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要在小学科学课中扎根

2021-03-18 12:39李晓芝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科学课核心学科

李晓芝

小学科学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从2016 年年底开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慢慢走进中小学视野,我们的基础教育也迈入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我们所说的核心素养在原有的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又以现在的时代、社会、学生现实等为重要依据,新增了许多新内涵。在人原有的素养基础上,同时又用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熏陶。

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到:学科活动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動中才能得到形成,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这些理论在我的课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我也很自豪地认为,这或许就是学生们一直喜欢我所教授的这门学科,同时也喜欢我的重要原因。所以我也尽可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学生们创造各种亲身活动,精心安排多种活动。

如在教学一年级“探访大自然”这一单元时,我带领学生们从课堂来到校园,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探访植物,动物,大自然的温度、声音、颜色……同学们在大自然中自主观察身边的现象,进一步探寻和了解科学规律。学生们兴趣昂然,追着我问“这是什么”“它会飞吗”“为什么”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把所学到的观察知识全部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学生们爱观察、爱动手、爱玩的天性这一心理特点,为教学科学洒下热情、兴趣的种子。

选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使用游戏教学时,我们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如:四年级《谁在运动》一课时,课程开始我就带着孩子们做了一个“谁动过”的游戏,前面的某位同学移动位置,下面的同学判断谁动过。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明白,在游戏中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谁移动过。学生们在这样有明确目的的游戏活动中,亲身进行活动体验,帮助学生初步建构“我们是通过物体位置的变化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过”这一概念。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的这些亲身探究,让他们通过思考和操作加强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又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认为自己是在“玩”,而恰恰是这样的“玩”让学生快速又牢固地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我作为他们的科学教师,会用自己最大的热情,结合学科的优势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科学习活动中慢慢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成全自身的发展,即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这也为学生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科学课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难忘的科学课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为一二年级小学生准备科学课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