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雪潜力”不可限量

2021-03-24 10:06东老师
瞭望东方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崇礼雪道滑雪场

东老师

距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随着倒计时的开启,越来越多的中国观察者注意到了中国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冰雪潜力”。

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之后,中国政府就立下了“3亿人上冰雪”的flag。《2018年中国冰雪产业白皮书》的预计是,中国冰雪产业正在高速增长,2020年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2025年有望直接突破1万亿元,“3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将加速实现。

从北火到南

美国《纽约时报》撰稿人蒂姆·纳维尔是一位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的资深滑雪迷,他在2019年11月来到北京,亲自体验了一把京郊滑雪场的火热人气。

在《准备好,滑!在中国,冰雪运动是下一个大趋势》一文中,他写道:“中国希望到2022年冬奥会召开时,能有3亿人成为新晋滑雪者。他们能做到吗?北京郊外人满为患的雪道表明,前景乐观。”

滑雪者中,有不少是周边学校的孩子,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练一会儿。一位雪场教练告诉他们,中国人越来越接受这样的理念: “冰雪运动其实并不是‘运动,就是和朋友一起玩儿。不需要拼死训练,不用太过严肃认真”。

滑雪场正在北京和中国各地“蓬勃生长”。没有天然积雪的中国南方,也开始出现了许多室内滑雪场,把滑雪这个传统的北方地域性运动普及到广大的南方。

路透社记者在2020年10月造访了东部沿海城市浙江绍兴,在那里,他发现“冬奥会前,中国的室内滑雪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位41岁的父亲驾车40公里,陪着12岁的女儿在人工雪道上练习滑雪。这个抢手的室内滑雪场需要提前6个月预订,才能有个好位置。2019年,其营业额增加了20%,是开业11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欧盟下属一家研究机构的数据是,1996年,中国全国只有11个滑雪场,20年后增加到646个,中国的滑雪人口也从2009年的550万增加到了2016年的1500万。

崇礼巨变

美国CNBC电视台则特别关注到2022年冬奥会对河北“四线城市”张家口特别是崇礼的巨大拉动。

他们写道,张家口崇礼区,“几年前还道路泥泞,村庄贫困”,现在由于要承办冬奥会部分赛事,开通了从北京直达的高铁,一跃成为了“冰雪胜地”。

城区人口只有2.6万的崇礼,位于北纬41度的“世界黄金滑雪带”之上,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2摄氏度,平均风速仅2级,山地坡度在5-35度,陡缓适中,每年又有150天的超长雪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借着2022年冬奥会的东风,崇礼现在已经拥有七家大型滑雪场,雪道169条162公里,缆车索道67条44.5公里,酒店也在快速建设中,未来滑雪市场有望飞跃发展。

冬奥会这个超级“IP”如果运营有道,崇礼甚至可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张北小城,变成一个与美国盐湖城、日本长野、瑞士圣莫里茨等比肩的世界级“雪城”。

CNBC指出,“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冰雪运动入门人群”。张家口和崇礼的巨变,就是中国冰雪潜力的最好例证。

雄心超越2022

市场咨询公司Daxue不久前发布了一份题为《中国冰雪运动产业雄心远不止于2022》的报告,对中国的“冰雪潜力”进行了量化研究。

他们的观察是,中国的冰雪市场目前规模仍然不算巨大,但未来预计会“井喷”,很快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冰雪运动市场。

2002年,中国只有130个滑雪场,每年接待200万人。2019年,全中国已经有了770个滑雪场,每年接待2000万人,其中1300万人是较为专业的滑雪爱好者。

与此同时,中国冰雪运动市场相对年轻,大部分滑雪者还是刚刚入门的初学者。它也是一个年轻人为主的市场——95%的滑雪爱好者年龄在50岁以下,20-30岁的占34.57%, 30-40岁占32.71%。

从地域上看,冰雪运动在北京、河北、辽宁、吉林最为普及。性别上看,男女差不多各占一半,但室内滑雪以女性居多。

中国冰雪产业目前最大的短板,则是“专业性”仍然欠缺。

全国770个滑雪场中,只有155个设施可称“专业”。78%的滑雪场落差不到100米,只有入门级雪道和最基本的设施,只是100-150元就可以玩一天的“休闲式”滑雪场。

时尚品牌加速进场

美国时尚媒体《国际时尚特讯》(WWD)记者2021年1月来到了中国东北的滑雪胜地长白山,看到“‘北国风光里藏着亿万级财富,时尚品牌加速跑步进场”。

这位时尚记者写道,尽管中国的滑雪场并没有阿尔卑斯山那样的高落差和日本北海道的及腰深雪,但仍然不影响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狂热”——“中国的1300万滑雪人口中,72%是初学者,所以经常会摔跟头,‘冰雪礼仪还欠缺,但中国人全民从头玩冰雪的热情,却如同他们运动后吃的火锅一样,热力四射”。

一个最关键的变化是,滑雪渐渐成为一种“全民休闲运动”。

中国冰雪运动过去是两极分化的:要么是奥运会级别的专业选手,要么就是完全不會滑,现在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中间的空缺被填补了,大家都开始去滑雪了。

“冰雪假期”也开始成为中国家庭的度假方式。除了国内的滑雪胜地以外,很多家庭还会选择去海外。日本以其成熟的设施和相近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人的首选,其次是举办过平昌冬奥会的韩国,再次是欧洲和北美。

中国冰雪运动的日渐普及,还让不少冰雪和户外品牌迎来了“引爆点”。

知名雪板品牌Burton2003年开始布局中国,这两年终于等来了爆发——其中国区负责人预测,从这个雪季到下个雪季,其销量将猛增90%。

他们的观察是,中国的“冰雪热”与日本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前后冰雪运动大爆发非常相似。1997-2000年之间,Burton在日本的销量也曾翻了3倍,20多岁的年轻人是消费主力。

中国日益庞大和富裕的专业滑雪人群,也让全球的滑雪胜地感受到了“溢出效应”。

为了拥抱这个大客源,各国知名滑雪场纷纷上线中文网站,很多开始提供中文教练服务,甚至开设中国代表处。

“冬奥会将极大推动雪上运动的和滑雪产业的规模,中国消费者的潜力和中国市场的规模是深不可测的”,一位业内人士总结说。

猜你喜欢
崇礼雪道滑雪场
课外滑雪场
崇礼雪国
崇礼当代词典
稳中力求创新,思路源于实际
滑雪场上的狂欢
雪山历险记
雪道整理员
韩国:崇礼门
崇礼雪
新疆3s级滑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