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会晤向世界释放积极信号,谈了这些大事

2021-03-23 06:58祖国张帅
祖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两国

《祖国》/张帅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16日上午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

11 月16 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丁薛祥、刘鹤、杨洁篪、王毅等参加会晤。在长达3 个半小时的会晤中,双方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会晤期间,习近平强调,推动中美各自发展,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变、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这是造福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三点原则。一是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自发展权利,平等相待,管控分歧,求同存异。二是和平共处。不冲突不对抗是双方必须坚守的底线,美方提出中美可“共存”,还可加上两个字,即和平共处。三是合作共赢。中美利益深度交融,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发展。要坚持互利互惠,不玩零和博弈,不搞你输我赢。

习近平强调中美应该着力推动四个方面的优先事项。一是展现大国的担当,引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突出挑战。二是本着平等互利精神,推进各层级各领域交往,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三是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两国元首达成“两个原则共识”。习近平指出,当前,中美发展都处在关键阶段,人类的“地球村”也面临诸多挑战。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办好我们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使命。

习近平强调,推动中美各自发展,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包括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在内的全球性挑战,都需要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形成共识,积极行动,引领中美关系积极向前发展。这是造福两国人民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习近平指出,过去50 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 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历史是公正的,一个政治家的所作所为,无论是非功过,历史都要记上一笔。

拜登表示,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中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对美中两国和世界人民都负有责任。双方应通过开诚布公和坦率对话,增进对彼此意图的了解,确保两国竞争是公平、健康的,而不会演变成为冲突。我赞同习近平主席所讲,历史是公正的,美中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砸。

习近平强调,中国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搞意识形态划线、阵营分割、集团对抗,结局必然是世界遭殃。冷战的恶果殷鉴不远。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战”表态落到实处。

2021年10月,中美苏黎世会晤,中方表示反对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

拜登表示,我愿明确重申,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

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习近平强调,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这一趋势十分危险,是在玩火,而玩火者必自焚。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历届美国政府对此都有明确承诺。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和一个中国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我们是有耐心的,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

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阐明新时期中美正确的相处之道,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重要性、反对打“新冷战”等达成重要原则共识。会晤增进了双方相互了解,增加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正面预期,向中美两国和世界发出了强有力信号。

“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使命”。此次视频会晤,是继今年2 月和9 月通电话后,中美两国元首的又一次直接对话,这也是美国新一届政府今年初上台后,两国最高领导人首次以视频形式举行会晤。

观察人士指出,当前中美关系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此次视频会晤是中美关系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际关系的一件大事,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都希望会晤取得积极成果。关于会晤的消息刚一发布,就有美国媒体评论:这有望成为一个“让美中关系朝着以合作为基础转变的机会”。

2021年10月,中美高层罗马会晤,中方奉劝美方意识到“台独”的严重危害。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新政府总体上延续上一届政府的极端和错误对华政策,在国际上拼凑反华小圈子,不断挑战中国底线,给中美关系发展带来了困难。过去几个月里,中美双方代表先后在美国安克雷奇、中国天津、瑞士苏黎世和意大利罗马举行会晤,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所谓“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打交道,向美方提出“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要求美方积极回应,采取行动切实改善两国关系。

此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希望总统先生发挥政治领导力,推动美国对华政策回归理性务实的轨道。”

拜登总统在会晤中也对习近平主席的话作出积极回应:历史是公正的,美中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砸。

“中美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既办好我们各自国内的事情,又承担起应尽的国际责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指出,这是中美两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共同使命。

“没有中美合作是万万不能的”。“中美合作也许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中美合作是万万不能的。”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这样强调中美关系的重要性。

在会晤中,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中美应该着力推动的四方面优先事项,为两国未来合作指明路径——一是展现大国的担当,引领国际社会合作应对突出挑战;

二是本着平等互利精神,推进各层级各领域交往,为中美关系注入更多正能量;三是以建设性方式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防止中美关系脱轨失控;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就在此次会晤举行前几天,中美双方发表了第二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宣言。这份被外媒称作“惊喜”的联合宣言,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两国合作的巨大潜力。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还就中美经贸关系、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等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提出中方主张:“在商言商,不要把中美经贸问题政治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兼顾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民生”“应该倡导建立全球公共卫生及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

“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过去50 年,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造福了两国和世界。未来50 年,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中美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习近平主席从历史和世界的大格局看中美关系发展。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大国应当如何相处?习近平主席总结中美关系发展经验和教训,提出新时期中美相处应该坚持三点原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拜登总统在会晤中表示,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

习近平主席在会晤中还介绍了中国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并就民主、人权、多边主义等具体问题表明中方立场。

拜登总统也表示,美方不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减少误解,以建设性方式妥处分歧。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会晤,美方的表态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但后续将如何,还需要“听其言、观其行”。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中美两国
飞马图彩色丝巾:中朝两国友好情谊的见证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学生高考和求职之路的比较研究
从中日两国宗教基本概念的语意表达看两国对宗教的认识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