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法的高校学生学习效果的研究

2021-03-22 02:53张帅兵苗慧勇金加卫李玲玲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路径分析学习效果

张帅兵 苗慧勇 金加卫 李玲玲

摘要:提升学习效果是把控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教”和“学”两个维度,以CH高校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的“JavaScript”课程为例,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探索学习效果提升的路径和必要条件。结果表明:教师教学准备与计划和学生学习态度与动机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并且“教”与“学”的条件变量可以产生两种逻辑组合即路径以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效果;路径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04-0159-04

Abstract:Improving learning effec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is thesis,taking the course of JavaScript of 2017 electronic commerce for example in college of CH,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 is used to explore the path of learning improvement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learning improvement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eachers teaching preparations and plans and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s are proved to b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addition, the conditional variable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n generate two logical combinations, namely paths,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Key words:Learning Effect; Path Analysis; QCA

自1999年開始,为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要,我国不断实施普通高校扩招政策。据教育部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48% ,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与此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和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关注。教育部开展高等院校审核性评估活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目的都在于严格把控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1]。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文研究的重心一是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共同探索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二是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文献回顾

1.1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研究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丰富的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CNKI期刊数据库中,设定“教学”或“授课”并含“学习效果”为篇名,时间自2014年至2020年,共检索到153篇与本文研究的相关的文献。从已有文献中可以发现,教师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方面。

教学方式能够极大的影响学习效果是教师普遍坚持的一个观点,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也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针对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赵炬明[2](2019)通过关注学习效果,阐述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的创新放方法;彭立伟等[3](2019)系统阐述了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的研究,认为学习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关注程度已被纳入到了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之中;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提出了教学评价策略和评价体系[4]。

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下通过线上方式传授知识而课上师生角色互换并进行知识内化的教学方式,其对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诸多教师的青睐和实践[5-6]。但由于授课内容的差异,部分知识点仍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讲解才能被学生所接收,因此一种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混合教学方式,也被应用到了教学过程中,并且混合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证实[7]。同时,部分教师从学生参与角度,探索了一种提升学习效果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并将其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8-9]。

除此之外,专题式教学法、成果导向教育教学法、双问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对学习效果同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0-12]。

1.2自主学习对学习效果的研究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投入、循序渐进积累的过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而自主学习是指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13],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较为合理地安排学习的计划和时间,从而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即学生自身努力及主动学习的程度较大可能决定了大学生是否能成才[14]。因此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也是学习效果提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自主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效果,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张晓宇[14](2018)以语言类课程为例,探索自主学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邹钰杰等[176(2018)认为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强弱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黄振中等[17](2018)通过实证研究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效果有着显著的积极效应;李小东等[14](2017)以一本院校本科生为例,实证研究了自主学习对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

1.3文献述评

综上可知,“教”与“学”对学习效果的作用已在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教学方式的关注相对较高,而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效果的研究较为缺乏;二是过多强调“教”或“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较少关注二者的共同影响;三是“教”与“学”中哪些是学习效果提升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條件,在已有的研究中也较少被涉及。因此,本文旨在借助QCA方法深入分析“教”与“学”对学习效果的共同作用,并试图探索出学习效果提升的路径(即充分条件)及学习效果的提升时哪些因素必定存在(即必要条件)。

2研究设计

2.1量表设计

本文借鉴文献[1]、文献[17]的研究成果及笔者的教学实践,得出本文相关研究量表如下表1所示。

2.2研究方法

为了解决本文提出的两个问题,需要进行探索性研究。因此,本文采用QCA(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基于“教”与“学”对学习效果的作用。选用此研究方法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本文需要探究“教”与“学”中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学习效果的问题,QCA方法有助于进行多个前因条件下对学习效果作用的全面探索;二是取得相同学习效果的前因条件组合未必只有一种,QCA方法能够挖掘出结果等效性的多条路径[18];三是QCA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能够探索出前因条件中哪些条件必定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效果产生必定存在哪些条件。

3实证研究

3.1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了CH高校中已适应了大学的学生生活、有学习目标和学习能力的2017级(大三)电子商务专业7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39人,男生34人。

本文以“JavaScript动态网页编程”课程为例,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商定平时学习要求及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并通过以下方式鼓励学生学习:(1)模拟翻转课程—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学习资料,学生课下学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并通过相关习题的练习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2)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通过分组任务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相互学习、相互讨论,以期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通过制定相应学分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课堂中主动提问、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同时鼓励学生课下利用线上平台与教师互动。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跟踪观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与学生沟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调整本文研究指标体系,收集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即平时成绩),为下一步样本数据收集做准备。

3.2变量测量及描述性统计

经过一个学期观察了解,在期末考试之后,结合本文研究目的及量表采用李克特1-5分法设计问卷,并将问卷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要求73名学生以匿名方式参与到问卷测试之中,并在学生完成问卷测试之前反复强调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完成问卷。最终共收到74份问卷,经核对为一名学生因操作失误提交了两份问卷,故剔除其中一份问卷,最终问卷总数为73份,有效问卷73份。

3.3变量校准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需要借助faQCA的变量校准原理将样本数据转换为定性比较分析的原始值[19]。本文采用fsQCA3.0的Calibration函数将样本数据转换为0-1的数值,并结合样本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案例具体情况,以避免矛盾框架为目的确定了Calibration函数中的完全隶属值、交叉点和完全非隶属值,具体见上表3所示。

3.4必要条件分析

在本文中,必要条件是指所有能够使“学习效果提升”的条件组合中,必定存在的条件变量,这也是本文探究的一个关键点。借助fsQCA软件的“Necessary Conditions”功能,对本文中的所有条件及其否定变量进行必要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在进行必要条件分析时,一致性(consistency)的值通常被用来作为判断是否为必要条件的依据。一般认为,当某一变量的一致性值大于0.9时,即可判定该条件变量或其否定变量为结果产生的必要条件[20]。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教学准备与计划、学习态度与动机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提升的必要条件。

3.5充分条件分析

充分条件的分析是为了探索出提升学习效果的条件组合(即路径):只要满足该条件组合,学生的学校效果必然会得到提升。在必要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使用fsQCA的“True Table Algorithm”功能进行本文的充分条件分析。在计算过程中,为了避免单一案例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本文将样本频次门槛阀值设置为2,将一致性值设置为0.8。之后,采用fsQCA 软件的“Standard Analysis”功能得出相应的复杂解和简约解,并据此得出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路径,如表5所示。

一致性(consistency)表示评估运算得出的条件组合与实证数据所呈现的条件组合之间的关系程度,一般要求值不能低于0.75[22]。在表5中,针对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路径中,不论是单一路径还是总体路径的一致性都要高于0.75,其中单一路径最低一致性值为0.81,总体路径最低一致性值为0.80,这说明路径分析的结果是可以用来解释实际现象的。

空白表示该条件在该路径中可存在、可不存在。

4结论

为探索学习效果提升路径,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实证角度,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法(QCA)探索提升学习效果的路径及必要条件,得出结论如下:

1)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一定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计划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动机相关。在上文必要条件分析中,教师的教学准备与计划及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动机的一致性值均超过了达到必要条件最低值的0.9(如表4所示),这说明二者在学生教学效果提升中必不可少。教师的教学准备与计划是教师对课程教学全局性的规划,涉及教学目标的明确、知识点的梳理以及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等,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计划提供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时目标清晰,学习节奏合理,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知识;而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与动机是其开展学习的首要前提,且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22]。因此,二者是学生学习效果提升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2)同一逻辑条件组合能共同提升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本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上文表5所示,所得的四条路径出现了两两相同的现象,这说明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条件变量的逻辑组合中,相同的组合对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提升具有相似的作用。平时成绩在教学考核中也被称之为过程性成绩,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衡量,反映了学生对阶段性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而期末成绩是学期终点成绩,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效果的考量,反映的是学生对课程整体知识点的掌握。由此可见,学生的平时成绩能够积极影响期末成绩,即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条件变量所组成的同一逻辑组合在提升学生平时成绩的同时,也必然能够提高学生期末成绩。

3)教师在学生学习效果提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学生跟随教师教学计划或端正自己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就能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在路径分析所得的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路径a还是路径b,教师的因素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也能从目前各级学校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得到印证,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是否会“教”直接决定着学生知识的获取优劣,进而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作为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学,还要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或者在不能为自己的学习制定计划时,紧跟教师的教学安排,一步一步地掌握课程知识点,也能较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这同时也说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决定的,任一单一因素都不能很好地产生提升学习效果的作用。

5展望

尽管本文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但在研究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学习效果衡量较單一。学习效果反映的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能力,本文仅使用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考量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而在知识的应用方面,虽然有相应的实践课程,且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表现也能体现在平时和期末成绩中,但是目前该科目的实践课程仍然偏向于知识点的应用,而对于知识综合运用方面涉及较少。因此,下一步研究中,或在教学设计时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内容,或单独把学生知识的应用作为衡量其学校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性别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未做研究。性别的差异到了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成就动机和个性行为等方便存在着差异,同时性别在学习中的差异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23]。针对性别在学习方面差异性的研究有助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更好为学生传授知识,为不同性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文学舟,梅强,关云素.高校本科专业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19,13(1):104-112.

[2] 赵炬明.关注学习效果: 美国大学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述评——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9-23.

[3] 彭立伟,李磊,潘宏.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系统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3):146-152.

[4] 赵炬明,高筱卉.关注学习效果:建设全校统一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5-20.

[5] 段彩彬.翻转课堂对不同认知方式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9,21(2):184-187.

[6]章蕾.智慧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及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9,36(3):127-134.

[7] 吴衡,刘建军,赵文波.混合教学对促进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8(2):118-121.

[8] 肖蕾,杨义.基于中介效应分析的参与式教学作用机制研究——以“卫生管理学”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8(10):89-94.

[9] 方子珍,宋庆福.适合多层次高职学生的参与式英语课堂效果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4):177-178.

[10] 刘克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式教学方法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J].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19,27(3):107-112.

[11] 李继广,董彦非,吕毅,曹艳,屈高敏.基于OBE模式的实践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探索——以通用飞机/无人机实践设计课程为例[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9,37(5):87-96.

[12] 张立巍.双问教学法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0,37(4):1-8+76.

[13] Pintrich P R.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college students[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004(4):385-407.

[14] 李小东,张圣亮.学习动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研究:学习策略的中介作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5):457-462.

[15] 张晓宇.《基础朝鲜语》课程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5):61-63.

[16] 邹钰杰,肖翔,刘福窑,鲁索拉.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8,32(4):372-375. (下转第172页)

(上接第162页)

[17] 黄振中,张晓蕾.自主学习能力对在线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探究——兼论在线学习交互体验的中介作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8(3):66-72.

[18] 郝瑾,王凤彬,王璁.海外子公司角色分类及其与管控方式的匹配效应——一项双层多案例定性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17(10):150-171.

[19] 项国鹏,娄淑珍,王节祥.谁更受青睐: 创业企业融资可得性的定性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9,37(9):1642-1650.

[20] 寿柯炎,魏江,刘洋.后发企业联盟组合多样性架构:定性比较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8,36(7):1254-1263.

[21] 张明,陈伟宏,蓝海林.中国企业“凭什么”完全并购境外高新技术企业——基于94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J].中国工业经济,2019(4):117-135.

[22] 李晓璇.教师的干预程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以资源型自主学习模式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5,17(1):101-103.

[23] 伍远岳,郭元祥.中学生科学学习的性别差异与课程应对——基于 PISA 2015 中国四省市的数据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5):115-127.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路径分析学习效果
基于信息化教学学习效果量化的课程考核研究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良方——良好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
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