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脐带血25(OH)D水平与婴儿期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研究

2021-03-19 10:06侯秋英刘珏朱雯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脐带血月龄例数

侯秋英 刘珏 朱雯*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由于儿童尤其是婴儿期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呼吸道功能尚不成熟,易发生反复感染,可影响身心健康。有研究表明,当患儿血清维生素D 水平降低,机体免疫水平下降,易引发呼吸道感染,补充维生素D 后可降低其发生率[2]。血清25(OH)D 水平是评价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早产儿普遍存在维生素D 缺乏现象,目前临床常见方法是统一常规剂量补充,但可能存在不足或过量。因此,作者依据早产儿脐带血25(OH)D 水平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儿在1 月龄、6 月龄时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并随访在婴儿期(出生后1 年)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及次数,探讨早产儿脐带血25(OH)D 水平与婴儿期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研究,为早产儿维生素D 的合理补充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7 年1 月至2019年1 月收治的160 例早产儿(28 周<胎龄<37 周)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脐带血25(OH)D 水平,25(OH)D<20 ng/ml 的76 例为试验组,25(OH)D ≥20 ng/ml的84 例为对照组,均按照常规量补充维生素D。两组患儿出生季节、孕母年龄、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喂养方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母亲孕期妊娠并发症、孕期用药病史、分娩期激素使用史等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符合适于胎龄早产儿(28 周<胎龄<37 周)。排除标准: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部结构发育异常、母亲患有影响胎儿免疫功能疾病等。入组患儿家属均知情维生素D 个体化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研究方法 (1)脐带血25(OH)D 水平检测:由产科医生在出生时抽取的2 ml 脐带血行25(OH)D 检测,采用罗氏公司试剂盒(产品编号:YZB/GER6034-2014),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判断标准:血清25(OH)D ≥30 ng/ml 为维生素D 充足,20 ng/ml ≤血清25(OH)D<30 ng/ml 为维生素D 不足,10 ng/ml ≤血清25(OH)D<20 ng/ml 为维生素D 缺乏,<10 ng/ml 为严重缺乏[3]。(2)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儿科门诊护士在患儿1月龄及6月龄复诊时采集静脉血2 ml,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水平检测,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3)维生素D 补充方法:参照我国2015 年《维生素D 缺乏及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早产儿生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 800 IU/d,3 个月后改维生素D 400 IU/d 补充至2 周岁[4]。(4)随访:建立标准化调查问卷表,专人电话随访两组出生后1 年内的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参照第8 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以出现鼻塞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为诊断依据。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包。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两比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两两比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s)

项目 试验组(n=76) 对照组(n=84) t/χ2 值 P 值母亲年龄(岁) 28.93±6.01 28.58±6.17 0.259 >0.05出生体质量(g) 1989.5±346.61 2018.7±391.76 0.715 >0.05出生胎龄(周) 31.57±1.48 32.13±1.63 0.389 >0.05剖宫产[n(%)] 42(51.8) 43(54.4) 0.021 >0.05男[n(%)] 49(60.4) 47(59.5) 0.176 >0.05 1 min Apgar 评分(分) 6.97±1.32 7.09±1.26 0.231 >0.05 5 min Apgar 评(分) 8.16±1.26 8.23±1.21 0.067 >0.05母乳喂养[n(%)] 61(80.3) 67(79.8) 0.273 >0.05

2.2 两组患儿脐带血25(OH)D 水平分布情况 两组患儿脐带血25(OH)D 水平充足18 例(11.25%)、不足66 例(41.25%)、缺乏65 例(40.62%)、严重缺乏11 例(6.87%)。

2.3 两组患儿1 月龄及6 月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 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1月龄及6月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U/ml,(±s)]

表2 两组患儿1月龄及6月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U/ml,(±s)]

组别 n 1 月 6 月IgA IgG IgM IgA IgG IgM试验组 76 0.12±0.03 5.02±1.06 0.44±0.06 0.21±0.05 3.86±0.63 0.51±0.07对照组 84 0.15±0.04 6.13±1.12 0.56±0.21 0.28±0.07 5.14±0.81 0.52±0.16 t 值 3.012 2.465 0.317 2.981 2.168 0.423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4 两组患儿婴儿期上、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及次数比较 试验组患儿在婴儿期上、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及次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婴儿期上、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及次数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婴儿期上、下呼吸道感染例数及次数比较(±s)

组别 n 上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例数[n(%)] 次数(次) 例数[n(%)] 次数(次)试验组 76 64(84.2) 3.75±0.67 39(51.3) 2.56±0.29对照组 84 48(57.1) 2.41±0.35 20(23.8) 1.67±0.21 t/Z 值 5.107 3.764 6.792 1.931 P 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的常见多发病,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发热、咳嗽等症状,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若反复发作,会影响儿童的体重、身高发育及心理健康,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免疫缺陷、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等有关,目前认为患儿机体免疫力低是主要致病因素。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儿童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反复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6]。

维生素D 为人体代谢和健康必需的营养素,其活性代谢产物除对骨骼和钙代谢有作用,既往研究证实维生素D 水平与佝偻病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与免疫调节密切相关。血清25(OH)D 是维生素D 在体内最丰富及稳定的代谢产物,反映体内维生素D 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国际公认为维生素D 缺乏的敏感检测指标。因胎儿不能产生内源性25(OH)D,完全依赖于母亲的转移,且维生素D 经胎盘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所以早产儿维生素D 缺乏的风险较高。本研究通过检测脐带血25(OH)D 来了解早产儿出生时维生素D 水平的差别,结果发现维生素D 缺乏占47.5%,不足占41.25%,说明早产儿出生时已普遍存在不足与缺乏,与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基本一致[7]。

目前,许多组织,包括美国儿科学会(400 IU/天)、医学研究所(IOM)、内分泌学会和欧洲小儿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800~1000 IU/天)均建议为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IOM 建议根据骨骼健康和矿化情况,建议维生素D 浓度为50 nmol/L[8]。如补充量偏低,较足月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 缺乏性疾病如佝偻病、喉痉挛、喉软骨发育不良等疾病。常规剂量口服不易过量,国内外维生素D 过量或中毒多为个案报道,由于大剂量误服引起多见。我国2015 年“维生素D 缺乏及为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中则指出,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出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 800~1000 IU/d,3 个月后改为400 IU/d[4]。CHO 等[9]研究发现在极低出生体重<1500 g 的婴儿早期住院期间,每天摄入800 IU 维生素D 对改善维生素D 状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照上述标准,因此本研究入组早产儿出生后即予维生素D 800IU/d 治疗,维持至出院后3 个月,后改为维生素D 400 IU/d 补充至随访结束1 周岁,并建议继续补充至2~3 周岁。

维生素D 不仅是钙、磷代谢的调节剂,也是重要的免疫功能调节剂,在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诱导多种炎症细胞表达及趋化,增强对细菌的吞噬,减少促炎因子产生,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及阻止感染发展。维生素D 刺激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以抑制对过敏原和感染等环境因素引起的不当Th1 和Th2 反应,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同时维生素D 对呼吸道的影响在对小鼠emleryo 的研究中也已得到证实,维生素D 缺乏导致TGF-B1 和TGF-B 受体表达降低。产后8 周时,小鼠气道阻力和气道平滑肌质量明显增加,肺实质体积密度和肺泡间隔体积较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GF-B 水平降低[10]。

免疫球蛋白能够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高低。当呼吸道发生感染时,IgA 首先升高,能在中央免疫系统作用发挥前即自行免疫应答,IgG 在机体感染后,能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中和细菌毒素。而IgM 在机体免疫反应中出现最早,抗感染作用强,机体感染后IgM 水平通常无明显变化。黄爱萍[11]研究发现,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患儿中,免疫球蛋白(IgG、IgA)降低及T 淋巴亚群减少,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组患儿1 月龄及6月龄时免疫球蛋白水平,发现试验组患儿1 月龄及6 月龄时IgA 及IgG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两组患儿IgM水平无明显差异。同时随访两组患儿婴儿期(出生后1年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及次数并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患儿婴儿期呼吸道感染发生比例及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相关报道的脐带血清25(OH)D水平低与婴儿呼吸道感染增加有关相一致[12]。说明早产儿脐带血25(OH)D 水平与其在婴儿期的免疫水平及呼吸道感染具有相关性。提示不同早产儿之间维生素D 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如统一按照常规量补充维生素D,可能导致部分患儿在婴儿期仍存在维生素D 缺乏。

由于本研究无后续进行血清25(OH)D 的检测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早产儿出生时行脐带血25(OH)D 水平检测,如维生素D 缺乏患儿建议出生后前3 个月适当提高维生素D 补充量至1000 IU/d,后期在必要时进行监测并个体化补充维生素D,可以减少维生素D 缺乏的发生率,提升免疫功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脐带血月龄例数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认识和了解HIV感染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CD4+T细胞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脐带血是否值得花钱保存?
误区!花钱自存脐带血
脐带血要保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