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实现高效课堂

2021-03-24 01:26付丽娟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6期
关键词:学为中心高效课堂

付丽娟

【摘要】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以学为中心,统筹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方式,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打造一种和谐、自主、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学真实发生。

【关键词】学为中心   改变教学方式   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更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生成性,它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权利最大限度的还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增强了,思维活跃起来了,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充溢着热情,充满生机,实现最佳的学习境界,个人素质和思维品质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实现以学为中心的高效课堂做以下尝试和思考。

一、改变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學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老师需要从教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的促进者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教师的“教”和学生 “学”的整合。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学中要注重培养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如:十年前,我曾上过《体积与容积》这节课,我是以Flash动画《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整个课堂上就是炫技,又是聚光灯、又是放大镜,在白板上模拟了放土豆红薯的实验,动态放入土豆,水面上升了多少,让学生观察,整个课堂只关注了白板技术的运用,课堂就是一问一答,教师演示和讲授,那节课学生就是观众,看老师又是讲故事、又是演示,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整节课采用了师问生答、教师讲授、Flash动画、模拟实验等方式教学,是典型的“以教为中心”。

十年后,我用新的理念重新来设计这节课,导入时没有情境创设,单刀直入,省出来时间让学生来活动体验感悟。把课堂设计成了学生自学、教师引领、小组合作、猜想验证,我只做了不到10页的PPT,没有动画和各种模拟演示,运用自学单让学生先初步感知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填写小组任务单去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建立完整而深刻的概念体系,最后再完成小组评价单。课堂从关注老师与技术到关注学生与学习。

这样的课堂老师看似轻松,实质上功夫都花在了课堂之外,老师就是设计者、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而学生则经历了大胆猜测、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展示汇报、教授他人等学习过程,这样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二、以联系的观点教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保障。

俗话说“文科一大片,理科一条线”。数学教材的编排大都是依照循序渐进、螺旋回升的准则完成的,即各册教材各单元教材之间有紧密的知识体系和承接关系。老师课前要充分地研读教材,梳理教材内容,理清内在的逻辑关系。既要着眼于本课时的教学,更要放眼于整个单元,甚至整册书,建立“大单元”的思维。

从内容的编排看,一是全新知识,二是后继性知识。如果是全新知识,作为老师就要想一下这些知识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有没有联系,它是怎样联系的,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少,是怎样了解的。如果是后继性知识,我们就要了解它是在前面学习了哪些内容的前提下再学习的,它新在什么地方,新的知识点我们怎样引导。

结构,是数学最重要的特征。要清楚这个知识点在那条线上,这条线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又在哪个体上。用系统整体的眼光来分析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如“生活中的比”教学,学习“比”之前,我们都学过哪些与它相关的概念与知识?它与除法、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关系?在比的基础上,我们后续还将学习哪些知识?

三、顺学而教,教学相融—— 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我们要贴着学生的思维而教。很多时候我们考虑一节课,过多地关注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新颖,无视学生作为主体的已有经历,常常凭经验和感觉去设计教学,造成“教有过剩,学而不足”的课堂局面。因此,确定教学起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做到“以学定教”。

再好的教育理论、教学设计及手段,如果没有指向学生,一切都是徒然。好课一定是基于学生的,课前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与认知,课堂既兼顾全体又关注差异,“贴着”学生的思索与困惑而教,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找到问题的症结加以点化,课堂才能自然而生动,真正做到“顺学而教,教学相融”。

老师的“教”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才能发挥作用,逐渐过渡到“不需要教”的目标。老师“教”的过程是交给学生一把“钥匙”,学生 “学”的过程是探究如何去打开知识的“锁”,“钥匙”打开了“锁”,便达到了“教”与“学”的和谐了。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实质,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领域所特有的实际情况,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应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以学为中心,统筹各种教学资源、各种教学方式,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打造一种和谐、自主、高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的学真实发生。

(本文系2019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以学为中心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JKGHYB-0975)

猜你喜欢
学为中心高效课堂
“学为中心”视角下学生阅读思维的导引
开放教育下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为中心: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信息技术课堂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