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病何解?

2021-03-22 02:56谭晶宝
汽车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半导体制造商

谭晶宝

IHS Markit预测,芯片短缺将使中国一季度减产25万辆,欧洲、北美、日本、印度等地也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根据外媒报道,由于芯片短缺,大众汽车被迫削减德国产量,并可能向供应商博世和大陆寻求赔偿。

大众汽车一位发言人随后证实了该消息,并表示:“对大众来说,当务之急是尽量减少半导体瓶颈对生产带来的影响。大众希望与供应商紧密合作来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并可能要求供应商承担部分由于芯片短缺产生的额外损失。”博世方面称,正在直接与客户和供应商沟通,虽然形势严峻,但当前的重点工作依然是维持供应。

对于此消息,德国州立银行LBBW分析师Frank Biller认为,如果供应商订购的芯片过少而无法履行交付义务的话,将可能分担停产的损失。NordLB的分析师认为,损失的数额可能达到上千万至数亿之间。

为何受困?

除了大众,福特、戴姆勒、奥迪等汽车制造商也因为芯片短缺被迫削减了德国工厂的产量。

奥迪发言人表示将削减IngoIstadt和Neckarsulm的产量,并将Neckarsulm生产的A4车型停产两周;福特Saarlouis工厂从1月18日至2月19日停产一个月,欧洲所有市场的福克斯车型都将受到影响;戴姆勒发言人表示:“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将全球供应瓶颈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最小化,并且已经向合作伙伴声明了断供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芯片短缺并非一时之“功”,而是由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结果。首先是供应商对于车市走向的错误预判。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众多汽车工厂关闭导致需求暴跌,很多汽车半导体供应商取消了外部代工的订单,内部产能也因为疫情而下降。然而,到2020年中期,车市反弹幅度超出了很多企业的预期,而芯片的生产一般需要长达90天的周期,供货周期更是长达6-12个月,此时排产为之晚矣。

其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加大了汽车芯片的短缺。如今的汽车通常配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以及信息娱乐功能,芯片需求量是传统汽车的数倍。有专家预计,2025年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比例有望达到15%。

第三,汽车制造商将与消费电子行业共享芯片产能。随着5G手机的更新换代,苹果等新机的发布也使得消费电子行业对芯片的需求量巨大,汽车行业对芯片的需求并没有比手机等电子产品享有更高的优先级。

做好长期缺芯准备

根据IHS Markit预测,芯片短缺将导致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第一季度减产25万辆,欧洲将减产10万辆,北美、日本、印度的汽车产量也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IHS Markit高级首席分析师Phil Amsrud表示:“当前的挑战不是需要增加资本支出的结构性问题,而是消费电子等其他非汽车行业占用了太多芯片产能,由于汽车行业需要与其他领域共享优先级,整个2021年上半年都将非常艰难。”

更大的风险在于,汽车制造商会加大订单量,甚至远高于其实际需求量,虚高的订单量将让供应商误判真实需求,从而导致供需的严重失衡,这将使得上半年的情况比预想中更加糟糕。

由于汽车在全球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汽车缺芯难题,不少国家政府已经开始介入。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已经请求新总统拜登向亚洲半导体制造商施压,要求重新分配芯片产量,为汽车生产必要的芯片。

德国车企同样向默克尔政府求助,要求政府帮忙提升德国车企在芯片供应商的客户清单上的优先位置,当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优先级排在苹果、三星、索尼等企业之后。压力之下,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Peter Altmaier正在要求台湾政府协助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台湾制造商台积电是德国汽车工业的主要芯片供应商。

主流零部件供应商、车企也正在从内部发力,希望主观能动解决问题。据悉,部分零部件企业正在考虑提升内部晶圆制造能力,降低对外部代工厂的依赖。同时,部分供应商还将通过提高芯片售价的方式来调节供需,芯片制造商恩智浦、瑞萨等已经陆续发布了涨价通知。不少车企也已经做好了长期缺芯的准备,采取优先确保销量高、利润高主力车型芯片供应的策略。

芯片告急无疑对中国汽车行业敲響了警钟,数据显示,只有不到3%的汽车半导体销售来自中国,37%在欧洲,30%在美国,25%在日本。要想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方面真正强大,本土供应链的繁荣是必要条件,只有掌握汽车芯片的国产替代方案,才能真正握住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命脉。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半导体制造商
全球半导体行业1月份 销售额同比略有下滑
消费者偏好下的两在位制造商阻止策略选择研究
安森美半导体收购Quantenna COmmunications
中国半导体产量将占世界2成
基于制造商视角的要素品牌战略分析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汽车行业供应链审计探讨
中国汽车年度盛典隆重开幕
海尔2015管理模式“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