,未做好调查,不了解公众到底想要了解哪些内容。图书馆、博物馆是公众假日休闲的好去处,相比较而言,公众对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还比较陌生,各综合档案馆应借宣传国际档案日之机,多多宣传有趣的档案内容,逐渐改变社会公众对档案事业的固有印象。

(三)宣传语言风格严肃。如果将宣传这项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能让不同年龄层接触并了解国际档案日。但是笔者翻看综合档案馆2013年以来的国际档案日相关报道,发现宣传语言风格偏严肃,大多为新闻,主要以新闻工作者的口吻来介绍这个节日,字数较多,有的直接把报刊、网站上的新闻报道直接搬到微博、微信上,这样会使公众产生审美疲劳,产生不想了解、不想关心、不想参与的态度。

(四)宣传互动少。网站可留言互动,微博可转发、评论、点赞互动,微信公众号可转发留言和开展有奖竞答活动,广播可现场电话互动。但目前为止,综合档案馆互动意识淡薄,往往是把宣传报道稿刊登、发布就了事,错失了一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好机会。笔者利用新浪微博对综合档案馆发布的国际档案日微博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微博的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非常少,所分享的内容以纯文字为主,多数为“三无”微博:无转发、无评论、无点赞。无独有偶,网站宣传呈现出公众不愿意评论的互动态度。

三、加强我国综合档案馆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的措施与建议

如何加强综合档案馆的国际档案日宣传工作,将这个档案节日大范围地普及给公众呢?笔者结合现状和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立一个全国性的档案宣传月。在6·9国际档案日“引进来”之前,我国部分综合档案馆已设置了档案馆日,比如上海市档案馆、北京市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等。近几年来,档案馆日的活动宣传时间大多数为一周,少数为一个月,从宣传效果方面来分析,宣传月比宣传周的影响范围更广、参与的人更多,宣传更具有深度。笔者认为,活动周期会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对比美国的档案月、英国的档案周、中国的全民读书月,笔者建议我国在国际档案日所在月——6月设置档案月,形成“月中有日”的国际档案日宣传模式。全国性的档案月与国际档案日相连接,相辅相成,既避免了概念上的重复,也突出了中国特色,相信“月中有日”的宣传模式更能增强社会的档案氛围,加强国际档案日的宣传广度和深度。

(二)重视宣传内容的多样性。综合档案馆无论是依托社会媒体还是自身宣传工具,都应具有特色,从而保证宣传内容的多样性,进而激发公众深入了解国际档案日的兴趣。笔者认为综合档案馆应根据宣传方式的自身特点,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宣传内容。

1.社会媒体。综合档案馆要善于抓住契机,与社会媒体一起联动宣传,或者共同开发国际档案日宣传栏目。英国曾经在“档案意识提升”运动中和BBC合作推出《你认为自己是谁的后代》栏目,利用家庭档案帮助名人寻找自己先人的足迹、走先人走过的路、住先人住过的地方,并做好全程跟踪工作。BBC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它集电视和电台广播为一体,BBC的影响力保证了《你认为自己是谁的后代》的社会宣传广度和热度,笔者建议与地方媒体加强沟通交流,邀请媒体来馆做国际档案日系列报道,甚至在人力许可的条件下,和媒体合作开发国际档案日专题项目,让更多公众感受到档案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国际档案日的社会影响力。

2.国际档案日网站专栏。建议在国际档案日网站专栏上传宣传视频,给公众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笔者建议由档案工作者出镜宣传,档案工作者尽量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谈谈自己对档案和职业的想法,分享自己在档案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有意义的事情,让公众更了解档案、档案工作。笔者相信这种宣传方式更为直接、真诚,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这种“聊天式”的交流方式会让公众对原本陌生、有距离感的档案工作者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

3.微博。微博发布内容时,不能照搬已经在网站、微信等平台发布过的新闻报道,建议尽量用简短的语句表达活动的精彩性,除了发布文字外,还可以使用表情、图片、视频、GIF动画、长微博、图片拼接等其他辅助微博内容创作的应用,让微博内容呈现出更多的亮点。

4.微信公众号。档案微信公众号在发布内容时,建议增加一些视频内容,将活动成果更为直观地呈现给公众,比如档案小动画,公众反馈视频,档案DIY现场视频等。

(三)改变宣传风格。微博、微信、网站等方式对国际档案日的宣传都偏严肃,大多数为新闻,单一的宣传风格容易引起公众的抵触情绪。建议综合档案馆改变自身宣传风格:档案微博可充满童趣,也可诙谐幽默,无论选择哪种风格,都要有自己特有的魅力与风格,才能显得与众不同;档案微信公众号大多会发布一些长文章,所以在编辑文章时要注重文章的编排,特别是要追求美观,排版时要注意总体是否美观、协调,并不断更新排版形式,给读者新鲜的阅读体验;国际档案日专栏网站可选择较为活泼的风格,比如漫画风、中国风、复古风等。

(四)重视与公众互动交流。相对来说,国外档案工作者更善于利用宣传工具与公众进行交流,交流得更为频繁深入。10月为美国的档案月,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在此期间会在Twitter上发起#Ask An Archivist#的档案月在线讨论活动,2014年参与人数达2000多人次,共有6000多次的回答互动,他们的互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愿意放低姿态,将自己的搞怪、出糗的照片发布在网上,娱乐公众,并且声明:公众可以向档案工作者提问任何问题。美国档案工作者认为公众所提问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傻问题,正是这种亲和的态度鼓励公众对档案、档案工作、档案职业等方面进行提问。同样,加拿大国家图书与档案馆和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在6月9日那天也会利用Twitter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档案工作者在庆祝节日的同时,也乐于与公众交流互动,为公众带来全新的档案利用体验。国外的成功案例启示档案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多与公众进行交流,比如微博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平台,综合档案馆发布国际档案日微博时,应鼓励公众多转发、多评论、多点赞,在经费允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开展转发抽奖活动,提高公众互动的兴趣和热情。

(五)创新宣传方式。美国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应用工具共有19种类型,基本涵盖了当前美国社会各类热门社交媒体工具,其中既包括Facebook、Blog、Twitter、Youtube、Flicker、Instagram等大众化的应用,同时又包括美国国家档案馆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利用Web2.0技术,量身打造的特色社交媒体应用工具。其他国家也十分重视各种媒介的运用,比如,加拿大国家图书与档案馆一共运用了8种类型媒介,英国国家档案馆一共使用了6种类型媒介。这启示我们,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综合档案馆要关注新媒体的变化,及时引进公众使用频率高、受公众喜爱的新媒介。另外,除了关注新媒介外,也可以借助公交站牌、公交车身、地铁通道、的士LED灯等方式进行宣传,营造节日氛围,提高国际档案日的社会知晓度。

猜你喜欢
档案馆公众微信
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微信
微信
微信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