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合并NAFLD患者肌电图的临床特点

2021-03-19 10:06张洁胡江蒋晓红华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肌电图微血管抵抗

张洁 胡江 蒋晓红* 华飞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与遗传、环境及代谢应激相关的慢性肝脏疾病,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 与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1]。糖尿病患者常伴有NAFLD,有报道[2]表明我国80%的T2DM 患者存在NAFLD,我国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21%~78%[3]。NAFLD 增加了T2DM 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风险[4],并且NAFLD也可能会增加器官特异性T2DM 并发症的风险。NAFLD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内在机制较为明确,但NAFLD 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间关联的研究较少。有研究[5]显示NAFLD 与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性;亦有研究[6]显示NAFLD 与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呈负相关。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为微血管病变所致,因此本研究在新诊断T2DM 合并NAFLD 患者中,通过观察肌电图变化的临床特点,探讨NAFLD 与T2DM 微血管病变之间可能的相关性,为防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2 月于本院内分泌科诊断T2DM 患者449 例,均符合1999 年WHO 关于T2DM 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肝脏分学会2010 年NAFLD 诊断标准,经超声诊断是否合并NAFLD 将T2DM 患者分为单纯T2DM 组(T2DM 组)114例,伴NAFLD(T2DM-NAFLD 组)335 例。长期饮酒、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急性感染、近期手术和创伤等应激状态者、严重精神病患者、合并除糖尿病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神经病变(包括药物或毒物中毒、结缔组织病及其他代谢疾病或遗传性疾病)。

1.2 方法 (1)资料收集:记录性别、年龄、体重、饮酒、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臀围等。禁食8 h 后次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酸(SU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使用拜耳公司DCA2000 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HbA1C。采用空腹C 肽(FCP)代替胰岛素改良稳态模型(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IR),改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1.5+空腹血糖(FPG)(mmol/L)×FCP(ng/ml)/2800[7]。(2)NAFLD 诊断:由本院超声科医师应用LOGIQ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定性诊断脂肪肝,表现为: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肾脏和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有以上异常中2 项即可诊断为NAFLD。(3)肌电图的测定:采用Keypoint 4ch 全功能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浅神经、腓总神经感觉运动传导。比较同年龄健康人群平均速度下降20%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个正态分布的独立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 相关分析肌电图结果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新诊断T2DM 患者肌电图异常的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T2DM 组与T2DM-NAFLD 组肌电图异常的患病率 T2DM 组与T2DM-NAFLD 组肌电图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63.16%、4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T2DM 组与T2DM-NAFLD 组一般资料及生化等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生化等指标比较

2.3 肌电图与各指标的相关性 以肌电图有无异常为因变量,2 hPG、HbA1c、WC、TG、体重、WHR、FCP、2 hCP、年龄、HDL-C、AST、ALT、HOMA-IR 为自变量,行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肌电图有无异常与年龄、HbA1c、2 hPG、BUN 呈正相关,与FCP、2 hCP、胰岛素抵抗指数、ALT、TG 呈负相关。

2.4 肌电图影响因素分析 以肌电图为因变量,以年龄、AST、TG、BUN、FCP、2 hCP、HbA1c 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bA1c 是肌电图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压力增加,人们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改变,NAFLD 发病率增长迅速并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且因其与IR 相关[8],常与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硬化等疾病相伴发生,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很多证据显示NAFLD 和T2DM 互为因果,两者有很多内在联系。

基于目前NAFLD 与T2DM 微血管病变关系不能明确,本研究通过T2DM 患者中合并NAFLD 肌电图的临床特点,探讨NAFLD 与T2DM 微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中,T2DM-NAFLD 组肌电图异常的患病率较低,与以往WEN-SHAN LV[6]研究结果相似,作者认为T2DM 患者中NAFLD 与肌电图的关系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并且肌电图异常与年龄、HbA1c、2 hPG、BUN呈正相关,与FCP、2 hCP、HOMA-IR、ALT、TG 呈负相关。KIM 等[9]认为NAFLD 患者存在更高的胰岛素抵抗,与无NAFLD 的患者相比,可能会进行更规律和更剧烈的体育锻炼以减少微血管危险因素并发症,本研究中也提示T2DM-NAFLD 组患者的HOMA-IR 更明显。另有研究[10]表明NAFLD 患者的血浆C 肽水平高于无NAFLD 患者,鉴于C 肽水平与T2DM 微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可能涉及胰岛素抵抗和增加β 细胞储备的更复杂的保护机制有关。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与病理生理基础相关的可能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等,本研究中,年龄和血糖控制水平对其发病有明显影响,年龄、HblAc 是诊断T2DM患者肌电图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升高可促进超氧阴离子生成过多,组织发生氧化应激,同时可造成血液粘滞度增高,均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合并NAFLD 的T2DM 患者肌电图异常的患病率较低,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基于本研究为横截面设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来探讨NAFLD 与T2DM 微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神经病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将来临床诊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肌电图微血管抵抗
基于OCTA图像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病变观察
Changes in Ribose,AGEs and Transketolase in Female GK Rat,a Type 2 Diabetic Model
血管病,“大河小溪”一起治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微血管心绞痛:没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心绞痛
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