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相关临床资料分析

2021-03-19 10:06翟迎九付斌姚强张菁杨燕萍姚蔚慕开达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微量蛋白尿白蛋白

翟迎九 付斌 姚强 张菁 杨燕萍 姚蔚 慕开达

众所周知,糖尿病肾脏疾病一般经历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这样的阶段,随着对糖尿病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多的发现尿白蛋白阴性而肾功能下降的情况存在,并称之为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脏疾病(NADKD)。目前,关于NADKD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预后情况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分析临床收集的数据,探讨与NADKD 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586 例2 型糖尿病患者,年龄≥18 岁且<80 岁,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合并恶性肿瘤、肝功能不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者。根据eGFR、U-mALB 检测结果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U-mALB<17 mg/L、eGFR>60 ml/(min/1.73 m2)]、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组(200 mg/L>U-mALB ≥17 mg/L)、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NADKD) 组[eGFR ≤60 ml/(min·1.73 m2)、U-mALB<17 mg/L]。所有观察对象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实施。NADKD 诊断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或ADA 糖尿病最新诊断标准;(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60 ml/(min·1.73 m2)];(3)尿蛋白阴性: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20 μg/min 或随机尿微量白蛋白<17 mg/L,或24 h 尿微量蛋白定量<30 mg。

1.2 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均禁食、禁水12 h 后,于次日清晨空腹留取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同时留取晨尿检测随机尿白蛋白(免疫比浊法),尿CysC 和α1-酸性糖蛋白(AAG)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肾小球率过滤(eGFR)计算公式(CKD-EPI)[1]:eGFR=a×(Scr/b)c×(0.993)年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或%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风险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糖尿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见表1。

表1 三组糖尿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

表1 三组糖尿病患者一般临床资料(±s)

注:与其它两组比较,*P<0.05

组别 性别[n(%)] 合并高血压[n(%)] 年龄(岁)病程(年)男女有无单纯糖尿病组160(47.3)178(52.7) 168(49.7)170(50.3)58.2±11.2 8.4±7.2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组 93(47.7) 102(52.3) 98(50.3) 97(49.7) 60.8±13.1 9.2±7.5 NADKD 组 13(37.1)22(62.9)* 25(71.4)* 10(28.6) 61.2±11.8 9.9±8.1

2.2 三组间生化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s)

表2 三组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比较(±s)

注: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P<0.05;与其它两组比较,#P<0.05

NADKD 组(n=35)HbA1c(%) 9.40±2.60 10.10±2.50 9.80±2.30 TC(mmol/L) 4.70±1.30 4.50±1.30 4.80±1.40 TG(mmol/L) 1.70±1.20 2.10±1.80* 2.40±1.70#LDL-c(mmol/L) 2.90±1.20 3.30±1.20 3.10±1.30 HDL-c(mmol/L) 1.10±0.30 1.00±0.20 0.90±0.20尿酸(μmol/L) 298±84 305±95* 318±105尿Cysc(mg/L) 0.95±0.67 1.29±0.78* 2.17±0.65#尿AAG(mg/L) 0.35±0.09 0.38±0.17* 0.29±0.08组别 单纯糖尿病组(n=338)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组(n=195)

2.3 NADKD 的危险因素分析 非条件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以NADKD 的发生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尿CysC、尿AAG 为自变量,结果显示性别、合并高血压、尿CysC 是发生NADKD 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报道NADKD 的发病率并不低,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7%~15%[2-4],较多的研究[5]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年龄、病程、血压、肥胖、血脂、尿酸等都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而对NADKD 发病机制、相关危险因素及疾病转归存在一定争议。从既往发表文献来看[6-7],患者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脂、脉压差等是NADKD 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观察到NADKD 患病率为6%,在NADKD组中女性患者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组,非条件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是发生NADKD 的危险因素,提示NADKD 的发生与性别相关。糖尿病可能导致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紊乱,影响肾脏组织内雌激素受体的分布,从而失去雌激素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因此,对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更加注意,即使尿白蛋白正常,也要定期检测肾功能,计算eGFR,尽早发现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

经典理论认为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密切相关,而NADKD 的发病可能与大血管的病变关系更加密切,有研究[8]报道2 型糖尿病患者eGFR 降低,与颈动脉内膜内侧厚度、颈动脉硬度、动脉内阻力指数的增加有关。本组病例观察到NADKD 组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明显增高,同时,合并高血压也是NADKD 的危险因素,提示NADKD 的发病可能与大血管的动脉硬化相关。

有报道[9]NADKD 的发病与肾小管间质损伤有关;且尿液Cys C 作为肾脏损伤的标志物之一,在不同类型肾脏疾病中具有诊断价值[10]。本资料观察到NADKD组的尿胱抑素C 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胱抑素C 是发生NADKD 的危险因素,提示肾小管损伤与NADKD的发生有关,因此,尿CysC 作为NADKD 发生的预测指标有待更多研究证实。

本研究非条件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论中,年龄、糖尿病病程、尿酸、血脂异常、尿α1-酸性糖蛋白等因素未能进入回归方程,但并不能说明,这些因素与NADKD 的发病无关,可能与本组观察患者年龄偏大、样本量偏小有关,因此,本研究的结论需要更大样本、更严谨设计的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微量蛋白尿白蛋白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配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兽医实验室微量移液器使用期间的核查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谈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的作用及常见发现方法
为何有蛋白尿而无症状
尿里有蛋白,并非都是病
白蛋白不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