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衰老,怎么办?

2021-03-24 10:06王亚宏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长生鼹鼠水母

王亚宏

1460年前,滿脑子浪漫主义和不适时宜的作家李白,在旅途中遇到了已经是省部级干部的老朋友韦良宰。俩人相谈甚欢,在离别时李白秀了下看家本领,写出了他一辈子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并透露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可能是最终也没等到那记关键的“摸头杀”,“谪仙人”李白最终活了61岁。我国不少老人已经活过“谪仙人”的年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17603万,占总人口比重为12.6%。

李白对长生的向往一直流传到现在,只不过现在人们已经不会像李白把希望寄托到仙人的手上,而是希望科学家们来实现同样的目标。

要争取长生,先排除万难

生老病死是哲学的源头,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激励人类创造了许多流芳千古的文化,人们也从子孙、灵魂、宗教以及“来世”中寻求一点点安慰。生老病死同时也是技术努力的方向,这给了科学家不断钻研的明确方向。

要解决长生,先要对个各种可能导致死亡的风险深入了解,并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警系统。医学专业期刊《柳叶刀》近期刊发了一篇中国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立明和吕筠教授团队关于中老年人群中衰弱指数与全因死亡风险的最新研究。该研究提示了在中老年人群中利用衰弱指数这种简单的代理指标开展风险评估、指导预防的价值。

李白写出了他一辈子最长的一首抒情诗,透露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这项涵盖了51.27万名中老年研究对象的研究,列出的人们主要死因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感染等。研究发现,不同年龄组间衰弱指数与死亡风险的关联存在差异,如果有效识别这些加速衰老的中年人,对于预防过早死亡和延长健康期望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家们将衰弱指数打造成身体情况的“预警雷达”,因为目前很多医学研究都不是为了延长寿命,而是让人们在活的时候更健康,并尽可能延缓生病的时间。

两个世纪前,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而现在则几乎翻了一番。和那时相比,现在已经算得上某种意义上的长生了。

治疗衰老,心理也要跟上

人类已经成功战胜的疾病清单可以拉出一长串,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小儿麻痹症、伤寒、麻疹、破伤风、黄热病、天花、白喉和水痘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不过迄今为止,距离攻克衰老还遥遥无期,甚至严谨的科学家只将其看作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而不是疾病。

但是我们也不要因科学家在目标设定上的低调,就对长生不老完全不抱希望。毕竟在心底里,希望“活得更长久”这一人类欲望是没有止境的。目前全世界有记录的活得最长的人是法国的珍妮·卡尔蒙特,她在上个世纪末去世时122岁。令人意外又遗憾的是,尽管医疗条件持续改善,但这项保持了20多年的纪录仍然未被打破。

不过,从遗传角度来看,人们的身体一旦到达某个特定年龄,似乎就很难继续保持活力。

有科学家认为,生物学上的衰老有可能完全可避免和可治疗。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身体根据基因和环境因素按照不同的速度衰老。人体内基因中的微小错误会逐渐累积,于是细胞开始出现错误,进而累积成组织损坏。而如果能及时修复这些错误,那么身体机能就一直可以处于最佳状态。

为求得长生不老或许可以解决老龄化产生的身体问题,但却无法解决精神和神经系统问题,例如阿尔兹海默症和痴呆症。不过也有理论认为,如果持续让身体保持活跃,身体机能衰老的速度就会放慢,所以如果身体不衰老,我们就真可以健康长生。

美国一家再生医药研究基金会专注于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该基金会首席科技官奥布里·德·格雷说,他们的目标是为中年人和老年人开发一套疗法,让他们重新成为在生理和心理上不到30岁的人——这套说辞在几十年前看起来像是江湖骗子,可现在却真成了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

从动物身上找长生密码

虽然自然界没有一种动物能长生不老,但这并不阻碍科学家从一些特殊的动物身上“取经”,促使人类在不老的路上向前挪一步。

日本京都大学退休教授的久保田信建立了一家“灯塔水母再生生物学体验研究所”,他努力在身长只有几毫米,最大也只有1厘米左右的这种小水母身上找到返老还童的秘密。

从形状看,灯塔水母类似于植物的水螅体,成长后是能在水中浮游的形态,死后溶解。但是,灯塔水母在陷入生命的危机后,会变为团子状,细胞出现变化。然后重新长出水螅体,重新获得年轻的身体。如果用针刺灯塔水母,造成伤害,那么在数天之后,它将变为水螅体。之后如果顺利的话,约2个月后将重新变为原来的水母形态。

灯塔水母返老还童关键的机制至今仍未弄清。久保田自1992年起,在位于白浜町的京都大学的实验室从事海洋生物的研究。他一直认为,灯塔水母等长生不老生物身上具有延长人类寿命的钥匙。

栖息于非洲的裸鼹鼠也是生命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裸鼹鼠和《鼹鼠的故事》里的主角不同,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不仅是冷血哺乳动物,浑身感觉不到痛痒,还能无氧生存。最让科学家感兴趣的是,裸鼹鼠寿命约为30年,明显长于其他老鼠和小白鼠,还具有不易患癌症的特点。因此对裸鼹鼠的研究可能有助于人类癌症的预防和防止衰老而受到期待。

如果在动物身上解开长寿的密码,那么科学家就有机会按图索骥,打开人类长生的大门。

猜你喜欢
长生鼹鼠水母
像灯笼一样发光的水母
好饿好饿的小鼹鼠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水母奇观
水母与风暴
如何才能做到回归课本
它们可不是水母
我想做穿越的“小鼹鼠”
桃花朵朵开
偷情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