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青少年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及干预策略

2021-03-24 10:11周云张山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创伤应激反应干预

周云 张山

摘 要:2020年的春天注定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抹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中国大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正在进行中。这场疫情不仅给罹患者带来了躯体上的病痛,也给我国青少年群体带来了更为深远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影响。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随着抗击疫情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刻不容缓。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不是短期且直观的,具有受众面广而复杂,需求量强烈而持久,影响力深入而细微的特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的精神、态度、思维和手段,研究和探讨在新型冠病毒肺炎疫情面前,青少年呈现出的不同心理和行为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要展示出针对性、有效性、时效性,要更加符合当地的社会文化特色。

关键词:疫情; 创伤; 应激反应; 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51-003

一、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概述

自然灾难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创伤后个体可能出现许多消极的心理反应,例如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在诸多灾后心理痛苦反应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类型。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是指暴露于极端压力事件发展出来的特殊症状,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DSM-Ⅳ-RT)对创伤压力的界定为亲身经历或者目睹足以危及或严重伤害个人生命、身体、财产的创伤事件,并体验到强烈的害怕、无助或恐怖的感受。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只有少部分创伤经历者符合它的诊断标准。然而大部分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或多或少会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PTSS)。而根据DSM-Ⅳ-RT,创伤后应激反应的簇群主要可以包括3类:反复的创伤体验、持续逃避与创伤相关的提示物或麻木反应,以及持续性的高度警觉。

相较于成人,儿童、青少年是灾后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他们更容易发展出心理创伤症状。因为,他们正处于人格建立的关键时期,心理尚不成熟健全。尽管与成人一样,应激反应也被认为是青少年暴露于创伤后最常见的心理反应。但是,儿童青少年的应激反应与其它成人表现出的应激反应有所不同,主要区别表现在闪回或闯入性思维这一维度上。在这方面,成人大多表现为会做与创伤有关的噩梦,而儿童青少年由于大脑大多未完全成熟,尚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出噩梦的内容,因此时常会从噩梦中惊醒或者在梦中尖叫,并且可能转化为头痛、胃肠不适等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因此,青少年创伤后症状的特殊性以及自然灾害对应激反应影响的长期性使得对青少年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二、青少年应激反应的类型

在经历疫情危机事件过程中,青少年可能出现心理应激和生理应激两类反应。

(一)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

可分两类:一是积极的心理反应;另一种是消极的心理反应。积极的心理反应是指适度的皮层唤醒水平和情绪唤起;注意力集中;积极的思维和动机的调整。这种反应有利于机体对传入信息的正确认知评价、应对策略的抉择和应对能力的发挥。消极的心理反应是指过度唤醒(焦虑)、紧张;过分的情绪唤起(激动)或低落(抑郁);认知能力降低;自我概念不清等。这种反应妨碍个体正确的评价现实情境、选择应对策略和应常应对能力的发挥。

(二)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

Cannon从动物在紧急事例面前表现出的“搏斗或逃跑”反应中发现,这种机制涉及同化(副交感,胆碱能)功能的抑制和异化(交感、腎上腺能)功能的激活。这两个过程的结合保证了动物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能量的需要,从而提出了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付剧变时“移缓济急”的生理原则,与此有关的各种内脏及躯体活动变化都遵循这一原则。心理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后果是因人而异的(与所处情境、社会角色、群体中的地位相关),因害怕丧失控是产生的“战斗-逃跑”的起动与杏仁核有关;而受至与群体隔离或行动受挫而致抑郁时,可能与海马及肾上腺皮质机能有关。

生理性应激反应及其恢复过程称为生理应激,它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刺激产生直接反应及代偿反应,比如运动中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

第二阶段是对刺激部分出现全适应,如身体适应了训练,细胞活动加强,抵抗力增强;

第三阶段是刺激停止后的恢复过程,应激反应逐渐消失,体内环境恢复到刺激前的情况(由于适应机制的存在,这时体内环境可能有所改善)。运动训练的目的就在于使运动员对增大的负荷产生适应,应激反应可视为训练过程的一种生理学机制。

三、青少年创伤后的心理反应状况及其相互关系

(一)青少年创伤后的心理反应状况

以往研究发现,应激障碍和抑郁是创伤后的个体最普遍出现的心理反应,因此我们也重点考察了青少年的应激障碍和抑郁等消极心理反应的状况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同时,以往研究也发现,创伤不仅会给个体带来消极的身心反应,还可能使个体在与创伤的抗争中发生积极的改变,实现PTG,因此我们对疫情后青少年PTG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也进行了考察。

(二)性别和年龄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潜在发展类型的影响

整理国外有关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轨迹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性别和年龄都是应激反应潜在发展类型的重要预测因素。就性别而言,女性可能是灾后发生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的危险因素。一项关于2008年艾克飓风的纵向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心理韧性型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轨迹,女性更可能是延迟发作型或持续发作型。相较于男性,女性面对压力时更多地使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压力反应更强烈,并且女性在创伤后可能面对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这可能是女性的创伤后应激反应轨迹不太可能是心理韧性型的原因。Johannesson于2005年对印尼海啸的幸存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该研究还指出年龄小的人更可能是心理恢复型的。此外,一项关于世贸大厦恐怖袭击事件非传统响应人员(例如建筑工人)长达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较大的女性的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更可能呈持续发作型。

(三)主观害怕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潜在发展类型的影响

虽然创伤暴露程度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有较好的正向预测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暴露于创伤事件的个体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对受灾者来说创伤暴露仅是一个外部客观的事件,还需要通过内部心理活动才能对个体的认知行为产生影响。有研究者指出,经历创伤的恐惧情绪可能是这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根据Pyszczynski和Kesebir在2011年提出的焦虑缓冲的紊乱假设,经历创伤事件的个体会出现恐惧和焦虑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增加个体对认知中创伤事件的提取次数,导致闯入性思维,并可能伴有回避行为以及对与创伤相关线索的高度唤醒。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有实证研究者发现受灾者的主观害怕的情绪确实可能会诱发创伤后应激反应的出现。

(四)认知改变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潜在发展类型的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改变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重要原因,且认知改变与主观害怕情绪一样都是影响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近端因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一部分人的创伤后应激反应会随着时间消失,而另一部分人却出现慢性的创伤后应激反应。Horowitz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理论认为,个体有将新的创伤信息整合于已有心理认知图式的需要。这种整合的需要会促使记忆中的那些与创伤有关的信息反复地、无意识地被加工,并且会以强迫思维、闪回或噩梦等方式闯入意识中来。如果能够完成创伤信息的整合,则创伤后应激反应会逐渐消失。但如果信息加工失败,也可能会致使一部分与创伤有关的信息并未被完全整合,而是仍然活跃在记忆中,这也就增加了出现慢性创伤后反应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个体对于创伤认知的调整(负性认知改变)是创伤后应激反应如何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五)社会支持对创伤后应激反应潜在发展类型的影响

除上述因素外,研究者还探究了社会支持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纵向发展的影响。例如,研究人员在2015年对印尼海啸的幸存者分别在灾后14个月、3年以及6年进行创伤后应激反应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在灾后14个月的时候,社会支持满意度较低更可能预测创伤后应激反应心理恢复型轨迹,而在灾后3年和6年的时候,对社会支持的低满意度更可能预测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持续发作型轨迹。这表明,随着时间的增长,社会支持在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过程起的作用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就是对于社会支持的持续失望会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不良的发展模式。Steinert等人的综述研究表明,那些处在支持性社会结构中的创伤经历者创伤后应激反应发展轨迹是持续发作型的可能性更小。研究者指出可能是社会支持的环境在促进个体年积极适应创伤事件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四、学校心理应激反应干预策略

构建学校应激反应干预体系的必要性来自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发的需要,更来自于现实的需要。

应激干预往往是指“生死存亡的关头”“危险与机遇”,是强调“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所谓应激反应,是指危机事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超出了人们有效应对的能力范围,使人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混乱和不安。地震、水灾、疾病暴发、恐怖袭击、战争等危机事件都有可能导致个体内的失衡,引发其心理危机。而学校心理应激反应,是指在学校内外爆发的、在学校一定范围内引起恐慌和混乱、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由于这些事件给学校成员(师生、教育管理人员等)心中留下创伤,往往依照常规的模式或者往常的经驗无法解决,需要学校领导或相关部门在短时间内做出及时的处理。

(一)构建学校心理应激干预体系

从广义上以及实际效果上来说,有效的学校心理应激反应干预不是始于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反应,而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业已开始。完整而系统的学校心理应激反应干预体系应包括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和准备、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危机处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评估等三个方面。

1.确保生理需要。应激事件发生后,学校首先要确保学生的基本生理需要,包括提供安全的场所、必要的食物和水等;同时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得知应激事件的始末以及目前的情况。这样做可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只有基本的生理需要满足了,才能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

2.评估心理创伤。在心理干预开始之前,首先要评估每个学生的心理创伤水平。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反应可能差异很大。评估工作最好由学校内部及周边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进行(例如学校心理教师、社会工作者以及职业心理咨询师等)。

3.提供心理干预并满足师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评估之后,就要针对不同的干预对象及其不同需求,提供不同形式的或分层的应激干预。第一层是普及性的应激干预,重新建立其社会支持系统;第二层是选择性的应激干预,如心理教育式的团体辅导、急救性质的个体和团体咨询等;第三层是指定性的应激干预,主要提供给那些受到最严重心理创伤的个体。

(二)学校心理应激干预团队的建立

建设学校系统的心理应激干预团队,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加以考虑。微观层面:学校内部的应激干预团队建设;宏观层面:更大区域范围和更加系统的团队建设。学校内部心理应激干预团队的规模取决于学校的大小,一般是3-7人。

(三)对心理应激干预的展望

1.在应激干预团队中要兼顾具体成员的组成和职能。学校建立的团队,应和当地的教科所等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展危机前的预防工作,在社会上形成一个完整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结构,从整体上维护和预防师生的心理键康。

2.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应激干预团队的建设,保证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从而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激反应中的心理疏导、干预工作。关注应激反应中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心理学专业教师以及校外援助人员的资源整合、分工合作;关注学校领导、教师等在应激反应中的心理健康与情绪应激状态。

3.建立客观反映人类发展的人文和社会因素评价指标,要求心理学重视发展与教育各项指标的研究。对于经历危机的师生进行应激干预之后,定期对干预的效果进行长期追踪评估,确保干预的有效性;编制并验证中国文化背景下心理应激干预的测验工具。

4.进一步细化学校心理应激干预体系:幼儿园应激干预心理预案、中小学校园应激心理预案、高级中学校园应激心理预案、大学校园应激心理预案。收集并整理《我国校园危机管理案例集》及开发校园应激反应管理课程,这一系列纵深的研究,定会让校园应激反应管理更加科学,更符合时代的要求。

通过对以上心理干预实践的阐述,我们也提出了建立学校心理应激干预体系的设想,强調完整而系统的学校心理应激干预体系应包括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和准备、危机发生后的心理危机处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评估三个方面;为了确保这一体系的良好运行,需要建设学校内部的心理应激干预团队和学校内外联动的心理应激干预队伍,从而保证学校心理应激干预体系的有效运行。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心理学会新冠肺炎疫情专项课题《疫情下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发展轨迹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SSXGH015

参考文献:

[1]陈杰灵,伍新春,曾盼盼,周宵,熊国钰.(2014)PTSD与PTG的关系:来自教师群体的追踪研究证据,心理发展与教育,30(1),75-81

[2]贾梦潇,王翰,张岫竹.(2016)创伤应激障碍综合征的发展历史与诊断标准的进展,创伤外科杂志18(8),507-509

[3]刘红云.(2007)如何描述发展趋势的差异:潜变量混合增长模型心理科学进展15(03),539-544

[4]安媛媛,苑广哲,伍新春,王文超.(2018)社会支持对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34(1)

[5]徐慰,尉玮,何丽,谢秋媛,王建平.(2014)创伤经历者的认知改变对社会支持与创伤负性后果关系的中介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2(3),433-441

[6]杜建政,马胜样,朱新明(200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心理学动态9(2),157-162

[7]张本,张凤阁,王丽萍,于振剑,王长奇,王思臣等.(2008)30年后唐山地震所致孤儿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患率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2(6),469-473

[8]周宵,伍新春,袁晓娇,陈杰灵,陈秋燕.(2015)青少年的创伤暴露程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核心信念挑战、主观害怕程度和侵入性反刍的作用,心理学报,47(4),455-465

[9]王文超,伍新春,周宵.(2018)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与影响因素——汶川地震后的10年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66(2),1400-1412

[10]林崇德,伍新春,张宇迪,臧伟伟,周宵,戴艳.(2013)汶川地震30个月后中小学生的身心状况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9(6),631-640

猜你喜欢
创伤应激反应干预
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激和疼痛的影响
格罗瑞创伤后的女性自我
浅析《仪式》中塔尤创伤的根源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在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学龄前儿童的有效性探讨